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到6月1号了。对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这一天的到来,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变化,那就是媒体上已经说了很多的,有关环保购物袋取代塑料购物袋的转变。原因很容易理解:一个人买一次东西,也许用不了几个塑料袋,可是,成千上万的人,成百万上千万的人,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可能是几千次的购物,那塑料袋的用量,可就成了庞大的天文数字了。塑料袋不管是不是有毒有害,都有一个大麻烦:很难化解。
塑料袋子用起来是很方便,不管买什么东西往里面一扔,分门别类地提上就走了,回到家里,购物袋又成了垃圾袋,装满垃圾之后,一扔了之;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几年、十几年、二三十年下来,大家都很习惯了。尤其是有了大卖场这种商业形态之后,塑料购物袋和大卖场的消费,似乎成了绝佳的搭配。消费者习惯成了自然,没想过上大卖场去买东西,如果没有了塑料购物袋,会是个什么样子。
可是,塑料袋不管是提在手里当购物袋,还是装上垃圾,随手丢进垃圾筒里成了垃圾袋,这袋子只是不断地在变换用途,袋子还在,再旧再破,它都很难消失。现在,塑料袋每天的用量都很大,用过了用废了,它本身也成了垃圾了。日积月累的,风化不了、埋烂不了,这可怎么办呢?为了环保的考虑,只能舍弃这种在某个场合的某个环节还是挺好使的袋子了。一方面,这塑料袋不让用了;另一方面,买东西的时候,总得有袋子装吧?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不见得揣在兜里、拿在手上,往回搬吧。那就得另找一种环保的袋子,它要兼有提东西和不污染环境这两方面的作用。可是,有什么样的环保袋,能像塑料购物袋那么价廉呢?替代品的难就难在这儿了:它不能太贵了,否则得话,大卖场会觉得白送的成本太高;让消费者花钱买吧,也有个问题,本来人们上大卖场去,就觉得那里的东西便宜,如果再买个袋子,那点儿便宜就小了。很矛盾!大卖场因为大,就要拉住大家而不是少数人;消费者理解环保,也知道自己口袋里那点钱应该怎么用才实惠。环保也说了很多年了,环保的重要性不用再说了。当务之急,是找出一种又环保、又价廉、又好使的袋子来。这些年来,用惯了免费的塑料购物袋,大家都有了一种习惯和一种期望,就是:不管什么袋子,能让我把东西提回家,并且这袋子不花钱就成。
6月1号起停用塑料购物袋一事大家都知道了。有人翻出家里的旧衣服和旧袋子,改造改造,就成了适合大卖场用的购物袋了。但是,现在由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太高的缘故,很多人不太愿意动手做什么了,依赖性越来越强了:会做衣服的人,懒得做了,去买成衣了;会烧饭的人,懒得烧了,时不时地会买点现成的吃吃;满街的炸臭豆腐摊子,都挺火的,很多人连买盒臭豆腐回家炸一炸都嫌麻烦了。也因为消费者这种普遍心态,你让消费者在家用旧衣服或是别的什么袋子,比如说米袋子,或裁或缝地,做成购物袋,怕是做一两个还行,要经常做,人们的耐心可就有限了。
正是因为想到了人们购物的这种心理,想到了自己如果去大卖场买东西会怎么想,我觉得,替代塑料购物袋最好的思路,不是上面的这些想法和做法,而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做法。这个做法的总体思路就是:让广告发布者,为消费者的购物袋买单!灵感来自于看电视的启示。我们之所以可以整天在家里,没完没了地看着电视剧和纪实片,有一个支撑点,那就是电视节目的前后和中间,插的那些广告的发布者,为我们买了电视节目播出的单。观众中的一些人,看到电视广告以后,去买了广告发布者的东西,或是接受了他们的服务,这样,大家都得益了。电视台得了广告费,可以不断地做新节目;广告发布者,虽花钱做了广告,可由此吸引来了客户,客户来了,就会赚到钱,那点广告费就成了他们赚到的钱的零头了;观众也就乐得个免费看电视了。
