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嫦娥一号组画之四 彩墨纷呈看“嫦娥”


解读嫦娥一号组画之四彩墨纷呈看“嫦娥”
国际著名画家、印尼华裔马永强(SiDiK W MARTowiDjojo智光)彩墨纸本《嫦娥一号组画--月球物语系列》之四长  厘米、宽  厘米,是一幅精美的彩墨画,也是一部史诗性的历史画卷。整个画面昂扬着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感染力和势不可挡的精神感召力。这是一幅典型的大画家的大题材与大手笔,带给我们震撼人心的艺术享受。此作将在4月28、29日在北京京广中心3层宴会厅预展,30日在此公开由中经拍卖公司拍卖。
                                                             

“嫦娥一号”组画之四
 
作品创作于2007年10月24日,中国政府宣布“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发射成功之际,是“嫦娥一号”6幅系列组画其中一幅,反映的是我国太平盛世科技进步的重大主题。只因联邦快递使命不达,导致作品捐赠国家有关部门的计划被逼取消,将于2008年4月现身中经国际拍卖会。这种特殊的经历更让作品披上厚厚的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加上众多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和社会艺术界的广泛关注,更使其身价倍增,对此众藏家早已是虎视眈眈垂涎三尺。
   “嫦娥一号”飞上天,中华儿女兴高采烈,作为一个身在异乡的爱国华人马永强更是心潮澎湃。73岁高龄的他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一个星期,激情创作“嫦娥一号”组画准备捐赠给祖国。画面上的月亮升上天空的情景,让观众看到他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苍茫的大地,浩瀚的宇宙,嫦娥一号成功飞上太空,飞向月亮身边,带去中华民族的千年梦幻,带去中华儿女的一片深情。为了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马永强采用明暗色彩的强烈对比,让蓝色的大海,与宇宙的空旷且泛滥着白色的时空,相成一种互相吸引相互拥抱天人合一的场景。作品使人深深感受到了一个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纪老人,身为异乡客不忘祖国母亲的一片赤子之心。1937年马永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畦玛郎市,祖籍为福建省福清市,从小热爱并刻苦学习中国画,是享有“印尼绘画史上重要里程碑”、“印中两国文化大使”、“开辟了中国绘画国际地位新面貌”、“继赵无极、朱德群、张大千之后又一艺术高峰”等美誉的国际著名画家。现担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人民网书画名人。先后在中国、印尼、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17次画展,全球有400多家媒体做过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数次做视频专访,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也给予马永强以热情关注与鼓励。他的作品不仅走红国内外市场,而且还被世界数十个国家博物馆和15个国家政要、8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老总收藏,市场行情一路飙升。
这幅彩墨画带有很浓厚的中西合璧的味道,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往画前一站就会被那鲜艳的色彩、神秘的物象、幻化的组合、独特的形式构成,以及膨胀着的饱满的情绪所震撼!传统的中国画讲究所谓“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不太重视色彩,用色彩也只不过是金碧、青绿、浅绛等寥寥的几种,带有浓厚的程式化和传统的教条主义。而马永强在嫦娥一号组画之四中,对于色彩的追求与运用,却非常超前和大胆。他作品中的墨只不过是色彩的一种,并没有占主导地位。作品色彩呈现“复合型”,既有西画的丰富、浓艳、真实,又有中国画的含蓄、和谐、浪漫,这些色彩有机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幻化成一种新鲜、热烈、绚丽、火爆的色彩,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又能感受到画家高昂的创作激情和饱满的诗意。在对彩与墨的关系控制中表达画家对祖国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发射成功后的激动不已的兴奋心情,他不求传统水墨的所谓美学规范,敢于打破传统艺术审美理念中“平淡含蓄”的艺术精神,在“似与不似”间游于心画,以浪漫主义手法书直抒情怀,表达了“气韵”在创作中的“物象”诗性功能。
画家将“嫦娥一号”组画定名为《月球物语系列》,是因为作品具有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贯注,将西方印象派与抽象派在色彩与构图方面的长处,融入到传统中国画中,既有中国画色彩斑斓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的浸沐,又有西洋画艺术光与色的交相辉映,泼墨泼彩,温暖明快,气势磅礴,和谐统一,是兼容了中西艺术的组装。品以艺术回应科学,充分体现了画家爱国情怀与高尚情操,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精神,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对中国绘画的酷爱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动力,以及外国绘画艺术特长的吸引。幻化的物象弥漫着一种真挚而饱满的心绪,显示一种神秘的意境和深沉的气韵及蓬勃的旋律,让人在和光的幻化组合中与之达成心灵上的感应。从构图与意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画家寻根中华笔墨,行中国“五色”、“五行”观念,把现代人的情感化解在无序的组合中,以当下信息工业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的生存理念颠覆传统精神的诉求,并借助气功内力行笔豪迈,运墨若龙,塑造了一个个奇幻多变、令人神往的彩墨世界。
洪蒙太荒、宇宙造化、阴阳太极之运动与相生的哲学思考,扩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作品独特的笔墨语言,向生命、生存、精神、环保、心理、灵魂等深层次溯源寻根,进而展现当代科技和当代人心灵深处的追求与梦想的上下求索,超越了古典意义上的“自我心性”架构,超越了形象题材的束缚,拓展了中国画语言体系和表现空间,为中国画艺术创作走向现代,实现当代中国画的体格转型,都是一份杰出的贡献。因此,“嫦娥一号”组画之五连同她的姊妹篇,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倍受广大观众、收藏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者林贵春系著名作家、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