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国人民银行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金融平稳运行。在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加快的势头有所减缓,但扩张压力仍然较大。
一、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年末高位回落
2007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40.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高3.5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低0.6个百分点。全年累计现金净投放330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62亿元。
上半年,在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偏多的背景下,M2增速呈现较快上升势头,7月末达到年内最高点后持续高位运行,年末受新股发行出现空档、同业存款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明显回落。2007年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多,M1增速比上年明显加快,全年维持高位运行态势,年末M1增速比M2增速高4.3个百分点,反映出银行体系资金的流动性不断增强。
二、金融机构存款平稳增长,活期化趋势明显
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年低0.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3万亿元,同比多增3356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1%,比年初增加5.4万亿元,同比多增4599亿元;外汇存款余额1599亿美元,同比下降0.9%。
从人民币存款的部门分布看,居民户存款增加明显放缓,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较多。与资本市场活跃、通胀预期上升相适应,居民和企业存款继续呈现活期化态势。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偏快,居民户贷款增加较多
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年高1.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9万亿元。
从人民币贷款的部门投向上看,居民户贷款增速明显快于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分机构看,2007年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普遍多增。
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2007年,主要金融机构投向这三大行业的分别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33.2%、13.9%和7.5%。
四、扣除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因素后,基础货币增长平稳
2007年末,基础货币余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年初增加2.37万亿元,同比多增1.03万亿元。2007年末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为3.97,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2007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5%,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趋于上行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持续走高。第四季度1年(含)以内、1-3年(含)、3-5年(含)和5年以上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93%、8.07%、7.62%和7.35%,比上季度分别提高0.43、0.27、0.19和0.19个百分点,比第一季度分别提高1.07、1.03、0.83和0.7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存款利率总体上升。单笔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逐季上升。境内外币贷款、大额存款(300万美元以上)的利率水平小幅波动。
六、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
外汇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币汇率总体走升。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0%;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兑10.666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贬值3.75%;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100日元兑6.4064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2.44%。汇改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
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联动关系明显。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达7.3046元,最低为7.8135元。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242个交易日,其中人民币汇率有151个交易日升值、91个交易日贬值。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2007年,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形势,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引导信贷结构优化,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快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一、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一是加大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力度。二是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三是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四是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五是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2007年先后10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2008年1月25日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一般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此外,继续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二、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全年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总体来看,利率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一是融资成本上升,有利于金融机构和各类经济主体适当衡量风险,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二是连续多次加息,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调节和稳定通胀预期。居民对存款利率的认可程度逐季提高。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同时,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投放,加大对"三农"、就业、助学、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信贷支持,积极扩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对商业性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提高了第二套以上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四、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四家改制银行全部实现了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基础性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论证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
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向国家开发银行注资200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继续深化内部改革,为进行全面改革创造条件。
此外,光大银行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资产质量、财务状况明显改善。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以省为单位组建统一法人机构、或由省级管理机构控股辖内县(市)农村信用社的现象。无论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还是组织形式选择,都应坚持市场主导原则,充分尊重股东和法人的自主选择权,防止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农村信用社兼并重组,避免把农村信用社法人层级越做越高。
专栏1: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综合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农业银行外部审计取得阶段性成果,资产评估和确权、法律尽职调查和不良资产摸底清查工作正在进行中。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资金支持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正向激励作用开始显现,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支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调整改革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将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坚持市场化筹资方向,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截至2007年末,农业发展银行已累计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6911亿元。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加快推动邮政储蓄改革。2007年末,邮政储蓄机构可自主运用资金达11800亿元。小额贷款组织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已成立7家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建立新的运作理念、经营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小额贷款组织的经营已基本适应农村个体经济和小规模农业经营分散、资金需求小等特点。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目前已有3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对激活当地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加大金融支农惠农政策力度,有效增加支农资金投入
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政策对扩大支农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截至2007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安排支农再贷款额度1288亿元,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1万亿元;同时加强了对支农再贷款额度的地区间调剂,现有支农再贷款额度的92%以上都安排用于西部地区和粮食及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对农村信用社实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进一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的运行模式。近五年来,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增幅为12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幅高25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16万亿元,户数超过7819万户,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数的73%。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贷款覆盖面处于较高水平。
