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重温大师经典,总有新的感悟。
企业管理者已经普遍领会了“学先进,学榜样”的战略制定方法--即Benchmarking(对标)。
但是,根据波特的说法,这是“术”,而非“道”:不能将运营效益(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等同于战略。
管理咨询业界是误导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一股重要力量。咨询业者为了出售“脑子”换取收入,必然需要程式化的道具。若直奔真正的战略而去,无异于剔肉而只剩骨头,太干巴而无味道。于是,Benchmarking方法作为战略的一个“替代品”大行其道。
学榜样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当一家企业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线”上,也即成为了最佳实践者的时候,其领导者将不得不重归“战略”的本质:那是一个艰难的权衡(strategic trade-off)
向左 or 向右?
难,取舍真难!
唯其难,才凸显了战略的本质。
附注:《What is Strategy?》原文刊于《哈佛商业评论》1996年11-12月号,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部曲之后,对“战略”的总结性论作。论文核心观点,指出运营效益和战略是企业取得卓越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人们未能分清两者的区别,致使竞争力和利润不彰;真正的战略,应以竞争性定位为核心,对运营活动进行取舍,建立独特的配称。该论点破除了管理界多年来对战略的认识误区,成为波特最近10 年来的学术主题,不断地被引入到企业界和政府的实践活动,协助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瑞典、瑞士、新西兰、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及其企业提升了商业竞争力。论文被业界公评为“管理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