这种做法,当然不止是电视台可以操作了,我们的购物袋完全也可以走这个路子的,套路是一样的。需要在原来的大卖场和顾客之间,引进电视台那样的广告发布者;世界之名或是国内知名的大商家、大企业,都可以在这个消费者众多的领域,大做广告,在环保购物袋上做广告,比如在纸袋和布袋上做广告。而大卖场,既可以不特定地给购物者赠送环保袋,也可以把袋子送给特定的消费者,比如,买了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或是买够了一定数额商品的消费者。其道理,就像我们在一些展销会的场合,比如,房展会的场合,免费领到广告伞或是广告袋的道理一样。你提着这些广告袋子一走,自己记住了那个品牌和那个生产商、销售商,别人也看到了,也记住了同样的东西和企业。布袋子用脏了,扔进洗衣机里,洗过了还可以再用,广告的效应得以不断地再现。一个商家当然没有这样大包大揽的能力了,可商家多了,袋子也就多了。之前,我们买冷饮的时候,已经体验过了“和路雪”送给我们的广告袋;我们也看到过“伊利”的冷饮广告袋。其它的产品,也都可以跟着这么做。如果有实力的大企业,广告投入大的企业,都看好购物袋上的广告的话,顾客就不愁没有环保购物袋了。大卖场有了免费的袋子,广告发布者有了发布广告的新途径,消费者不用为购物袋的收费而发愁了,国家也有了广告税收上的收益,真是四全其美的好事!
我这个想法非常可行,对大家都有好处,操作起来也很方便,但愿能够尽早地开始落实。我希望看到的是:从6月1号开始,人们到大卖场去买东西的时候,感觉的只是袋子变了,塑料袋成了布袋、纸袋等环保袋了,其它方面,没什么变化。当然,我这里主要说的是大卖场,其实,在农副产品市场,或是其它的市场,也可以有这种做法。
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能是只想着把那些歧路堵上,更正确的思路是:在堵上的同时,另外开一条新路,开一条让大家走着没有太大影响,走着也更顺畅的路。
塑料袋子用起来是很方便,不管买什么东西往里面一扔,分门别类地提上就走了,回到家里,购物袋又成了垃圾袋,装满垃圾之后,一扔了之;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几年、十几年、二三十年下来,大家都很习惯了。尤其是有了大卖场这种商业形态之后,塑料购物袋和大卖场的消费,似乎成了绝佳的搭配。消费者习惯成了自然,没想过上大卖场去买东西,如果没有了塑料购物袋,会是个什么样子。
可是,塑料袋不管是提在手里当购物袋,还是装上垃圾,随手丢进垃圾筒里成了垃圾袋,这袋子只是不断地在变换用途,袋子还在,再旧再破,它都很难消失。现在,塑料袋每天的用量都很大,用过了用废了,它本身也成了垃圾了。日积月累的,风化不了、埋烂不了,这可怎么办呢?为了环保的考虑,只能舍弃这种在某个场合的某个环节还是挺好使的袋子了。一方面,这塑料袋不让用了;另一方面,买东西的时候,总得有袋子装吧?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不见得揣在兜里、拿在手上,往回搬吧。那就得另找一种环保的袋子,它要兼有提东西和不污染环境这两方面的作用。可是,有什么样的环保袋,能像塑料购物袋那么价廉呢?替代品的难就难在这儿了:它不能太贵了,否则得话,大卖场会觉得白送的成本太高;让消费者花钱买吧,也有个问题,本来人们上大卖场去,就觉得那里的东西便宜,如果再买个袋子,那点儿便宜就小了。很矛盾!大卖场因为大,就要拉住大家而不是少数人;消费者理解环保,也知道自己口袋里那点钱应该怎么用才实惠。环保也说了很多年了,环保的重要性不用再说了。当务之急,是找出一种又环保、又价廉、又好使的袋子来。这些年来,用惯了免费的塑料购物袋,大家都有了一种习惯和一种期望,就是:不管什么袋子,能让我把东西提回家,并且这袋子不花钱就成。