三、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提高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水平,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已及时接入大额支付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其异地支付手段;将农村信用社纳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成立了全国性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中心,提高了资金清算能力。积极推动银行卡在农村使用,开展特色服务试点。2005年在贵州省首先实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开展了此项业务。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征信系统建设,实现了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联网运行。截至2007年末,存款和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已覆盖了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地区普遍能够享受到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基本金融服务。
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是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5月18日宣布,自5月21日起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二是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持有和使用外汇需要。将个人年度购汇总额从2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取消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额管理,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三是有序拓宽资本流出入渠道。年末宣布将QFII投资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和领域。四是加强和改进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管理。五是进一步丰富对外投资主体。9月29日,中国投资公司正式成立。
专栏2:关于"微观经济主体对汇率变动承受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大部分外贸企业基本适应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生产、经营、就业保持平稳,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调整能力和承受能力明显高于预期。与此同时,企业换汇成本持续下降,亏损面缩小,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和类型外贸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对以进口为主和持有外币负债的企业主要体现为汇兑收益,如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进口成本,增强该行业的盈利能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则会出现一定的汇兑损失,如电子信息业。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度对主要行业企业承受能力进行调查,监测跟踪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品牌建设。二、增强出口议价能力,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三、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四、进一步整合行业优势,有序推动区域转移。五、积极运用金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风险管理能力有所增强。
2008年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欧美等地流动性紧张可能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弱化相关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在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已经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多数企业预期未来出口利润和出口订单将有所减少,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以纺织业为例,在2007年第四季度对相关纺织企业的调查中,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居于"影响企业出口的主要因素"中的前几位。具体来讲,一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外需求增长减缓,消费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二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资源价格和运费上涨较快。三是,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的调整虽然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合理保护和利用国内环境资源,但同时也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出口市场的调整带来一定压力。四是,随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头的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力在不断增大。
在上述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应高度重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其经营决策的影响,更为积极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积极转换贸易发展模式,抓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企业对外议价能力。此外,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为外贸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金融环境。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
2007年,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债券发行情况良好,债券发行利率稳中趋升,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明显上移,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创新产品规模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继续推进。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主要融资工具融资总量4.97万亿元,分结构看,贷款融资继续居主导地位;股票融资占比明显上升;国债融资(不含特别国债发行)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下降较多。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利率水平波动上升,市场资金供给主体多元化
银行间回购、拆借市场交易活跃,日均交易额屡创历史新高,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交易主要集中于隔夜品种,资金需求呈现短期化趋势。资金主体融出、融入呈现资金供给主体多元化和外资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旺盛的特点。
利率衍生产品稳步发展,Shibor在利率衍生品交易定价中发挥重要作用。债券远期业务和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专栏3:Shibor在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地位初步建立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以下简称Shibor)从2007年1月4日开始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培育工作全面启动。Shibor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Shibor已经初步确立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3个月以内的短端Shibor充分反映了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市场代表性,与拆借、质押式回购(简称回购)利率高度相关;二是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稳定性不断增强;三是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交易不断扩大。
Shibor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2007年,银行间市场交易总量共计71.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2.2万亿元,涨幅达到82%。其中,拆借交易总量10.6万
国民经济仍可望保持较快增长,但随着国内外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增长可能高位趋稳并适度放缓。
CPI涨幅在上半年仍会保持在高位水平
央行实行从紧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稳妥运用利率工具,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对冲手段,继续增大弹性
建议加大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资源价格改革的作用。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进展。
亿元,较上年增长395%;回购交易总量44.1万亿元,增长68%,均创历史新高。有报价行参与的拆借交易占总量的94%,回购交易占80%。中长端拆借、回购交易共成交1904亿元,较上年增长101%,各关键期限点均有成交,弥补了货币市场中长端的交易空白。目前,Shibor与货币市场发展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格局。
Shibor在市场化产品定价中得到广泛运用。一是Shibor对债券产品定价的指导性持续增强。二是以Shibor为基准的金融创新产品成交活跃。三是票据转贴现、回购业务初步建立了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四是报价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已经不同程度地与Shibor结合。金融市场正在形成以Shibor为基准的定价群,各种利率之间的比价关系日趋合理、清晰。
Shibor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一是Shibor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利率市场化和国债等收益率曲线的建设。Shibor的建设,明确了利率市场化的方向,为存贷款利率改革提供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参照系。推进Shibor建设是现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二是Shibor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型。Shibor的推出,为商业银行的内外部定价提供了更好的基准,大大提高了其内外部定价的透明度,可以有力地促进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型,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从传统银行向现代化银行转变。三是Shibor推进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变。Shibor建设将进一步深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有利于完善以Shibor为核心的人民币市场利率体系,建立中央银行运用价格手段调控Shibor,并通过Shibor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等微观主体行为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进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
受新股特别是大盘股发行集中验资等因素影响,2007年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大,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引导下总体呈上升态势,特别是下半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最高点出现在10月份。
(二)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活跃,债券发行利率逐步走高
