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在职博士多变相腐败


    受一朋友之托,打听有没有好学不难、最好不考英语的在职博士学习机会,从几位大学主管仁兄的答复得知他们学校的在职博士的安排已经取消了。我知道北京大学取消在职博士已经有好几年了。现在大概许多名校取消了在职博士,而一些地方非著名大学还有这样的机会。我是非常支持取消在职博士学习机会的,因为实际上在职博士学习中的腐败机率是非常大的。

    博士严格地说是窄士,其要求不在博而在专。本来攻读博士是因为某些人有钻研某些专门特定问题的兴趣,同时具有一些专业方面的积累与能力。一般来说,博士基本上意味着做学问、科研或者专业性很强的管理职位。尽管现在公认我们中国的教育水平实质性的上升空间很有限,但是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成了全世界的博士生、博导与博士后的数量最多的国家了。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是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除了大量的水平非常业余的博士生与博导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业余类别就是在职博士生。我无意说所有的在职博士生全部是水货,但是的确有很大的一个比例是水货,其中以企业老总高管群体与政府高官群体尤为突出。其实对这样的管理者群体来说,无论在他们的专业基础、外语水平、论文写作、听课时间、研究时间等所有方面要达到真正的博士生要求是非常难的,但是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去资助导师、找人代笔、事前得到消息、得到走过场的面试与答辩,我甚至听说导师为自己的财子学生代笔论文的例子,真是让人跌破眼镜。而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是权威的资源拥有者,这将极大地推动学术腐败。因为学术人士会以此作为其他资源交易的筹码。我想如果封建科举不是在一般人中开科取仕,而是在仕中间开科,那么一定是大官得状元,次官得探花,再次官得榜眼了。在社会影响来说,高管与高官已经是社会资源的强势拥有者,还一定要顺势谋一个学术名位,实在是赢家通吃,做得太过——屁股下面有位子、口袋里有票子、头顶上还要顶着博士的大帽子。因此,应该彻底废除在职博士,谁真要读博士就实实在在地花时间读一个博士,也要规规矩矩去做博士通常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拿着位子与票子明摆着换一顶帽子。如果真的在企业管理或者公共管理方面的实践有非同寻常的成就与业绩,得到人家高校授予一个荣誉博士的称号也算不错。如果确实不能完全取消在职博士的学习机会,我认为在这方面的要求一定要比全职博士学习要求严格那才合适。

 

 

3.1--31计划本周关注国家延迟发布。每周博主会发布本周所关注国家地区初步资料,欢迎各位博友贡献对该国或地区各方面的印象资料与对值得一游的地方的推荐,并贡献推荐理由。

 

本日场景:一天开了若干业务会议。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哈哈。喘口气见美国《时代周刊》客人。本人荣幸入选南方都市报改革开放风云人物200人榜之第152号,欢迎关心参与:http://zt.oeeee.com/open/default.aspx?page=6

 

本日小诗

莲心

荷举八月照水清,

花漂咫尺离篷萦。

绿衣脉脉粉白度,

长以苦心递甜情。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糖醋羊排

将一斤半羊肋排劈开,切成两公分长小段,用沸水过一分钟取出洗净。用淀粉拌和匀排骨,放入温油中翻煎三分钟至金黄。再单起油锅,放入姜末大量,放入醋二两,糖三两,熬一分钟,再放食盐和酱油少许,放入排骨,翻炒一分钟。放热水一小碗,中火烧煮五分钟,基本只留胶汁时盛盘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