6月1号起停用塑料购物袋一事大家都知道了。有人翻出家里的旧衣服和旧袋子,改造改造,就成了适合大卖场用的购物袋了。但是,现在由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太高的缘故,很多人不太愿意动手做什么了,依赖性越来越强了:会做衣服的人,懒得做了,去买成衣了;会烧饭的人,懒得烧了,时不时地会买点现成的吃吃;满街的炸臭豆腐摊子,都挺火的,很多人连买盒臭豆腐回家炸一炸都嫌麻烦了。也因为消费者这种普遍心态,你让消费者在家用旧衣服或是别的什么袋子,比如说米袋子,或裁或缝地,做成购物袋,怕是做一两个还行,要经常做,人们的耐心可就有限了。
正是因为想到了人们购物的这种心理,想到了自己如果去大卖场买东西会怎么想,我觉得,替代塑料购物袋最好的思路,不是上面的这些想法和做法,而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做法。这个做法的总体思路就是:让广告发布者,为消费者的购物袋买单!灵感来自于看电视的启示。我们之所以可以整天在家里,没完没了地看着电视剧和纪实片,有一个支撑点,那就是电视节目的前后和中间,插的那些广告的发布者,为我们买了电视节目播出的单。观众中的一些人,看到电视广告以后,去买了广告发布者的东西,或是接受了他们的服务,这样,大家都得益了。电视台得了广告费,可以不断地做新节目;广告发布者,虽花钱做了广告,可由此吸引来了客户,客户来了,就会赚到钱,那点广告费就成了他们赚到的钱的零头了;观众也就乐得个免费看电视了。
这种做法,当然不止是电视台可以操作了,我们的购物袋完全也可以走这个路子的,套路是一样的。需要在原来的大卖场和顾客之间,引进电视台那样的广告发布者;世界之名或是国内知名的大商家、大企业,都可以在这个消费者众多的领域,大做广告,在环保购物袋上做广告,比如在纸袋和布袋上做广告。而大卖场,既可以不特定地给购物者赠送环保袋,也可以把袋子送给特定的消费者,比如,买了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或是买够了一定数额商品的消费者。其道理,就像我们在一些展销会的场合,比如,房展会的场合,免费领到广告伞或是广告袋的道理一样。你提着这些广告袋子一走,自己记住了那个品牌和那个生产商、销售商,别人也看到了,也记住了同样的东西和企业。布袋子用脏了,扔进洗衣机里,洗过了还可以再用,广告的效应得以不断地再现。一个商家当然没有这样大包大揽的能力了,可商家多了,袋子也就多了。之前,我们买冷饮的时候,已经体验过了“和路雪”送给我们的广告袋;我们也看到过“伊利”的冷饮广告袋。其它的产品,也都可以跟着这么做。如果有实力的大企业,广告投入大的企业,都看好购物袋上的广告的话,顾客就不愁没有环保购物袋了。大卖场有了免费的袋子,广告发布者有了发布广告的新途径,消费者不用为购物袋的收费而发愁了,国家也有了广告税收上的收益,真是四全其美的好事!
我这个想法非常可行,对大家都有好处,操作起来也很方便,但愿能够尽早地开始落实。我希望看到的是:从6月1号开始,人们到大卖场去买东西的时候,感觉的只是袋子变了,塑料袋成了布袋、纸袋等环保袋了,其它方面,没什么变化。当然,我这里主要说的是大卖场,其实,在农副产品市场,或是其它的市场,也可以有这种做法。
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能是只想着把那些歧路堵上,更正确的思路是:在堵上的同时,另外开一条新路,开一条让大家走着没有太大影响,走着也更顺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