200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活跃,累计成交15.6万亿元;日均成交627亿元,居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53.4%。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1201亿元。银行间现券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是主要的净买入方,其他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净卖出方。
债券一级市场融资活跃。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总体呈下行趋势。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上行。债券市场发行利率逐步走高。
(三)票据融资增速趋缓
商业汇票累计签发5.87万亿元,同比增长8.13%;贴现累计10.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07%;再贴现累计138.22亿元,同比增加98.35亿元。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6%;贴现余额1.28万亿元,同比下降25.61%;再贴现余额57.43亿元,同比增加39.20亿元。
票据业务大幅波动,贴现业务增长速度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四)股票指数快速上涨,股票交易和融资创历史最高水平,基金市场快速发展
股票市场交易活跃,投资者投资股票基金市场意愿较强。2007年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4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日均成交1903亿元,同比增长4.1倍;全年新增投资者开户数6050万户,同比增长10.5倍。
2007年除5月末到7月下旬以及年末股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外,其余时间股票指数总体快速上行,并在10月16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上证综指6124点,比年初上涨3449点)。2007年末,上证、深证综合指数分别为5262点和1447点,比年初增长97%和163%,沪市A股静态市盈率59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85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52.4%。其中,A股融资(含配股、增发)7521亿元,同比增长2.1倍,占全部融资的88.3%。
基金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7年末证券投资基金达346只,比上年末增加45只;基金份额达2.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亿元,增长2.7倍;基金总资产净值3.3万亿元,同比增长3倍。
(五)保险业资产快速增长,结构变化明显
保险业继续稳步发展,总资产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07年末,我国保险业总资产2.9万亿元,增长47%,达历史最高增长水平。2007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投资类资产特别是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增长较快。2007年末投资类资产同比增长71.3%,占比接近七成。
(六)外汇市场稳步发展,人民币掉期交易活跃
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询价交易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外汇市场会员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掉期交易活跃,成交量大大超过远期交易。外币对交易量稳定增长。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
(一)大力加强银行间市场基础性建设工作
一是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规定》,二是新修订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三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
(二)稳步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
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方式分别对基础资产池信息披露和资产支持证券质押式回购作出了规定,为防范风险和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截至2007年底,我国在银行间市场实际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总额约为363亿元。
(三)进一步丰富金融衍生产品
在银行间市场推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和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2007年9月推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2007年8月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适用于中、长期汇率风险管理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并于12月10日正式上线交易,进一步丰富了外汇衍生产品种类,满足境内经济主体管理风险的需求。
(四)加强股票和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建设
发布新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实施办法(试行)》,试行《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和《市场操纵认定办法》。此外,初步建立了股票、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制度,改革证券执法体制,设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稽查办公室和稽查总队,建立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稽查体制,进一步增强了稽查力量。
(五)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建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发布《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和《保险资产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引》等文件。推动重点业务发展,规范养老保险业务,促进养老保险专业化发展,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权益。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全球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波影响,美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元区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日本经济增长有所减缓,但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1月29日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4.9%,比2007年10月的预测值高0.2个百分点,比2006年实际增长减缓0.1个百分点。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加快,消费需求较旺,居民收入、企业利润与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贸易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等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4.7万亿元,增长11.4%,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一)消费增速平稳,投资增速仍在高位,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国内消费需求较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速比上年高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年高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等因素带动市场销售较快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万亿元,增长24.8%,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快于第二、三产业。分地区看,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贸易顺差继续扩大。2007年,进出口总额为2.2万亿美元,增长23.5%。2007年,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生产加快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万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1万亿元,增长13.4%,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比上年增产70亿斤,增长0.7%。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8.5%。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总体良好。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8.5%,比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与上年持平。
(三)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较快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持续扩大。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从消费品和服务分类看,消费品价格涨幅扩大,服务价格基本稳定。
工业品价格呈现前期涨势平稳,后期涨幅明显扩大的态势。进、出口价格上涨较快,进口价格涨幅高于出口价格。2007年12月,进口价格同比上涨8%,出口价格同比上涨6.6%。
劳动报酬快速增长,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1839元,同比增长19%。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均工资为1015元,同比增长11.8%。
GDP缩减指数持续上升。2007年我国GDP名义增长率为17.0%,实际增长率为11.4%,GDP缩减指数为5.6%,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
专栏4:深入分析价格上涨机理,提高调控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通胀形成机理更加复杂,比较突出的因素包括:一是随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部输入因素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增大。二是猪肉等重要商品价格受供给约束影响上涨较快。三是要素价格趋向上涨,从成本方面推动物价上升。此外,资源性产品调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价上涨。由于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有必要考虑不同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合理运用需求、供给等政策组合,区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工具的作用,合理引导公众预期,需要测算与总需求联系比较紧密、能够反映价格长期变动趋势的价格指数。目前,通过剔除食品、能源等波动性大、季节性强以及具有政府定价性质的商品编制核心CPI以反映消费价格变动的中长期趋势,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考虑到我国居民消费中食品所占比重较高,且食品价格也部分受到需求影响,全部扣除食品的方式不尽合理,因此可扣除CPI中受季节、气候以及国际因素影响较大的未加工食品及能源产品测算我国的基准消费价格指数。同时,考虑到消费在我国总需求中占比仍相对较低,仅使用居民消费价格以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尚嫌不足,因此在测算基准消费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还有必要测算能够覆盖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领域价格变动的基准综合价格指数。此外还应注意到,惯常使用的同比价格指数受基期和翘尾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反映价格动态变化方面比较滞后。还应重视使用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价格指数,以便于准确把握价格变动趋势,提高和深化对价格动态的监测与认识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密切关注价格基本走势变化,科学把握政策调控的时机和力度,合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化为明显通货膨胀。
