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高层不断“维稳”的表态下,中国股市依然走出了极度低迷盘跌的走势,也许我们可以从近期官方几大媒体的社论还是评论中,都可以感受到这种需要“维稳 ”的心情,但在这种“雷声”下,市场也许在被伤害了很多次以后不再信以为真,因此也就导致了这种不断持续低迷的走势,如果早知今日就何必当初了……
为什么中国股市总是出现这种极端的走势呢?这从一个则面深刻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市场化,以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位、作用、意义的认识有较大的局限性或者 肤浅性,正是在这种局限性和肤浅性上,中国资本市场至今没有被提高到一个足够的高度来看待,也就无法为中国经济和金融提供足够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股市从改革之后随着指数的不断上扬,我们看到了管理层对市场泡沫的打压所采取突袭措施,尤其是印花税的突然提高,一直到市场恶意的融资,而没有从源头上去监 管市场和建设市场的体制,却一味地高喊泡沫,却不知道利用泡沫做大中国的资本市场。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虚拟经济跟中国的实体经济比例之悬殊,我们是没 有理由去害怕泡沫的,管理层完全可以加快那些优质企业的上市,我们都知道有多少国内企业,为了等待上市所支付掉的昂贵时间成本。
现在我们都看到了这个市场是如此地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承接大小非解禁,来为企业正常的融资,所以我们是不应该恐惧市场的泡沫,也不应该恐惧热钱的流入,而是应 该尽快地合理有序地利用这种国际热钱来做大市场,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正确的对策,但我们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做法,挤压和打压市场的泡沫。
结果市场被挤掉的却都是我们自己的财富,热钱根本就没有更多地流入,甚至连地产都没有更多地流入,也许很多读者会问,那么热钱流向哪里了?这是一个很值得我 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热钱没有流向最容易进出的股市和楼市呢?却流向了中国很多资源领域呢?是谁引导了这些热钱的流动了呢?
因为中国的管理层对股市的理解从市场诞生以来,就简单地理解为解困,直到今天上市的资源都被严格地掌控,使得很多优质企业被拒之门外,而进入股市的的企业又 很难被淘汰,上市即成了企业包赚不赔的买卖,也产生了收买审核部门的行为。其实在中国面对当今世界这种巨大的国际货币落差中,名明知道热钱会大量流入,就 应该让热钱在监管下流动,流到我们需要做大资本市场上去,而不是害怕热钱,这种认识的失误导致了热钱从面上分流道了地下,使得我们更加难以监管,而源自于 我们自己对股市的理解肤浅和局限,本来中国股市应该在股改之后进一步地推进制度性的完善,却因为要阻止泡沫而停止了市场根本性的制度完善。
无论是监管还是融资以及到新股的发行审核,中间所存在的很多核心问题都依然没有严厉的监管落实,市场的做空机制和淘汰机制等等严重制约了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 功能,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在四大商业银行上市之后,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商业银行来抢夺市场资源,也许未来还会有农村信用社之类的金融机构,这种上市资源严重 倾斜的结果就是资源的浪费,也表明了我们管理层对市场的一种最低层面的理解,所以现在市场的局面就不难理解。
那么如何来化解我们目前市场的困境呢?笔者认为,首先我们的管理层要清晰认识到这个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市场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融资的功能,而应 该是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的调节池,应该是社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地方,尤其是目前在面对热钱和国际资源期货价格和国际货币巨大落差下,更好地为中国的金融提 供释放和输血的水库。
也就是要在目前阶段用更为积极的政策去促进股市的稳定发展,不要害怕做大起来的泡沫,只要控制好市场的监管,尤其是企业从市场募集到资金应该用到生产领域, 增加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硬性指标,其次是完善中国金融的信贷体系,不让那些国有企业通过国企的血缘,把信贷资金流入到股市和地产,提高上市公司在股市代 价,迫使上市公司拿出更加优异的业绩,因为不好就会失去上市的意义,那么这个市场就会好起来。
当然还有更多笔者没有提到的层面,笔者仅仅在某个层面给予了阐述,也是一种抛砖引玉的做法,让更多关心中国股市的人士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我们不要在乎自己的观点是否被接纳,做了我们该做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