9月8日,在《财经》杂志举办的“房地产突围”论坛上,任志强首发开炮认为中国房地产根本没被围剿,何谈突围?他认为,未来的市场既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潘石屹说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市场好时要拼命出货卖楼,市场不好就要加紧并购、买地为未来做准备,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最重要的是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回想2008年中国地产突围之惊心动魄,仍历历在目。美国次贷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资本市场和美国泡沫消费市场同时崩溃,没有了出口支撑,中国巨大的过剩产能导致大量工厂倒闭,数千万民工失业返乡;中国房地产更是量价齐跌,追逐“地王”,追求大跃进式数倍增长,梦想一跃上市争当首富的一大批冒进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和购房泡沫崩溃时,其巨额土地款、天量在建工程、未售房屋的巨大库存,将其资金压断,众多房企已在破产边缘。降价、停工、裁人、退地、赖账……中国房地产行业上演了一幕地方政府拼命救市,企业仓皇突围的好莱坞大片。
极具戏曲性的是,2009年春节一过,先是刚性需求集中释放催生小阳春,紧接着在政府4万亿救市,上半年7万亿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中国房地产竞奇迹般起死回生。量价齐升、久违的地王、追涨热销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房价、地价、销量直逼2007年历史最高峰,高价拿地、上市冲刺重现……由生死突围到大举进攻,转换速度之快让人大跌眼镜。
中国地产真的成功突围了吗?进入九月,我们观察到市场开始呈现价升量跌的滞涨现象,房价上涨抑制了刚性需求的购买能力,货币政策微调使投资客信心受挫。人们对前段“量价齐升”的热销能否持续开始怀疑。
房地产企业由“生死突围”到“大举进攻”非自身之功,而是得益于政府救市和宽松货币政策巨量资金注入。政府救市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4万亿政府投资、今年近10万亿(超过2008年的2.5倍)信贷投入,熊熊火焰在寒冷的冬天燃烧了中国的楼市、股市。而中国的出口、就业、过剩的产能,以及全球经济仍在寒风中凛冽。
短期救市就像杯水车薪,冬天的这把火再热也无法改变冬天季节的寒冷。目前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微调”,柴火已越续越少。新增信贷由6月份超1.5万亿降至8月份不足4千亿。我们真能保障足够的柴火,让狂欢的篝火续到天明吗?
在论坛上,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指出,“要防止救市之策导致另一场危机。”的确,如此的房地产突围及再度狂欢之后,有可能隐藏着下一个的危机。
实际上,本次危机不是一个系统的修复和升级,而是旧系统的崩溃和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危机,是在WTO框架下,过度依赖美国泡沫消费,中国过度依赖投资、出口增长模式的系统性崩溃。中国房地产所面临的危机,是在资本泡沫的推动下,借助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政府垄断土地市场制造稀缺,开发商坐地生财,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暴利开发模式的系统性崩溃。
中国地产要想实现突围成功,我们要认真反思真正找到危机的根源;要准确识别现在是和煦的春风,还是冬日里篝火的灼热?我们要向哪个方向去突围?突围后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原题:“篝火”旁的狂欢 载《地产》杂志2009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