(四)财政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2007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48177亿元,同比增长33.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8.8个百分点。
2007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支出37085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和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增长较快。
(五)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
2007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大额"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较快增长,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依然是主要贡献因素。
截至2007年9月末,外债余额345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7%。
(六)行业分析
2007年,主要工业行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效益增幅均保持两位数以上水平。行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1.房地产行业
2007年,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大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抑制投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措施。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开发结构优化。住房需求依然旺盛。商品房竣工增速仍然低于销售增速,但施工面积增长较快。
房屋销售价格全年上涨势头依然较猛,但年末出现放缓迹象。
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全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第四季度增速已明显减缓。
2.电力行业
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仍然存在着电源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煤电之争"更是折射出我国能源价格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立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把发展重点从产能扩张转移到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上,将是电力行业发展在一段时期内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需求驱动下,发电量高速增长,发电装机和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
电力行业盈利水平较高,但利润增幅有所下降。
如何建立合理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应予以高度关注。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国际经济金融趋势展望
全球经济扩张开始有所放缓,但总体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健。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会进一步降低发达经济体的内需,并明显波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中央银行面临在抑制通胀和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中做出选择的两难局面,货币政策的决策难度不断加大。
为应对次贷风波,美联储连续降息,美元相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持续贬值,美元贬值加大了欧元等主要货币的升值压力,欧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重新抬头。此外,美欧等国还加强了对新兴经济体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防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全球失衡的有序调整带来不利影响。
二、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国民经济仍可望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可能高位趋稳并适度放缓。
投资增长过快势头有望缓解,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受外部需求增长趋弱等因素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将受到一定抑制。但产业升级和转型、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提高住房保障等客观上都会产生投资需求,加之各地发展热情较高,且企业和金融机构效益明显改善,投融资行为之间相互加强、互相推动的自我膨胀风险依然较大,投资仍将保持相对较快增长。
消费需求稳中趋升。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着力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消费倾向的各项政策正在逐步发挥效应,加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约束逐步增强,劳动者收入趋于增加,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较为乐观。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居民消费意愿有望进一步增强。但也要注意到,价格上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
贸易顺差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但增速可望逐步放缓。总体看,虽然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贸易顺差增速有趋缓的可能性,但在国际分工格局调整、国内储蓄率较高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背景下,贸易顺差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本次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更加复杂,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以及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等因素对价格产生了叠加影响,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也在短期内对价格上涨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总体看,未来一段时期通货膨胀仍有可能维持较高水平。一是外部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等因素对价格形成的冲击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是通胀预期较强。此外,受翘尾因素影响,即使没有任何新涨价因素,2008年特别是上半年的同比CPI也会处在较高的水平上。当前既要合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抑制总需求膨胀,也有必要继续加强供给管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价格偏高有国际价格传导和国内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态势尚未根本缓解,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三、2008年货币政策取向
央行将认真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预见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注重引导预期,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综合运用对冲措施,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
继续搭配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控制金融机构贷款扩张的能力。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确定工具组合方式和对冲力度,提高对冲效率。
(二)合理运用价格型工具实施调控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稳妥运用利率工具,发挥其在抑制需求膨胀、稳定通胀预期中的作用。同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完善贴现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三)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平衡增长中的作用。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增加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推动外汇市场发展,鼓励商业银行为不同需求的企业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汇率避险产品。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投资体系。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强化监测和预警。
(四)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
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政策管理和风险防范,合理摆布资金投放结构、进度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信贷支农,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密切关注我国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引导金融机构及时掌握灾区信贷需求状况,优先保证灾区支农贷款、助学贷款、下岗职工小额贷款、农民工贷款等信贷需求,加强贷款用途和投向监控管理。深入落实房地产信贷调控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转换盈利模式。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
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改善金融资产结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行业自律,增加市场透明度,强化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切实强化市场监管和市场风险防范,处理好市场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交叉融合的趋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金融市场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联动性建设,推动各类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继续推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改制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分支机构和基层改革。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扎实、稳妥地推进中国农业银行改革。继续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改制工作,继续研究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问题。
(七)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
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创新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分步实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加强外汇市场基础建设,进一步改进货币兑换服务。积极支持境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稳步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加强对银行外汇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健全银行自身外汇收支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的动态监管和事后核查,规范个人外汇收支管理,继续加强银行短期外债指标管理,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同时,推动外汇管理法规和行政能力建设。
