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智囊》近期发表企北大纵横合伙人岳云雷撰写的"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不是玩虚的",感觉很有见地,但还未点透。
企业文化的表象,是一家企业向外界公众传递的关于核心价值观、员工关怀等陈述。有时候,这些表述与公司的内在运营关系不大,可谓“表里两张皮”。这些用作企业公关形象、或歌功颂德的“伪企业文化”,则与企业的运营并无根本的利害关系。
而我在这里所探讨的企业文化,是指那些对企业长期目标影响重大的选择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或一套无形的交通指挥手势)。通过有效的途径,这些价值观潜在地发挥着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正面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的一套“潜规则”,是博弈的结果。一家企业中业已成型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比做博奕论中的支付规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套支付规则是怎么伴随企业发展而演进形成的?
一些专于打造“企业文化”的咨询公司,出于自身的商业定位,做企业文化建设的项目时,往往直奔主题,揣摩企业最高层的心思,衍生出一套速成的企业文化建设步骤。但这是以“术”来治“道”。好比西药,治疗慢性症的长期效果往往不好。
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伴随企业的发展而演化定型的,应当是企业中所有人的小聪明斗出来的大智慧。这个“斗”,是老板和员工之间通过长期持续地头脑风暴、利益博弈之后,达成默契的结果。借用微观经济学的术语,就是达到了一个“均衡状态”。
不成功的企业文化,则使得企业发展,以及企业中所有人都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