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写字楼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在外面经常看到一些写字楼,很多标榜是5A写字楼,很难用、很难看或者感觉有很大的不对,一些发展商目前也正在用着很多顾问去发展那些让人很难受的写字楼,不禁疑问,做一个好的写字楼真的那么难吗?照我说,在众多房地产种类之中,写字楼是唯一可以标准化,可以几乎不看现场就能确定楼的情况从而进行各种判断和作业的物业品种,当然,这里是说5A级的,或者向5A级靠拢的写字楼。

写字楼的“优质”不仅仅指硬件的优质,同时必须具备相当比例的有国际知名度的用户,即所谓“优质”的用户。因此,优质写字楼不可能出现在非主流的商业地带,毕竟太少的国际品牌公司会选择一个远离公众视野的地区作为办公所在;另外要明确的是,所谓优质写字楼,必然能满足那些国际大型租户灵活多变的面积需求并实施行之有效的统一管理,那么整栋大厦一定是单独业权或者是只有有限的几个大业权,那些拆零售卖的写字楼即便号称是“5A智慧大厦”,也仅仅是在营销上的意义,从技术上讲,即便这样的楼盘具备甲级写字楼的硬件素质,它们很难吸引大型公司入住,也不能归类于通常意义上的优质写字楼。

优质写字楼的硬件指标只需要符合一个六字指标:好用,明亮和舒适。所谓好用,是指格局方正,便于分割使用,出入口不和物业的其它功能部分混合;明亮指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条件;舒适的内涵比较多,比如宽敞、气派的大堂,方便、迅速的电梯服务,合适的楼层高度和公共区域面积,高质量的建材,等等。

其实作为一个以经济指标作为唯一追求的发展商,在主流商业地段发展一个期望未来通过整体转让退出的优质写字楼的任务并不复杂。它只需要根据政府批准的容积率、限高、覆盖率等等控制指标盖一个接近正方形平面的玻璃盒子,给它一个宽敞、气派的出入大堂,尽量选择最好的建材。再加上一些细节,比如达到2.8米的净层高、有温水的卫生间、顶出风的空调系统等等,这就是最能被主流客户考虑的、最好的写字楼。

但是大多数发展商并不能认清问题的主要方面,纠缠于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反而伤害了优质写字楼的主要指标。有些方面是画蛇添足,比如,为了考虑楼宇的造型,把标准层设计成有圆弧的或者三角形的式样,结果令用户无法高效进行内部分隔,从而影响用户的入住意愿;为了追求立面效果,减少了窗的面积,因此给室内的自然采光造成很大影响。而另外一方面又走到反面,比如为了节省成本普遍降低材料和设备的标准,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或者是心疼分解出来的公共面积,就降低出入大堂以及内部单元的层高、减少大堂面积和内部公用部分的面积,结果也只能把楼盘推到市场风险最高的那个阵列。

也许我所说的优质写字楼并不是在建筑学上最好的,也不是政府眼光中的模范项目,但是有个道理很简单:在符合规范的条件下发展了最令用户觉得合适的写字楼,才是对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才能够为发展商创造最大的价值。当然,这话只能讲给房地产市场人员听,不能说过建筑师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