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的隐忧 作者:韩和元 周末我习惯性的又去广州科学城附近的工业区转悠了一圈,这番我所发现的一个值得激动的讯息是:前段时间因为工厂的关闭,而被闲置的厂房居然有几家又开始招租出去了,有几家甚至开始在装修预备生产了. 这一发现也直接的证实了近期经济有所复苏这一事实,毕竟我的老师是师从 但这些乐观的数据和事实却亦难掩中国经济的隐忧。当前订单增长,工厂开工率上升确乎是事实,我所能够接触到的一些出口企业的订单数、周末我所亲见的工厂复工及低端人才中介生意的重新红火这些微观现象的确可以给这一观点予以佐证。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另一个事实是,我国自去年底以来的出口增长一直处于一个负值,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达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出口额今年迄今萎缩了近22%。在GDP的三大构成中,国外需求,亦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1%,下拉GDP增长负2.9个百分点。 也正是基于此我们认为当前的增长,恰当的解释或许是:始于去年底的美国去库存运动到当前已趋结束,当前的订单增长更多的或许来源于欧美经济体系的库存消耗殆尽后的自然回补。9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房屋销售指数及耐用品指数均出现下滑,而中国的订单却在增长就是证明。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种增长具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的政府的意图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意图以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冀图以其来换取欧美经济的全面复苏,而在以争取来的时间换取出口这一空间,对于欧美经济发展模式的检讨和反省我们姑且不论,单救以以前发展模式不变为假定。如果在库存回补完成后,欧美的消费者信心尤旧低迷,我们的经济又将如何走。这些通是需要我们考虑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从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型,我们在制度和机制上有没有形成一个良性机制呢? 这或许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的隐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