对冲流动性及加强信贷调控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主要是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必须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促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金融平稳运行。在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加快的势头有所减缓,但扩张压力仍然较大。
一、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年末高位回落
2007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40.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高3.5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低0.6个百分点。全年累计现金净投放330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62亿元。
上半年,在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偏多的背景下,M2增速呈现较快上升势头,7月末达到年内最高点后持续高位运行,年末受新股发行出现空档、同业存款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明显回落。2007年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多,M1增速比上年明显加快,全年维持高位运行态势,年末M1增速比M2增速高4.3个百分点,反映出银行体系资金的流动性不断增强。
二、金融机构存款平稳增长,活期化趋势明显
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年低0.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3万亿元,同比多增3356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1%,比年初增加5.4万亿元,同比多增4599亿元;外汇存款余额1599亿美元,同比下降0.9%。
从人民币存款的部门分布看,居民户存款增加明显放缓,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较多。与资本市场活跃、通胀预期上升相适应,居民和企业存款继续呈现活期化态势。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偏快,居民户贷款增加较多
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年高1.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9万亿元。
从人民币贷款的部门投向上看,居民户贷款增速明显快于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分机构看,2007年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普遍多增。
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2007年,主要金融机构投向这三大行业的分别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33.2%、13.9%和7.5%。
四、扣除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因素后,基础货币增长平稳
2007年末,基础货币余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年初增加2.37万亿元,同比多增1.03万亿元。2007年末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为3.97,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2007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5%,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趋于上行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持续走高。第四季度1年(含)以内、1-3年(含)、3-5年(含)和5年以上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93%、8.07%、7.62%和7.35%,比上季度分别提高0.43、0.27、0.19和0.19个百分点,比第一季度分别提高1.07、1.03、0.83和0.7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存款利率总体上升。单笔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逐季上升。境内外币贷款、大额存款(300万美元以上)的利率水平小幅波动。
六、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
外汇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币汇率总体走升。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0%;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兑10.666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贬值3.75%;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100日元兑6.4064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2.44%。汇改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
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联动关系明显。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达7.3046元,最低为7.8135元。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242个交易日,其中人民币汇率有151个交易日升值、91个交易日贬值。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2007年,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形势,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引导信贷结构优化,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快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一、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一是加大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力度。二是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三是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四是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五是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2007年先后10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2008年1月25日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一般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此外,继续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二、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全年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总体来看,利率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一是融资成本上升,有利于金融机构和各类经济主体适当衡量风险,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二是连续多次加息,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调节和稳定通胀预期。居民对存款利率的认可程度逐季提高。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同时,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投放,加大对"三农"、就业、助学、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信贷支持,积极扩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对商业性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提高了第二套以上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四、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四家改制银行全部实现了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基础性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论证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
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向国家开发银行注资200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继续深化内部改革,为进行全面改革创造条件。
此外,光大银行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资产质量、财务状况明显改善。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以省为单位组建统一法人机构、或由省级管理机构控股辖内县(市)农村信用社的现象。无论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还是组织形式选择,都应坚持市场主导原则,充分尊重股东和法人的自主选择权,防止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农村信用社兼并重组,避免把农村信用社法人层级越做越高。
专栏1: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综合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农业银行外部审计取得阶段性成果,资产评估和确权、法律尽职调查和不良资产摸底清查工作正在进行中。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资金支持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正向激励作用开始显现,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支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调整改革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将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坚持市场化筹资方向,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截至2007年末,农业发展银行已累计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6911亿元。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加快推动邮政储蓄改革。2007年末,邮政储蓄机构可自主运用资金达11800亿元。小额贷款组织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已成立7家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建立新的运作理念、经营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小额贷款组织的经营已基本适应农村个体经济和小规模农业经营分散、资金需求小等特点。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目前已有3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对激活当地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加大金融支农惠农政策力度,有效增加支农资金投入
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政策对扩大支农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截至2007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安排支农再贷款额度1288亿元,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1万亿元;同时加强了对支农再贷款额度的地区间调剂,现有支农再贷款额度的92%以上都安排用于西部地区和粮食及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对农村信用社实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进一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的运行模式。近五年来,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增幅为12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幅高25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16万亿元,户数超过7819万户,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数的73%。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贷款覆盖面处于较高水平。
