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华人圈, 最了解中国及中国人的民族非日本人莫熟,日本有一大批研究中国和关注中国的人,导演池谷薫就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位. 出生于1958年的池谷,自1989年开始,拍摄了许多与中国有关的纪录片,如反映细菌战的《蚂蚁部队》,反映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反映偷渡的《从福建出发去欧洲》和《西方黄金梦等等. 其中,《黄土地的今天》获得过蒙特利尔国际电视节金奖. 而长篇电影纪录片《延安の娘》(又名《延安的女儿》,《Daughter from Yan'an》 / 《Enan no musume》)堪称池谷导演的代表作,该片是为日本NHK制作,历时两年,拍摄胶卷达170个小时,影片上映后,先后获得过欧美多项电影大奖,包括卡洛维法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宾夕法尼亚电影节最佳作品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奖,瓦茨拉夫·哈维尔特别奖,并由日本电影笔会和文部省向日本全国隆重推荐.此片也在香港得以公映
1968年12月,紧随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北京长辛店的400名中学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下乡插队.到今天,整整四十年过去了,其中有不少故事. 《延安の娘》选取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人物--海霞做为主角,通过她的故事,反映当时的政策对普通人的影响. 海霞是陕西延安地区的一位年轻的农村妇女,粗糙的皮肤,红扑扑的脸颊,地里耕作是把好手,已婚,有一个男孩,如果不是偶然,海霞的生活将是平凡的,和周围一起长大的农村姐妹们没有什么分别.但海霞的身世公开后,海霞有了自己特别的故事. 她是400名奔赴延安的长辛店知青的后代,生父叫王露成.在王露成和另一位北京知青非婚生下海霞后,父母即抛弃了她.当地的老乡收养了她,但没过多久, 第一个养母便去世了.抚养她长大的是第二任养父养母.一直到海霞有了自己的孩子,养父养母都没告诉过她真正的身世.而当年的北京知青王露成与恋人回城后,因为王露成的工厂小,效益差,倆人便分手了. 王露成回城后始终过的很落魄,28年再也没有联系当年的恋人,俩人更没过问那个孩子的下落.看到已经长大的女儿的照片,王露成第一反应是怎么长这么难看,没有想见面的意思.但海霞是个很有个性的农村妇女,个性非常象张艺谋电影中的农村妇女秋菊和魏敏芝. 海霞不图别的,只为能见上亲生父母一面.起初,海霞希望父母到延安,但被拒绝了.最后,海霞决定自己去北京找亲生父母. 海霞最终见到了自己的生父,非常遗憾的是,近在咫尺的生母,不愿意露面,连个问候也没有. 与父亲见面后,海霞回到了养育她的延安农村,依旧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生活,只不过多了一个牵挂的北京父亲. 她给父亲的来信中说,家里打了不少粮食
影片有许多难得可贵之处, 以海霞的故事为主线,期间穿插了其他几个知青类似的故事以及增添了刘少奇与彭真被纠斗的镜头,使得海霞的故事有了厚重感.对于当年整人的被整的,都给予了平等说话的机会.影片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旁白,只纪录,不评判. 当知青聚会时,有几个镜头很抓人.一个是海霞唱了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对于生母,她没有指责,第二是王露成与一起插队的知青关于"插队"政策是否正确的激烈辩论,王露成对政策不满,而另一位知青不同意他的看法,第三是当年一起插队的知青为海霞捐款,说明人间还是有真情. 影片的摄影和音乐制作都非常棒,音乐制作人是著名的三宝,凄婉的唢呐声,成了影片的催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