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的政府特富而老百姓却总是穷?
文/汪华斌
中国人的百年期盼终于实现了,北京奥运会隆重亮相了;这一亮相使世界惊奇,因为我们的各级政府太有钱了。与其说北京奥运会使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还不如说是世界开始羡慕中国的各级政府;因为在全球经济萎缩的关键时刻,只有中国继续保持着相当高的经济增长;这是全世界所有政府羡慕中国政府的真实原因。
是啊!与世界上的所有政府相比,中国的各级政府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巨富;据未经证实的数据表明:中国12万亿的GDP中,实际上有超过10万亿元的资源掌握在各级政府手里。外国很多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税收,而我们的政府却有很多创收途径;首先我们是全民所有制的国家,全部的土地和矿产资源都是政府所有;其次是我们全民所有制的利润依然是政府所有,而我们的全民所有制依然是我国的主体经济;此外就是我们的新机制效益,如保证金等同样是政府主管。也就是说我们政府收入的途径不仅比外国政府多,而且每个途径都是财源茂盛;这就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政府能快速致富的原因。
首先我们学习市场经济的税收制度,使我们政府成为快速致富的政府。如何能使税收快速致富,当然是发展流通领域。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重在流通领域增值,所以我们的流通环节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有段时间我们差不多是十三亿人经商。看我们社会的现实,到处是商业经济的繁荣昌盛。这商业经济的繁荣昌盛极大地刺激了政府的财税收入,哪怕是泡沫也是财政收入。
然而管理学里面有一个概念,流通领域不是生产力;充其量它只能是刺激生产力的发展。但我们的流通领域并没有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刺激了假冒伪劣商品的发展。但不管什么发展,政府的税收是增加的。所以流通领域增加实际是增加了政府财富,而老百姓只能是承担更重的商业成本。所以流通领域增值的结果是政府富,而老百姓只能是越来越贫穷;因为老百姓需要承担流通领域的增值成本。
其二是我们的政府需要从土地出让金中得到好处,于是任由房地产高涨。看我们的房地产价格应该是世界最高的,而我们老百姓的收入却是世界最低的。是啊!美国人工作五年就能买套房子,而我们是工作一辈子也不能买套房子。本来市场经济的原则是有市场,才能有价格。而我们是没有市场,也有价格。于是房地产商们自己相互捣腾,竟然能使房地产脱离实际而出现天价。这天价的房地产,政府尽得其利在先;房地产商和银行得利其后。我国的房地产在暴富政府的同时,也使极少数人成为大富翁;而我们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受害者;所以房地产使政府有钱,却使老百姓掏空了腰包而成为穷人。
其三是全民所有制本来是中国的主体经济,维系着中国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改革开放后的全民所有制,除了保证少数人富起来了外;其它的绝大部分中国人失去了这条生活来源线。多数人的退出,当然少数人就富。更为重要的是全民所有制的原始积累,竟然成为政府的额外利润;所以我们的政府自然又有一个巨大的财政源泉。
我们的政府富起来了,的确也在关心老百姓;但我们社会有个原则,那就是始终坚持‘少数人’的原则。我们吃低保时政府只管‘少数人’,于是从众多的贫穷老百姓中产生少数人吃低保;多数人还得自谋出路。我们政府的补贴也只帮助‘少数人’,于是关系和权力竟然成为要补贴的手段;而多数人只能自己消化成本的增加。我们政府的扶持的产业和项目也是‘少数人’,结果关系和权力成为政府产业和项目运作的桥梁;而多数人只能靠自己打工维持生活。是啊!一个特别富的政府只对‘少数人’投入,所以政府的投入不大;因而节余很多,从而造就我们的政府是世界上最富的政府。
中国人富起来了会做什么,当然最先是修房子装门面;现在我们的各级政府们的钱用不完了,他们当然会对中国传统进行发扬光大;于是一建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规模与标准也是因地制宜;二搞政府所在地的绿化,一定要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三建政府办公大楼,规模与标准也是要能成为当地的标致性建筑;四修公路,因为政府官员全部是高级轿车没有路可不能外出办公啊。这些样板工程的确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对老百姓的经济发展却没有半点作用;所以政府的样板工程依然不能使老百姓致富。
我们老百姓为什么会是“穷百姓”呢,原来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房子、上学和看病成为了老百姓的三座大山;再加上收入没有增加,所以老百姓才总是穷。是啊!即使是在今天,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看不起病的老百姓比比皆是;再加上我们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依靠涨价,结果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更重;估计短期内想不穷都难,因为我们的三座大山还没有搬走;又来了物价上涨的大山。
是啊!外国人看到我们奥运会的繁荣,实际是政府富贵的表现;而老百姓穷是外国人看不到的,估计这也是中国的特色。“富政府”与“穷百姓”很不和谐,何况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应该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中心课题,因为老百姓不能再穷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