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


综观影响目前股市的诸多不利因素中,国际经济下滑、国内经济放缓、大小非问题等应是主要因素,而直接影响因素大小非问题显得更为明显,因为只要大小非问题一日不能彻底性有效解决,大小非筹码就如同横亘在市场上方的压力线,市场每次的反弹都会因大小非筹码抛售而将市场打回原地。只有将大小非促成的市场压力线踩在脚下,才能促使市场重显生机,可有效排除投资者预期的恐惧心理,使股市估值水平步入正常区间,从而提升投资者信心,使投资者回归长期投资价值理念,吸引市场资金供应,如此,股市才可步入健康运行阶段。虽说从长远看:目前景况下大小非抛售的筹码可谓廉价,可天量的大小非抛售筹码,目前任何一家或多家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难以承接,若坐等用时间换空间、大小非筹码抛尽,势必会延长股市低迷时期,使市场长时间内失去最为根本性的筹资功能,继而对国家经济、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并非无路可走,在国家抑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宏观政策执行时期,国家成立独资“封闭式投资基金”直接承接协议下折价的大小非尤其是小非的抛售筹码是不合适宜的,因为如此会增加社会货币资金供应量,必然为通货膨胀推波助澜,从而抑制宏观政策的执行效果。而如今经济状况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家宏观政策已由先前的抑制通货膨胀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此时,国家可利用外汇储备或其它注资方式成立“封闭性投资基金”承接大小非筹码已切合适宜,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所谓大小非尤其是小非筹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套现时效、套现“机会成本”,假若国家出台成立投资基金折价(比如:10%)承接其筹码的政策,道理上讲:必然引起大小非惊慌抛售,而大小非们受抛售量和抛售价格的下延的影响,其总体平均抛售价格甚至会低于国家的协议折价价格,自然大小非会接受国家的折价要求。

   流程上可如此操作:国家折价承接大小非筹码,可理解为:交易被排除在市场之外,不会对市场带来不利影响。而折价的筹码在长期看来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待一定时期后,基金价值高于初始投资成本时,国家可谋求将“封闭式投资基金”在国内、外上市,也为国外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中国”的“指数化”投资工具,届时国家成功收回投资资本。

   当然了:要采取上述措施解决大小非问题,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系列配套管理措施。不过,从思路上讲:上述措施应该是可行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是提出了粗浅的认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