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气质岂能拔苗助长


领袖气质岂能拔苗助长

文/于清教

 

   3月1日的《重庆时报》报道称,重庆巴蜀国际小学将把高尔夫球课列为正式的体育课程,准备开8个课时,学生打一次高尔夫的球费是50元,大概花400元。该校的校长说:“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孩子家庭都有一定经济实力,有这种需求。高尔夫球课和网球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

   一方面,对于杨校长的说法,现场陪孩子上课的家长表示赞同;另一方面,该消息甫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既有学校扯虎皮圈孩子钱的指责,又有如今家长和学校都共同步入教育怪圈的批评,圈钱也好,望子成龙也罢,领袖气质绝对不能靠8个课时的高尔夫球课和网球课可以培养出来,如此领袖气质真是可悲可叹。

   百度下“领袖气质”,找到相关网页约2390000篇,人人梦想成为领袖的热情与期望达到了空前的高涨,社会越发展,竞争越激烈,对这种梦想的追求越甚。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什么是领袖和什么是领袖气质,以及领袖和气质组合起来的内涵。

   《晋书·魏舒传》记载,魏舒为国家鞠躬尽瘁,深受晋文帝器重,文帝每次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领袖”一词由此而来。在新华字典里,对于领袖的解释也许令你熟视无睹:所谓领袖就是指衣服上的领口和袖口,这两个部位因为与皮肤直接接触摩擦,容易起毛破损,因此制作衣服时,领口和袖口都是单独用料,并镶以金边。在特定的年代,这两处是既高贵又醒目,再加上古人穿衣服很讲究衣领与袖口的式样大小,设计讲究的领口和袖口,穿戴后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在古人眼中,领和袖既突出醒目,又庄重严谨,具有表率的作用。

   在英语中“领袖气质”被译为“Charisma”,是一个基督教的名词,确指“天赋的才华;有显现奇迹的能力”,现用来形容领袖人物具有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吸引力”,通常译为“魅力;感召力;领袖气质”。

   而在管理学中,领袖只是人际角色中的一类,有着激励和指导团队成员的责任,因此也有商业领袖一说。如今各种领袖各领风骚,领军人物、意见领袖、商业领袖、足球领袖……领袖遍天下,泛滥成灾害。更发生类似巴蜀国际小学以开设高尔夫球课和网球课为噱头来培养孩子领袖气质的闹剧。

   甚至,在北美地区的许多学校也把培养领袖精神写进了培养目标,他们把领袖素质总结为:精密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敢于承认错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信任他人、鼓励他人、支持他人想法、挑战自己和同伴、学会倾听分享、给他人提供建议等。可见所谓的领袖气质都是在生活或工作的变量中磨练和积累而成,没有一个标准的领袖气质模式,更没有一成不变的领袖气质可以统治一个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我们对领袖和领袖气质的要求和理解也不尽同。

   现代心理学把气质归纳为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的综合素质在情绪体验强弱、意志力大小、注意力集中时间长短、知觉思维快慢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个人气质既源于个人修养、个人素质,又源于不同的环境培养,绝对不可能类似通过一个学期开设8个课时的高尔夫课程就能培养和改变。倘若领袖气质可以如此速成,那这世界上不是人人皆领袖?而一个领袖遍地开花的世界又是多么滑稽。

   全球华人商业领袖李嘉诚经常问自己:当团队的老板还是团队的领袖?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的地位,而地位可来自上天的缘份,也可凭仗后天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则较为复杂、艰难,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领袖领导众人,促进别人自觉甘心快乐工作;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李嘉诚很朴素地把自己几十年的商业砺练总结为“自我管理才是第一”。一个好的管理者还要有接受新事物、新思维的能力。不能寄希望自己成为无所不能的人。要学会建立没有傲心但有傲骨的团队,在肩负经济组织其特定及有限责任的同时,也要努力不懈,携手服务贡献于社会。

   领袖精神不是贵族精神,领袖气质更不是贵族气质,真正的领袖是为人类文明、商业进步、和谐发展承担责任和奉献价值并且发挥着影响力的人,他们有着具有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品质,有着对困难、苦难的无畏和对成功、进步的敬畏与谦卑,他们真诚、坦荡、包容、善于领导与合作,他们坚持原则,值得信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有着健康的体魄和人格以及正直、朴素的人生。所有平凡积累起来的伟大,才使他们具有了真正的领袖精神和品格,由此迸出的气质才真正彰显出别样的领袖风采。

   任何基于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领袖速成课程或商学院注定是失败的开始。但愿我们的家长、孩子和老师们能有所感悟,也但愿这个社会能够宽容平凡者及其真实而美丽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