三、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提高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水平,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已及时接入大额支付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其异地支付手段;将农村信用社纳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成立了全国性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中心,提高了资金清算能力。积极推动银行卡在农村使用,开展特色服务试点。2005年在贵州省首先实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开展了此项业务。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征信系统建设,实现了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联网运行。截至2007年末,存款和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已覆盖了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地区普遍能够享受到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基本金融服务。
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是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5月18日宣布,自5月21日起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二是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持有和使用外汇需要。将个人年度购汇总额从2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取消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额管理,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三是有序拓宽资本流出入渠道。年末宣布将QFII投资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和领域。四是加强和改进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管理。五是进一步丰富对外投资主体。9月29日,中国投资公司正式成立。
专栏2:关于"微观经济主体对汇率变动承受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大部分外贸企业基本适应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生产、经营、就业保持平稳,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调整能力和承受能力明显高于预期。与此同时,企业换汇成本持续下降,亏损面缩小,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和类型外贸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对以进口为主和持有外币负债的企业主要体现为汇兑收益,如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进口成本,增强该行业的盈利能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则会出现一定的汇兑损失,如电子信息业。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度对主要行业企业承受能力进行调查,监测跟踪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品牌建设。二、增强出口议价能力,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三、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四、进一步整合行业优势,有序推动区域转移。五、积极运用金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风险管理能力有所增强。
2008年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欧美等地流动性紧张可能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弱化相关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在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已经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多数企业预期未来出口利润和出口订单将有所减少,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以纺织业为例,在2007年第四季度对相关纺织企业的调查中,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居于"影响企业出口的主要因素"中的前几位。具体来讲,一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外需求增长减缓,消费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二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资源价格和运费上涨较快。三是,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的调整虽然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合理保护和利用国内环境资源,但同时也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出口市场的调整带来一定压力。四是,随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头的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力在不断增大。
在上述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应高度重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其经营决策的影响,更为积极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积极转换贸易发展模式,抓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企业对外议价能力。此外,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为外贸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金融环境。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
2007年,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债券发行情况良好,债券发行利率稳中趋升,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明显上移,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创新产品规模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继续推进。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主要融资工具融资总量4.97万亿元,分结构看,贷款融资继续居主导地位;股票融资占比明显上升;国债融资(不含特别国债发行)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下降较多。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利率水平波动上升,市场资金供给主体多元化
银行间回购、拆借市场交易活跃,日均交易额屡创历史新高,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交易主要集中于隔夜品种,资金需求呈现短期化趋势。资金主体融出、融入呈现资金供给主体多元化和外资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旺盛的特点。
利率衍生产品稳步发展,Shibor在利率衍生品交易定价中发挥重要作用。债券远期业务和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专栏3:Shibor在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地位初步建立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以下简称Shibor)从2007年1月4日开始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培育工作全面启动。Shibor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Shibor已经初步确立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3个月以内的短端Shibor充分反映了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市场代表性,与拆借、质押式回购(简称回购)利率高度相关;二是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稳定性不断增强;三是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交易不断扩大。
Shibor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2007年,银行间市场交易总量共计71.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2.2万亿元,涨幅达到82%。其中,拆借交易总量10.6万
国民经济仍可望保持较快增长,但随着国内外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增长可能高位趋稳并适度放缓。
CPI涨幅在上半年仍会保持在高位水平
央行实行从紧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稳妥运用利率工具,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对冲手段,继续增大弹性
建议加大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资源价格改革的作用。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进展。
亿元,较上年增长395%;回购交易总量44.1万亿元,增长68%,均创历史新高。有报价行参与的拆借交易占总量的94%,回购交易占80%。中长端拆借、回购交易共成交1904亿元,较上年增长101%,各关键期限点均有成交,弥补了货币市场中长端的交易空白。目前,Shibor与货币市场发展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格局。
Shibor在市场化产品定价中得到广泛运用。一是Shibor对债券产品定价的指导性持续增强。二是以Shibor为基准的金融创新产品成交活跃。三是票据转贴现、回购业务初步建立了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四是报价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已经不同程度地与Shibor结合。金融市场正在形成以Shibor为基准的定价群,各种利率之间的比价关系日趋合理、清晰。
Shibor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一是Shibor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利率市场化和国债等收益率曲线的建设。Shibor的建设,明确了利率市场化的方向,为存贷款利率改革提供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参照系。推进Shibor建设是现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二是Shibor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型。Shibor的推出,为商业银行的内外部定价提供了更好的基准,大大提高了其内外部定价的透明度,可以有力地促进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型,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从传统银行向现代化银行转变。三是Shibor推进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变。Shibor建设将进一步深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有利于完善以Shibor为核心的人民币市场利率体系,建立中央银行运用价格手段调控Shibor,并通过Shibor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等微观主体行为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进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
受新股特别是大盘股发行集中验资等因素影响,2007年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大,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引导下总体呈上升态势,特别是下半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最高点出现在10月份。
(二)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活跃,债券发行利率逐步走高
