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7月,鲁迅回到故乡到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很快就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作为旧教育的叛逆者,鲁迅执教时十分注意深入实际,走向社会。他常带领学生游览禹陵、会稽山等名胜古迹,对他们进行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迅还率领二百多名师生取道嘉兴、苏州,远赴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展览。鲁迅此举可是煞费苦心的。绍兴府中学堂的一些学生由于长年株守乡里,孤陋寡闻,有的甚至以为“铁路”就是铁水浇铸的路面,不少人以前没见过电灯、汽车。通过一周左右的参观,学生们眼界大开,不仅见识了南洋各国的先进工艺品和机器,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而且还受到了生动形象的社会教育。大家说:“豫才先生真好。百闻不如一见,南京一行,胜读十年书。”又说:“我们这些绍兴‘井底之蛙’,已由豫才先生带队游过汪洋大海了。”出游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一次出游,胜过老师三年五载大而无当的罗嗦说教。可这么好的教育形式,鲁迅先生当年能用,我们现在已经成了不能越半步的“雷池”了。表面上冠冕堂皇,是为了安全第一,怕出去以后学生不好管理,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就无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所以,现在要想带学生出游,就必须先校长再教育行政部门,层层报批,最后还是一律不得出校门半步。这实质上是各级教育官僚不敢负责的不作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再说了,出游还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把学生的心带“野”,没有了那红彤彤的高分作凭证,还怎么彰显官僚们的教育政绩呢?故此,学生们只好与真实的社会隔离开,在学校里年复一日地学着那“屠龙之技”。
鲁迅先生在教育中对现实政治的深度干预,让现在的我们更是目瞪口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4日,革命军攻克杭州,翌日,浙江省军政府宣告成立。为了庆祝杭州光复,越社在绍兴开元寺召开群众大会,公举鲁迅为主席。不久,传来了败残清兵将要骚扰绍兴的谣言,顿时,人心浮动,市民纷纷出逃。为了稳定民心,鲁迅挺身而出,手持长刀,带领绍兴府中学堂的学生上街进行武装宣传。有学生问:“万一有人阻拦怎么办?”鲁迅正言厉色地反问道:“你手上的指挥刀是做什么用的?”在鲁迅的鼓励下,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大街,学生们高呼“革命胜利万岁!”、“中国万岁!”的口号,张贴“溥仪逃,奕勖被逮”的传单。革命的舆论终于使人心重新安定下来,一度关闭的店铺也重新开业了。真不愧是鲁迅先生,在革命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急时刻,不是明哲保身,而是站到了风口浪尖上,而且把学生也带到了现实的革命里面,让学生从小就关心政治,并且敢于放手一搏,这种在现实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做法,效果要比学几百篇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或封建统治者的文章强几百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培养出这样的“士”来,也许只有鲁迅先生的这种做法才可能办得到。我活了三十多年,示威游行只是从书本和影视里得来些模糊的印象,现实生活里人们即使遇上了天大的委屈,也是不敢这样做的,虽然宪法里边也明确写着人民有这样的权利,但这种理论在现实里几乎没有实施的可能。让学生体验这种权利就更是天方夜谭的事了,做老师的就是在课堂上有这样的言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除非他以后不想再混同于人民教师的行列之中。所以,现在的人们只能做一下“愤青”、“愤老”,过把嘴瘾得了,如果遇上什么冤枉事,打不起官司,那就只有踏上上访的漫漫长路了。“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话,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21世纪需要的是真正关注参与现实的公民,我们却成了奴隶,这其中最大的功劳,恐怕得归咎于早年教育的缺失,早年的缺钙,可能要影响我们一辈子的骨质发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