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一定而又测不准原理


命运一定而又测不准原理

至此,我们建立了虚物质和实物质二个概念。那么这种概念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下面就高低级虚物质和能力有限使得命运测不准,以及虚、实物质为什么构成物体并呈公、私二种方式来说明建立物质虚、实的意义。这只是意义之一、二,而531系统理论的创建才是其工程意义。

一、命运测不准的三个要素

为什么我们的宇宙是这个样子呢?对宇宙的解释,现代物理学家提出各种说法,其中有名的“人择原理”作者认为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以人为中心确定宇宙的生命运动轨迹和运动规则或从宇宙种种几率中选择一种适应人类的时空环境都是根据我们这种人体结构和生存环境条件来说的。试想想,宇宙难道一定要这个样子吗?生命或人类一定要这个样子吗?事实上,人体或生命存在的苛刻条件是由时空环境演变所造成的,不同的演变或环境可造就不同生存条件

下迥然不同的生命或人类。一句话,宇宙中的生命或人类只要注定会产生就必然会产生,不是我们这种人类就是可在高温炼丹炉生存的孙悟空式人类。宇宙中一切事物的产生都应这样,没有因果关系。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就是命运。“命运一定”是对物体消费运动的全过程来说的。根据方向不变原理,发生了的就是事实,没得改。站在局外的,能量高到一定程度的高级载体可以测定这个一定的命运,至高无上的‘上帝’应该有这个能力。总之,命运一定而测不准原理就是:沿测地线实现消费体系的方向不变,同时测不准量子界面的虚物质运动。

l   

 

 

 

 

 

 


图中黑点表示某一物体,外围圈是该物体所处环境状态,表示无穷个高层载体层次。以中心物体(图中黑点)自身为参照系,则低级载体包括在该物体内部,而比该物体高级的载体就是黑点的外围圈。这形似原子核结构或星系结构。

7-3物体处于高级载体包围中

如果说命运可分析与预测,那是因为不管空无或能量“O”态点朝什么方向演变,演化出什么样的宇宙,有一点是不可变的,那就是虚物质控制的肯定自我、沿着测地线实现消费体系的“二个不变”。这二个不变使得存在于层次结构中的物体既要朝着自己的虚物质方向运动又要服从上层虚物质方向约束,在这二个方向中间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命道路。见图7-3,上层虚物质随高级载体层次无穷化而呈多重,所有这些层次的虚物质共同作用结果就是该物体(图中黑点)命运。对自身虚物质方向和上层虚物质方向的把握或对环境的分析就是预测命运。

事物运动轨迹对于局内者来说是测不准的,因为决定某一物体生命运动轨迹的是物体自身的虚物质及其上层载体(通常为环境)的虚物质二方面的共同作用(见图7-3),即所谓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正符合量子测不准原理,因为虚物质的具体粒子形式是无质量、无体积的阴流子等,属微观粒子范畴,它遵循量子运动规律,神出鬼没,没有因果逻辑关系。命运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当你在同敌人作战或改造自然时,你需要根据你的估计和思考作出决策、付诸行动,但你没有绝对把握,因为你测不准量子界面下的虚物质运动,从而测不准命运。事实上,命运测不准正在于阴流子的粒子性,也在于寓于高、低级载体之中的虚物质交相作用的复杂性,本质上在于测量者能力有限。面对测不准规律,你觉得原先怎么干好就那样干好了。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确实是对测不准规律的一种描述,反映了无为而治、反映了命运一定等法则,但你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人世间无数事实表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明明是死定的事却能起死回生。如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同兄弟的被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李元吉射向李世民的三箭无一中的,反落得李建民、李元吉当日自取身亡的下场。不管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如何,在生活中象这样不战而胜的历史事件不胜枚举,对其原因的唯一解释:命运一定。

总之,命运测不准同三个因素相关,即高级虚物质、低级虚物质、观测者能量有限。因此,命运测不准虽是同量子测不准原理相关的不可消灭的,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没有条件测准的明天也许就具备测准条件,因而对某一层次的测量准确度是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提高的。

二、公私关系与三种命运

实物质以粒子为基本个体,虚物质以波为其意向表现形式。无论虚物质还是实物质都按层次布局,这就决定了个体与公体的基本关系为高层次载体与低层次载体的关系:即高层载体包含低层载体,高层虚物质制约着低层虚物质;同时,低层载体构成高层载体,低层虚物质按照自身方向利用或适应高层虚物质控制的环境。高、低级载体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称谓的公私关系,这种公私关系体现在人世间有三种状况:①当一个人的虚物质方向同其上层载体(如家庭、单位、国家)虚物质方向一致时,这个人就会觉得左右逢源,事事胜意,鸿运高照。这时我们认为这个人适应环境(广义地说是宇宙环境)。②当一个人的虚物质方向同其上层载体虚物质方向相左时,这个人就觉得四面楚歌,一事无成,恶运临头。这时我们认为这个人不适应环境。③当一个人的虚物质方向同其上层载体的虚物质方向既合又离时,我们会觉得人生坎坷,事倍功半,并总结出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的人生哲理。这时我们认为有志者事竟成,这种情形属于绝大多数人,是人生观的主流。

综前分析可知,如果没有虚物质概念,我们仍不会懂得命运是舍回事以及为什么存在生命运动;也不会知道我们的行为为什么要遵循自然规律而同时还要努力奋斗。任何物体都是由广义物质构成的,确切地说是由五构素构成的。前面已说过,虚、实物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的时空点瞬间复合成物体。而且,所有这些物体均按层次结构布局,不同层次载体间呈现因需要才不得不集合且一旦能安全生存则尽力寻求自由,即遵循为独立自由分散为先、因需暂求合作的公私关系。量子运动的绝对自由而不可测是私体存在的基础,而个体因需合作组建更大能量的物体就是粒子为什么结成物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