200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活跃,累计成交15.6万亿元;日均成交627亿元,居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53.4%。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1201亿元。银行间现券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是主要的净买入方,其他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净卖出方。
债券一级市场融资活跃。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总体呈下行趋势。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上行。债券市场发行利率逐步走高。
(三)票据融资增速趋缓
商业汇票累计签发5.87万亿元,同比增长8.13%;贴现累计10.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07%;再贴现累计138.22亿元,同比增加98.35亿元。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6%;贴现余额1.28万亿元,同比下降25.61%;再贴现余额57.43亿元,同比增加39.20亿元。
票据业务大幅波动,贴现业务增长速度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四)股票指数快速上涨,股票交易和融资创历史最高水平,基金市场快速发展
股票市场交易活跃,投资者投资股票基金市场意愿较强。2007年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4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日均成交1903亿元,同比增长4.1倍;全年新增投资者开户数6050万户,同比增长10.5倍。
2007年除5月末到7月下旬以及年末股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外,其余时间股票指数总体快速上行,并在10月16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上证综指6124点,比年初上涨3449点)。2007年末,上证、深证综合指数分别为5262点和1447点,比年初增长97%和163%,沪市A股静态市盈率59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85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52.4%。其中,A股融资(含配股、增发)7521亿元,同比增长2.1倍,占全部融资的88.3%。
基金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7年末证券投资基金达346只,比上年末增加45只;基金份额达2.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亿元,增长2.7倍;基金总资产净值3.3万亿元,同比增长3倍。
(五)保险业资产快速增长,结构变化明显
保险业继续稳步发展,总资产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07年末,我国保险业总资产2.9万亿元,增长47%,达历史最高增长水平。2007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投资类资产特别是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增长较快。2007年末投资类资产同比增长71.3%,占比接近七成。
(六)外汇市场稳步发展,人民币掉期交易活跃
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询价交易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外汇市场会员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掉期交易活跃,成交量大大超过远期交易。外币对交易量稳定增长。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
(一)大力加强银行间市场基础性建设工作
一是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规定》,二是新修订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三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
(二)稳步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
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方式分别对基础资产池信息披露和资产支持证券质押式回购作出了规定,为防范风险和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截至2007年底,我国在银行间市场实际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总额约为363亿元。
(三)进一步丰富金融衍生产品
在银行间市场推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和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2007年9月推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2007年8月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适用于中、长期汇率风险管理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并于12月10日正式上线交易,进一步丰富了外汇衍生产品种类,满足境内经济主体管理风险的需求。
(四)加强股票和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建设
发布新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实施办法(试行)》,试行《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和《市场操纵认定办法》。此外,初步建立了股票、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制度,改革证券执法体制,设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稽查办公室和稽查总队,建立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稽查体制,进一步增强了稽查力量。
(五)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建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发布《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和《保险资产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引》等文件。推动重点业务发展,规范养老保险业务,促进养老保险专业化发展,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权益。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全球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波影响,美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元区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日本经济增长有所减缓,但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1月29日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4.9%,比2007年10月的预测值高0.2个百分点,比2006年实际增长减缓0.1个百分点。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加快,消费需求较旺,居民收入、企业利润与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贸易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等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4.7万亿元,增长11.4%,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一)消费增速平稳,投资增速仍在高位,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国内消费需求较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速比上年高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年高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等因素带动市场销售较快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万亿元,增长24.8%,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快于第二、三产业。分地区看,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贸易顺差继续扩大。2007年,进出口总额为2.2万亿美元,增长23.5%。2007年,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生产加快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万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1万亿元,增长13.4%,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比上年增产70亿斤,增长0.7%。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8.5%。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总体良好。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8.5%,比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与上年持平。
(三)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较快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持续扩大。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从消费品和服务分类看,消费品价格涨幅扩大,服务价格基本稳定。
工业品价格呈现前期涨势平稳,后期涨幅明显扩大的态势。进、出口价格上涨较快,进口价格涨幅高于出口价格。2007年12月,进口价格同比上涨8%,出口价格同比上涨6.6%。
劳动报酬快速增长,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1839元,同比增长19%。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均工资为1015元,同比增长11.8%。
GDP缩减指数持续上升。2007年我国GDP名义增长率为17.0%,实际增长率为11.4%,GDP缩减指数为5.6%,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
专栏4:深入分析价格上涨机理,提高调控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通胀形成机理更加复杂,比较突出的因素包括:一是随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部输入因素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增大。二是猪肉等重要商品价格受供给约束影响上涨较快。三是要素价格趋向上涨,从成本方面推动物价上升。此外,资源性产品调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价上涨。由于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有必要考虑不同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合理运用需求、供给等政策组合,区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工具的作用,合理引导公众预期,需要测算与总需求联系比较紧密、能够反映价格长期变动趋势的价格指数。目前,通过剔除食品、能源等波动性大、季节性强以及具有政府定价性质的商品编制核心CPI以反映消费价格变动的中长期趋势,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考虑到我国居民消费中食品所占比重较高,且食品价格也部分受到需求影响,全部扣除食品的方式不尽合理,因此可扣除CPI中受季节、气候以及国际因素影响较大的未加工食品及能源产品测算我国的基准消费价格指数。同时,考虑到消费在我国总需求中占比仍相对较低,仅使用居民消费价格以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尚嫌不足,因此在测算基准消费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还有必要测算能够覆盖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领域价格变动的基准综合价格指数。此外还应注意到,惯常使用的同比价格指数受基期和翘尾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反映价格动态变化方面比较滞后。还应重视使用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价格指数,以便于准确把握价格变动趋势,提高和深化对价格动态的监测与认识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密切关注价格基本走势变化,科学把握政策调控的时机和力度,合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化为明显通货膨胀。
