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上的搏击》之八:向平武进军


 

四、向平武进军

 

前文已述,515日下午高正超副总队长率第二突击队大部迅速向平武县移动,去帮助那里与外部几乎失去联系的灾民。

 

地震初发,世界的目光锁定了汶川北川一线,稍稍忽略了以外的地区,包括平武和更远的城镇。这无可指责,平武太远,山太大,失联之后情况不明,所有的力量要重点解决震中灾区人员的抢救,因为人命关天!

 

200861,儿童节,星期天。高总精神很好,衣着整洁,苦战八昼夜的疲累似乎不复存在。他回来后就住进了医院,吊了几天盐水。高总将满55岁,干了一辈子消防,今年8月就要退休。他感慨道,真没想到,快离开部队了,还经历了这么一场变故,一次生死的搏击。

 

515下午3时,根据公安部前指安排,他带领160人向平武进发,把万州、永川两个支队的60人“扔”在都江堰。用他的话说,有两个人还没挖上来,部队不能走,否则老百姓会骂死你!

 

愈近平武,路愈难走,公路像扭麻花似的,房子大小的石头一砣砣就摆在路中央,整片山崖塌下来塞满了山沟。一路上他很讷闷,这平武怎么就沉得住气,大震两三天后才向外往通报灾情?南坝镇压了那么多人,早该向外求援啊!大队兵马都往都江堰、汶川赶,挤都挤不进去啊,这边呢,又啥都缺!

 

正想着事呢就到了危险地带,路两边都塌方,大车过很险,他立即命令全体人员下车,跑步前进;后来又过了一隧道,洞里全是很大的裂缝,心里担心直发怵,160号人全挤在洞里,怎么老走不出呀,其实这洞不过几百米,心理上却感觉很长很长……

 

16日凌晨到达平武境内的大桥乡吧,却与前指失去了联系。路很难走,队伍前面的辽宁、贵州消防救援队都被当地老百姓拦下来了,一是要求救助,二是说道路已断,走也无路。那天就在车上蜷了一宿,后座上还有两位中央台的记者,到是啥也不怕,鼾声如雷到天明。

 

心思重,是因为看到灾情重,自然一夜难眠。无电无水无通讯,又联系不到上级,自然更是急不可耐,东方刚有一线光亮,高副总便跳下车,命令防火部张绍彬副部长、警务处谭开东处长、指挥中心李吉胜参谋组成特别任务组,徒步前往南坝镇,命令他们6时出发,摸清情况,9时返驻地报告。

 

三人小组临危受命,经过两个小时急行军方抵南坝镇外,尔后乘渡船过涪江进入镇内。923分,三人小组与前指取得联系,并将有关情况速报高正超。由于沿途多属高山峻岭,滑坡严重,高正超果断决定抽调60名骨干力量组成突击小分队,将大型战车留置于丫头坪村,60人分乘小型救援车突进南坝镇。行军途中,公路中断,突击小分队徒步行军8公里终于到达镇外涪江边,只能改乘一次只能摆渡20人的小木船过河。

 

灾情超出预期。南坝镇已成废墟。人口仅12000人的小镇,死亡1500多人,900多人失踪,已经进入震后第五天,还有人压在危楼和瓦砾之下。根据前指的安排,重庆消防突击队沿明月路、花园街、贾家巷一线进行紧急搜救。

 

南坝镇道路房屋呈粉碎性坍塌,交通完全断绝,全镇仅有两台挖掘机,完全顾不过来。而我们的大型设备和救援车辆又远在丫头坪,急得高总脸色铁青,双眉紧蹙,厉声说道:我突击队分成两路立即展开搜救,发现目标,用手挖也要把人救出来!那一天,官兵一直干到深夜才撤回营地。战士们尽了力了,南坝镇废墟下已少有生命的迹象,探测仪用上了,搜救犬也出动了,可是收效甚微。合川,江津支队的战士为找寻一位被埋的老太太,用手挖了10个多小时,戴着手套都渗出了血,可还是无功而返。

 

挖出来的太多是尸体。为了死者的尊严,他们像挖活人一样挖死人,一砖一石,一木一梁,慢慢搬开,老百姓看见了,感激不可名状,轻言感谢,重则下跪,更有要杀猪送肉犒劳子弟兵的,均被婉言推谢了。

