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市场中的主题投资策略


 

 最近一段时间,在市场大幅度调整的背景下,在奥运会维稳的要求下,市场开始结束前期持续的大幅度杀跌的态势,投资者的信心在媒体的积极影响下开始恢复,市场的成交开始放大,投资者交易意愿有所增强,整个盘面机会开始大幅度增加,以海虹控股和上海梅林为代表的科网股、以北京旅游和中视传媒为代表的奥运股、以南风化工和吉林制药为代表的钾肥概念股纷纷走强,短期走出强烈的上升势头,赢利效应明显,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下一个主题投资的操作机会又会是什么概念呢?
    要弄清楚这个现象,首先要对当前的市场状态进行相对清楚的分析,从整体角度来分析,当前市场整体上处于一个相对的均衡状态,从上攻的角度看,大盘发生反转的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环境决定的,首先,在大小非的抛售下,整个市场投资者操作的估值体系被打破,市场对于A股的定价没有明确的方法,整个市场没有形成大资金操作的赢利模式,在整体对于A股的估值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的背景下,想让大资金进来大幅度拉升行情是不太现实。其次,从国内金融背景来看,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外围资金涌入,央行被动发行大量人民币,但是另一方面国内通货膨胀大幅度上升,需要对整个社会流动性进行控制,这样就形成大量外汇资金进入国内占用国内流通人民币,造成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中面临很大困境,生存艰难,这样的背景下,能够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社会机构资金就非常有限,所以短期看,除非外汇资金大量进入资本市场,否则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将会低于需求,短期也不支撑资本市场走强。最后,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虽然上半年国内经济发展整体结果不错,但是在东部沿海,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的信息不断传来,宏观调控让国内大多数制造行业面临比较大的危机,所谓的中国制造优势正在丧失,未来中国经济能够在短期有效转型,回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来值得商榷。目前整个中央高层对于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未来是否要调整也有一定争论,这样背景下,发动大的上涨行情也不大现实。所以从这些角度看,在宏观经济调控不放松的背景下,国内社会流动性短缺的情况下,在主力机构没有找到合适的操作理念的条件下,短期发动大行情恐怕不太现实。
      但是这并不是说A股市场就会一直大幅度调整下去,就当前的资本市场来说,整体的下跌空间也不会
太大,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首先,当前整体A股的调整幅度非常大,远远超过国内宏观经
济调控所带来的影响,从最高的6124点到2566点,A股市场下跌幅度高达60%,位居全球前列,是08年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而经过了持续的大幅度的猛烈杀跌后,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接近国际市场,整体再度大幅度调整动能已经不大。其次,从当前整体舆论环境看,在持续杀跌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再度杀跌就不仅仅是风险释放泡沫破裂了,再度杀跌就会影响到整体资本市场的基本融资功能和投资者的消费信心甚至是社会的稳定层面了,所以从管理层来看,不愿意资本市场的下跌带来的整体负面作用成倍放大,
因此最近市场舆论稳定市场的主题非常明确,从新华社的通讯,到人民日报的整版讨论,再到管理层连续
讲话的释放善意,都反映出当前市场保持稳定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因此不排除市场再度调整会有更加明确
的市场措施出来。第三,整体市场的调整,特别是大小非杀跌带来的恐慌已经让市场内的参与者陷入极度
被动中,这种心态下的操作已经显示出极大的非理性之处,很多股票带来的情绪化操作和恐慌性抛出已经
让不少股票的价格显示极大的关注价值。比如一些电力股已经跌破公司的重建价值,很多股票已经跌到净
资产附近,这些必将对整个中国的产业资本产生比较大的吸引力,而产业资本的介入,将会打破当前资本
市场的供求平衡。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再度大幅度杀跌空间已经有限。最后,当前奥运临近,维稳是
当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中,市场的持续杀跌明显不利于维护稳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大盘的整体杀跌空
间也是不大。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当前整体大盘处于一个短暂的弱市平衡中,一方面,短期在宏观经济问走向明朗化之前,大盘大幅度走高可能性不大,整体性板块的持续性上涨机会不多。另一方面,市场杀跌力量也在衰减,再度大幅度杀跌的危害和风险也很大,须知杀跌一方面是对国内股民财富的屠戮,一方面要防止超过上万亿美圆的热钱正在等着抄我们大底,所以现在与其放任股市大幅度杀跌,让外国人进来还不如让中投发的特别国债的资金进来,肉烂在锅里总归比送人的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构(特别是一些长期在资本市场生存的游资)开始寻找在平衡世道下的赢利模式,而最近一系列的热点炒做应该就是他们的杰作。相信在这种震荡的平衡市场中,这种模式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具备比较好的生存环境。
      那么在奥运股、钾肥、农业、科技网络炒做后,谁会成为市场的一个新的运做热点呢?我们认为,上
海本地股值得投资者关注,主要的原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前几天政治局委员到全国各地调查经济发展情况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上海调研的主题就是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这对上海市发展给予了非常高的定位,同时也提高了对上海市资本市场
的要求。我们认为,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强势的本地上市公司、大量的金融人才、众多资金的汇聚
和完善的服务中介组织是必须的条件,而现在上海在这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本地上市公
司对于当地交易所的贡献方面,上海企业的影响力远远不够,最近上海市国资委推动的上海辖区内上市公
司的重组整合浪潮也许就是上海市政府推动本地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开始,我们相信,大幕仅仅是刚刚拉
开,后边还会有很多好戏上演。
      其次,上海本地股在沪市历来都是行情中的龙头品种,但是在本轮2006--2007年的超级牛市行情中,
上海本地股却表现极为低迷,整体上涨幅度远远落后于大盘,这发生在国内资金、人才汇聚地的上海是
非常不正常的。相信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的锒铛入狱和这种现象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关系。但是随着新的
领导班子逐步走向稳定,对上海工作环境的逐步适应,为了满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要求,上海本地
股的发展要求也必然提升日程。最近一段时间上海辖区内频繁公布上市公司重组信息,应该是上海本地资
本市场重新回归活跃的信号。
      第三,当前的弱市震荡平衡市场中,做一些权重大的股票容易带动指数来回大幅度波动,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大盘股应该有一段时间的平静期,而这个时候却正是主题投资大行其道的时候,因此我们看,当前市场的热点都是一些题材、权重比较小的投资品种。而上海本地股正符合上述特点,容易成为目前世道中资金猎取的对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上海本地股在未来具备众多题材,迪斯尼概念、世博概念、整体上市概念、资产整合概念层出不穷,为这些题材为上海本地股的炒做提供了空间和想象力。
      第四,从技术形态分析,当我们分析完上海本地股后,我们发现大多数本地股特别是一些具备明显概
念性质的本地股,都前前期曾经持续放量,最近一直在底部震荡蓄势,有随时爆发的潜力。这应该引起投
资者关注和重视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未来上海本地股比较大的操作机会,特别是在当前主题投资背景下,这些股票
具备比较大的关注价值,我们从稳健和激进投资的角度,选择了上海本地股的股票池,供投资者参考。
稳健型投资者可关注:600009  600649  600834   600611  600284   600849   600636  600650  600708   600631
激进性投资者可关注;600073   600663  600638  600732  600623  600614  600633  600620  600648 600676  600732  600748  600591  600754  6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