(四)财政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2007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48177亿元,同比增长33.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8.8个百分点。
2007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支出37085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和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增长较快。
(五)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
2007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大额"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较快增长,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依然是主要贡献因素。
截至2007年9月末,外债余额345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7%。
(六)行业分析
2007年,主要工业行业生产继续较快增长,效益增幅均保持两位数以上水平。行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1.房地产行业
2007年,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大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抑制投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措施。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开发结构优化。住房需求依然旺盛。商品房竣工增速仍然低于销售增速,但施工面积增长较快。
房屋销售价格全年上涨势头依然较猛,但年末出现放缓迹象。
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全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第四季度增速已明显减缓。
2.电力行业
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仍然存在着电源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煤电之争"更是折射出我国能源价格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立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把发展重点从产能扩张转移到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上,将是电力行业发展在一段时期内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需求驱动下,发电量高速增长,发电装机和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
电力行业盈利水平较高,但利润增幅有所下降。
如何建立合理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应予以高度关注。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国际经济金融趋势展望
全球经济扩张开始有所放缓,但总体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健。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会进一步降低发达经济体的内需,并明显波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中央银行面临在抑制通胀和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中做出选择的两难局面,货币政策的决策难度不断加大。
为应对次贷风波,美联储连续降息,美元相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持续贬值,美元贬值加大了欧元等主要货币的升值压力,欧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重新抬头。此外,美欧等国还加强了对新兴经济体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防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全球失衡的有序调整带来不利影响。
二、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国民经济仍可望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可能高位趋稳并适度放缓。
投资增长过快势头有望缓解,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受外部需求增长趋弱等因素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将受到一定抑制。但产业升级和转型、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提高住房保障等客观上都会产生投资需求,加之各地发展热情较高,且企业和金融机构效益明显改善,投融资行为之间相互加强、互相推动的自我膨胀风险依然较大,投资仍将保持相对较快增长。
消费需求稳中趋升。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着力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消费倾向的各项政策正在逐步发挥效应,加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约束逐步增强,劳动者收入趋于增加,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较为乐观。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居民消费意愿有望进一步增强。但也要注意到,价格上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
贸易顺差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但增速可望逐步放缓。总体看,虽然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贸易顺差增速有趋缓的可能性,但在国际分工格局调整、国内储蓄率较高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背景下,贸易顺差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本次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更加复杂,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以及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等因素对价格产生了叠加影响,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也在短期内对价格上涨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总体看,未来一段时期通货膨胀仍有可能维持较高水平。一是外部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等因素对价格形成的冲击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是通胀预期较强。此外,受翘尾因素影响,即使没有任何新涨价因素,2008年特别是上半年的同比CPI也会处在较高的水平上。当前既要合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抑制总需求膨胀,也有必要继续加强供给管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价格偏高有国际价格传导和国内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态势尚未根本缓解,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三、2008年货币政策取向
央行将认真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预见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注重引导预期,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综合运用对冲措施,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
继续搭配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控制金融机构贷款扩张的能力。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确定工具组合方式和对冲力度,提高对冲效率。
(二)合理运用价格型工具实施调控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稳妥运用利率工具,发挥其在抑制需求膨胀、稳定通胀预期中的作用。同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完善贴现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三)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平衡增长中的作用。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增加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推动外汇市场发展,鼓励商业银行为不同需求的企业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汇率避险产品。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投资体系。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强化监测和预警。
(四)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
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政策管理和风险防范,合理摆布资金投放结构、进度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信贷支农,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密切关注我国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引导金融机构及时掌握灾区信贷需求状况,优先保证灾区支农贷款、助学贷款、下岗职工小额贷款、农民工贷款等信贷需求,加强贷款用途和投向监控管理。深入落实房地产信贷调控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转换盈利模式。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
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改善金融资产结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行业自律,增加市场透明度,强化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切实强化市场监管和市场风险防范,处理好市场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交叉融合的趋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金融市场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联动性建设,推动各类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继续推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改制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分支机构和基层改革。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扎实、稳妥地推进中国农业银行改革。继续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改制工作,继续研究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问题。
(七)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
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创新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分步实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加强外汇市场基础建设,进一步改进货币兑换服务。积极支持境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稳步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加强对银行外汇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健全银行自身外汇收支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的动态监管和事后核查,规范个人外汇收支管理,继续加强银行短期外债指标管理,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同时,推动外汇管理法规和行政能力建设。
对冲流动性及加强信贷调控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主要是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必须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促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