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嫦娥一号组画之五 对话“嫦娥”


解读嫦娥一号组画之五 对话“嫦娥”
 一轮圆月,一轮几乎占满整个画面的圆月,让人联想到那月上柳梢儿的故乡美景,照在异乡,照在心田,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这就是国际著名画家马永强(SiDiK W MARTowiDjojo智光)《嫦娥一号》组画之五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将在4月28、29日在北京京广中心3层宴会厅预展,30日在此公开由中经拍卖公司拍卖。
 

“嫦娥一号”组画之五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于发射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世界华人欢欣鼓舞。在东南亚第一大城市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国际著名画家、73岁高龄的旅印度尼西亚爱国华裔画家马永强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心情,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一个星期,精心创作出“嫦娥一号”组画《海外侨胞心向祖国--月球物语系列》,很快精心包装不远万里从印度尼西亚寄回祖国,向祖国和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只因联邦快递使命不达,致使包括“嫦娥一号”组画之五在内的三幅作品的捐赠计划被迫取消,2008年4月份将闪亮全场现身中经拍卖会。
《嫦娥一号》组画之五是一幅表现精神的抽象式作品。为了营造画面效果,画家用黑色的背景,使人感觉茫茫宇宙深处,浩渺幽远,神秘莫测。他充分利用彩墨画的艺术手法,将一轮明月描绘得浑圆而明亮。他展开想象的翅膀,营造万物生灵之光迸射,遨游于天上人间的浪漫气氛,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在灰蓝色调子的映衬中,显出几分神秘与抒情。作品虽然明显带有中国画传统轮廓造型的样式,但是却舒展自如,四周全部的墨色,造成一种柔中见刚的效果,也起到了调节画面韵律的作用。主题造型不拘泥于形似,随色彩变化勾线,只是感觉中的意象。这是画家对自然的真切感受是分不开。在异国他乡望明月,他感到故乡的遥远,感到故乡的月亮比哪儿的都圆。色彩斑斓的跳动,万众欢腾的热烈,是他创作时的深刻感受,也是他创作这幅作品的初衷。画面里着重刻画了月亮的圆,这是他用概括、象征的手法描写以求得其精神。相对严谨的造型更显得笔墨放松的趣味,有种宇宙万象扑朔迷离的气氛。画家没有去刻意追求背景上是天空还是云朵,而是用黑色做底色,更加显得深邃而幽静的效果,从而和谐地营造出了画家内心想象的嫦娥奔月如仙如幻的梦境。画面有几点反差极大的亮色,正如舒缓节奏中的华彩,一下子使节奏跳动,令人想象,催人振奋。画面上一些斑纹的处理方法,不仅画出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的影儿,而且让人有充分想象的空间。作品中色彩与粗线的变化运用,色彩的夸张、物象的变形产生的张力,以及特技产生的效果,多种手段的并用,“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大大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画家继承传统的中国画的审美形式,但却又结合西洋画法的色彩运用,不用明显的线条勾勒,只用彩墨涂抹,使作品画面上的这轮明月经过黑白灰处理,丰富了层次,条理更清晰,内蕴更深刻,营造那种迷离、虚幻的情境,以便更好地表现一种遥远的祝福、美好的回忆与祈祷的韵意,凝结着画家深深的感情--对故乡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画出了月亮美的内涵、美的形式,更是对祖国科技进步的热情歌颂。
为祝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一立意,画家根据构图、意境的需要,积极营造心中的意象,在构图、用笔、用墨上大胆而率直,大胆而夸张,他灵活运用积彩法,在一种色彩未干时立刻注入另外的颜色,以求得融合变化的气象,实现营造画面气氛,表现一种精神感觉,在点、线、色的交叉交融中增强画面表现力,构成了这幅作品独特而优美的审美韵味。一轮皎洁的明月背后隐约可见传说中嫦娥的影子,甚至还有月兔、桂花树和“吴刚捧出桂花酒”的幻觉……这一切都是画家从小就从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那里听说过几百遍的故事,现在艺术地展现在他的作品里,寄托了他对日益强大的祖国的美好祝福。他1937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畦玛郎市,祖籍为福建省福清市,从小热爱并刻苦学习中国画,是享有“印尼绘画史上重要里程碑”、“印中两国文化大使”、“开辟了中国绘画国际地位新面貌”、“继赵无极、朱德群、张大千之后又一艺术高峰”等美誉的国际著名画家。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人民网书画名人。先后在中国、印尼、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17次画展,全球有400多家媒体做过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数次做视频专访,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也给予他以热情关注与鼓励。他用中国画传统的精神,结合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对自己感受的表现能力,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笔墨表现形式,让人在文化大背景下体味艺术最本体的东西-强烈的创造意识与能力,从而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先后被世界数十个国家博物馆和15个国家政要、8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老总收藏,市场行情一路飙升,而还在以“嫦娥一号”发射速度继续攀升。
马永强是一个情感丰富的画家,“嫦娥”组画之五就是一幅表现浪漫抒情意韵的作品。透过作品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美,这种美充分表达了他一贯崇尚和谐的善良愿望。今天他就是要以“嫦娥”组画系列寄托他的强国之梦。作为一个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了73年的老人,他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巨变对海外华人的巨大影响!以“嫦娥”命名,这是他对祖国、对民族、对文化、对科技的积极响应,它超越科学,回归心灵,超乎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嫦娥”组画以其本身负载的诗情画意,让世界人民在享受中国画,感受中国速度、中国能力、中国精神的同时,也圆了我们强国、富民、复兴、和谐的“中国梦”! (林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