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没有新鲜事之二:熊市中期操作策略


   我在《熊市初期操作策略》中曾讲到,熊市并非洪水猛兽,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把握好其中的规律照样赚钱。那么,股市经过第一轮的猛烈杀跌后,在熊市中期又应该如何操作呢?根据我曾经的经历,有以下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1.熊市中期的时间很漫长,但中间会有阶段性的修正行情。

中国的股市本来就是“牛短熊长”,在熊市中更是如此。熊市就是一场冬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风雪飘扬,但在一定阶段也会阳光普照,让你一度感到春天来临。这既可理解为政策、市场本身的共振,也可理解为业内俗称的“吃饭行情”,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众多,基金、券商、民间私募、个人投资者,他们只能通过做多才能赚钱,在熊市中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处于饥饿状态,但市场也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吃顿饭,至于谁能吃到或吃多少或谁被噎死,则是另一回事。

所以,假如你是聪明的投资者,你在冬天一定是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蛰伏状态,但等开饭的时候,也一定不要犹豫。熊市中1年最合理的出手次数是1-2次,每次利润目标20%-50%。至于在什么时候出手,以及如何出手,对哪些东西出手,因为是具体的操作细节,我们会在其他的文章中论述。

2.熊市中期市盈率在合理水平,是诞生超级牛股的温床。

刚才讲熊市中应该少出手,那是对趋势投资者说的,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则有另一个视角(别告诉我你不知道自己是属于哪种投资者,那么赶紧学习,否则你八成是市场的买单者)。熊市可以说是超级大牛股孕育的温床,是价值投资者的春天,因为,此时市场的心态是谨慎的,对任何个股的市盈率都不会给的很高,而此时超级大牛股就有了诞生的基本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苏宁电器,2004年上市,当时市场处于熊市,市场给出的动态市盈率仅在20倍左右,而它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00%以上,也就是说PEG仅为可怜的0.2,假如设想一下,苏宁电器是在大牛市上市,则无论如何都不会演绎出后来350倍的超级行情了。这个假设可以用07年上市的中石油和阿里巴巴来进行佐证,无论从哪个角度,中石油和阿里巴巴都是不错的公司,但可惜生不逢时,诞生之日,就被人捧上了天,从天上摔下来必定很痛,这就是牛市制造的悲剧。

在熊市,虽然我们很少参与,但我们比任何时候眼睛睁得要大,这个时候埋下一颗好种子,等牛市来临时,将会赚得你不敢相信。所以,我们在熊市中的研究工作将会比任何时候都要繁重。

 

归纳一下,熊市中期的操作策略是:睁大眼,少出手,动必赢。策略很简单,但很实用有效。

 

2008-5-9鲁召辉写于深圳

本文作者简介:鲁召辉,现为深圳市人为天成投资有限公司(www.fund66.com)董事总经理,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阅历丰富,创立“确定投资”系列投资哲学思想,拥有独到的投资理念,所有著作和论述均发表在新浪博客,如欲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