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奥巴马宣布自己赢了,成为2008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但他的对手希拉里还没有认输。
四年一遇的大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我持续了一周多的满脑子的写作冲动,但现在发现不知道怎么写好了,只好用博客以记之。
盘面上的东西:希拉里不认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给2012年的下一场总统选举创造良好形象,她已经足够“坚贞不屈”了;另一方面是她想担任下一届政府的要职,可能是副总统或部长——如果奥巴马最终胜出的话,或者是逐渐成为议院的大佬级人物。
利益上的东西:希拉里为竞选投下了不少钱,负债将近5000万,不排除她这几天会跟奥巴马、民主党大佬私底下接触,完成背后的经济交易;另一方面,希拉里能撑到现在,绝对不是她个人的力量,而是民主党内几大派系、大佬级的利益博弈不可调和的产物,接下来的两三天内,这些派系之间也会展开利益谈判。
“负面”的东西:奥巴马出线,但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党内预选。这次预选,是总统选举历史上第二激烈(或者说第一激烈)的预选。希奥之争,让民主党的内耗前所未有的巨大。《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鲍勃·赫伯特在3日《给共和党的礼物》一文说:“民主党这次自残带来的伤害,比共和党给它们的任何打击都要大!”诚哉斯言。
前瞻性东西:接下来的5个月,奥巴马和麦凯恩将展开浴血奋战。最重要的主题只有两个:内政方针——挽救美国经济的施政对策;外交方针——对伊朗等敌对国家的外交政策(战争还是谈判、强硬还是温和)、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战区的撤军问题。奥巴马至今还是在提空泛的“change”(改变),麦凯恩还在提不着边际的“reform”(改良),在外交上的分歧就更大了,但都是泛泛的表态。不过,很快他们就必须把这些内容具体化了。
另一方面,奥巴马和麦凯恩将很快展开“抹黑性”攻击,包括人身攻击。估计,奥巴马的宗教信仰导师赖特的丑闻、奥巴马大学时候的丑事会被不断曝光;而麦凯恩在越南战场等的一些丑事,还有他的财务、健康等问题,也将被“挖粪”。
奥巴马和麦凯恩,谁将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看三点:一、谁更能让选民(尤其是中间选民)感到他的施政纲领更具体、更富有成效;二、看民主党内弥补裂痕的速度和效果,如果这半个月内民主党党内谈不拢,内部仍内讧,那么奥巴马就危险了,反之,如果奥巴马希拉里真诚地联手,赢面还是很大的;三、要看11月前国际形势,如果现任美国总统布什下令攻打伊朗,那么,富有作战经验的麦凯恩获胜的几率要大很多。
反思性东西:这个与两位候选人关系不大,主要是民主党党内的反思。这次预选,暴露了民主党预选制度的太多“弊端”,两个大州的犯规受惩、计票制度的纷繁复杂——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预选过程中,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对希拉里、奥巴马的计票结果都不一致。现在,大多数媒体都采取了美联社的计票。这此内战的巨大损耗,必将促使民主党开始反思,也许在未来四年内,它们将“change”持续了近百年的选举制度。
罗嗦了这么多,心里还是很不痛快,感觉我在信息纷繁复杂下的选角度写作能力,非常低下!!!!
奥巴马出线,一场没有赢家的党内预选
评论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