 

尽管来时已太晚,但突击队还是搜救出9名群众,还为某单位挖出了100多万元现金和大量票据等等,在危难时刻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

 

进入南坝的第二天,留守在丫头坪村的突击队员突然发现山沟里逃出了3000多难民,他们携老带幼,蓬头垢面,神色惊惶。原来他们的村子全被崩崖和泥石流摧毁了,听说这里来了部队,求援来了。难民们挤满了丫头坪的村里村外,他们说有三天没吃饭了。

 

这可急坏了丫头坪村的村长,他找到高指挥长诉苦:怎么办,老总,我们村才800多人,一下子来了3000多人,吃什么,喝什么?救援物资一点没到呢,请部队想想办法啊!

 

也就是这天下午530,刚从国外飞回重庆的王沁林经绵阳,北川前线火速赶往平武,坐着小木船渡过湍急的涪江,立马和他的战士们一起投入到搜救群众的行动中去。

 

当晚,王沁林高正超一起去慰问尚处在惊恐和饥饿中的难民,带去了20袋大米,25箱饼干,30箱面包、方便面及40箱蛋糕。这些都是从突击队员嘴里省下来的,杯水车薪,仅能一时救急而已。

 

就在此时,济南部队某装甲师赶到了丫头坪,见有消防部队驻扎,马上前来联系协调。

 

高正超脑袋一转便有了锦囊妙计。他对那位从河南来的师政委说,如今正在搜救阶段,进去的消防部队很多,你们没专业设备,目前就是进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你的部队人多,不如先帮忙解决这3000难民的吃饭睡觉问题,也是功德无量的积德事啊!

 

那位政委也是慈悲之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马上命令他的部队启动野战炊事车,给灾民们煮大米饭。真不愧是现代化的部队,20分钟一锅,一锅接一锅地煮,再烧上一大锅鲜汤,很快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说到这事,高总有点得意,他说,我这是用了公关学,和那政委套近乎,他驻军河南某地,正是我的老家,哈哈,他能不照顾老乡吗?当然,我知道他说的是开心话,野战军与消防部队一样都是人民的子弟兵,能看着自己的父老乡亲忍饥挨饿吗?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又去给灾民找水。不仅用自己的水车拉水给他们饮用,后勤部副部长张建群带人又去山间找到一处山水,总算解决了几千人的生活用水。

 

那位师政委姓蒋,他算服务到家了,一边让部队给难民搭帐篷,一边又把师医疗队调来给灾民治病疗伤;再后来武警总部及159医院医疗队也赶过来了,丫头坪村,就成了抗震救灾的一处重要营地。

 

519号晚上,鏖战五昼夜的第二突击队官兵终于吃上了肉:总队给当地送来了几十只卤鸡。战士们天天吃干粮,吃腻了,体力下降,人都瘦了。又请野战部队煮了一大锅米饭,再烧了一大锅汤,战士们吃得那个香啊,现在想起来高总还乐呢!

 

说到灾民,高正超脸色骤然黯淡起来。每天他都要去和灾民拉家常,听他们倾诉,为他们分忧。他说,南坝镇一家九口正高高兴兴盖新房呢,忽然间地就陷下去了,9个人,眨眼间了无痕迹:有一个村子整个被崩石埋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那几十户人家也没了踪影。

 

有一个孤儿,亲生父母早死了,这一次养父母又死了,第二次成了孤儿。某部队司令员看着难过,当场把他带走了。

 

519晚,在南坝执行救援任务的7支部队统一部署,由高正超任总指挥;只不过,他的这个“官帽”仅戴了两天。521凌晨2时接命令率部队“换防”,晨8时召开前指会,决定帐篷不撤,旗帜不降,并立即把部队带出战区。当日下午130分,他率突击队回到重庆潼南。

 

他说,我们的车队刚出来,一座山又塌了下来。

 

他最后对我说了一句话是:我们的苦算过去了,可震区老百姓的苦还长着呢!

 

这就是高正超总队长,从警37年,大校军衔。再重申一次:今年8月,他将退休,离开他奉献一生也钟爱一生的消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