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朱元璋为啥要发明"四菜一汤"?


   在人们一般印象中,皇帝是的“家天下”,应该是骄奢淫逸的。可是,谁能想到,首提反腐倡廉的“四菜一汤”的,竟然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细细想来,今天的人还真有点汗颜。几百年前的皇帝都能做到节俭、清廉,尽管那节俭清廉是为皇帝自个儿的,但是,以他拥有的权力,当时天下有什么不能够享用?!

     史料记载,朱元璋和皇后马秀英一直比较节俭。而如今反腐倡廉提出的“四菜一汤”,也是朱元璋发明的。 南京坊间是这样传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好过,但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朱元璋十分看不惯,如此下去大明朝也要亡国,决心整治这股奢侈风气。时适逢皇后生日,各路人马都来贺寿。待全部坐齐之后,朱元璋吩咐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众臣不解,朱元璋解释,“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

   大臣听罢知道朱元璋的用意。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怠。” 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廷传到民间,进而成了现代廉政的榜样。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皇帝也非不食人间烟火,并非天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

   当然,传说也好,历史真实也好,从朱元璋身上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时下,吃喝之风蔓延和扩散,老百姓不满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狠刹吃喝风,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公款吃喝看似小事,但是它事关党风政风,事关民心向背,马虎不得。根治公款吃喝风,一靠制度,二靠监督,三靠自律。而作为领导者,在当前监督力量比较薄弱甚至有些缺失的情况,自律也是很关键的,那么,当你拿起筷子准备大吃大喝的时候,想想朱元璋的清廉,还那么心安理得吃下去吗?二是皇后过生日,可以说要摘星星会有人搬梯子。但是皇帝也好,皇后也好,都没有依仗自家的权势,做出令人侧目的事情,在皇后生日宴会上,推出四菜一汤,这在当下很多贵夫人面前,恐怕也很难通过的。因此,就显得尤为可贵。相比之下,当今很多贪官都是有个贪内助,给了贪官们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