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恐怕稍有一点哲学知识的人不会再怀疑了。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任何思想任何理论都必须不断地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特色理论”)也必须不断地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特色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是,巨大成就不能说明特色理论已经就是一个完善完美的理论,不再需要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了。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出现诸如社会不公平、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民主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了。以往我们对特色理论强调学习的多,领会的多,执行的多,而强调用冷静的眼光审视的少,用怀疑的视角思考的少,用实践标准检验的少。
为了更好地发挥特色理论的指导作用,不发生理论指导上的偏误,不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我们也必须对特色理论不断地用实践的标准去检验。
一、理论的相承性,要求特色理论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特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既然是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必然对特色理论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还没有在世界上出现。马克思主义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只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这个主要矛盾推理出来的。其所推理出来的生产的高度计划性、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公有制),早已被后来世界上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所否定,被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阶段。列宁主义指出帝国主义三个特征,即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或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应该说列宁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判断准确性不够,至少自列宁1916年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除阶段》,到现在已经90多年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到了垂死的阶段了,相反,美、日、德、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比起它们90多年以前不是更腐朽更垂死,而是更兴旺,更有活力。列宁虽然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但对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研究不够,理论阐释不系统,无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理论指导。
毛泽东思想成熟部分主要体现地中国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也没有很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大跃进、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所有制都失败了。
邓小平理论是特色理论的重要部分。邓小平理论诞生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可以说对特色理论的形成贡献很大。邓小平理论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问题。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自1994年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创始人邓小平不久就去世了。邓小平理论也没有来得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进一步做更深更系统的探索和完善。
在21世纪的今天,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道德文化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加以发展完善。而这一切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那里不可能找到完整完美的答案。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者—特色理论,需要也必须不断地接受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标准的检验。
二、社会实践的连续性,要求特色理论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社会实践是连续不断的,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社会实践。而每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是不一样的,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主要是以蒸汽机动力为主,其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相对来说还不是那么广泛而深刻。
列宁主义诞生的时代,在以电力、内燃机、化工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并由此引起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比马克思主义时代要广泛而深刻的多了。列宁主义时代的社会实践比马克思主义时代又丰富了许多。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诞生的时代,信息革命已经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形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群,发生了信息革命,并由此出现了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更广泛更深刻。
如今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21世纪,不管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其各个方面的变化都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广泛更深刻。从国际上来说,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更加深入。从国内来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经济利益、价值观念等呈现多元化格局,生产关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广泛,更深刻。其社会实践也比任何历史时期更多样,更鲜活,更复杂。
由于理论是实践的正确总结,是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在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上,永远不存在“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特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总结,是中国客观实际的反映,因此,特色理论必须不断地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三、理论的与时俱进性,要求特色理论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如同实践一样,理论也没有终点。只要有社会实践,就会有理论产生,理论是与时俱进的,是不断发展的。
关于特色理论的源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这种观点后来被官方理论界否定了。另一种是官方理论界的说法。特色理论始于邓,特色理论的源头在邓小平理论那里。(这个说法我是不同意的。我曾在网站上写过一篇文章《毛泽东:谁动了我理论果实》,在这里不去讨论这个问题,网友有兴趣可以搜索我的那篇文章。)
不管是始于毛也好,还是始于邓也好,总之特色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她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汲取新的内容。这些新的内容,是精华还是糟粕;是真理,还是谬误,最终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通过检验,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就是真理,就是特色理论。否则的话,不管是谁说的,谁填充进去的,都不能算是特色理论,我们不能盲目遵从和接受。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特色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是,巨大成就不能说明特色理论已经就是一个完善完美的理论,不再需要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了。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出现诸如社会不公平、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民主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了。以往我们对特色理论强调学习的多,领会的多,执行的多,而强调用冷静的眼光审视的少,用怀疑的视角思考的少,用实践标准检验的少。
为了更好地发挥特色理论的指导作用,不发生理论指导上的偏误,不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我们也必须对特色理论不断地用实践的标准去检验。
一、理论的相承性,要求特色理论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特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既然是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必然对特色理论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还没有在世界上出现。马克思主义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只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这个主要矛盾推理出来的。其所推理出来的生产的高度计划性、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公有制),早已被后来世界上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所否定,被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阶段。列宁主义指出帝国主义三个特征,即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或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应该说列宁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判断准确性不够,至少自列宁1916年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除阶段》,到现在已经90多年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到了垂死的阶段了,相反,美、日、德、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比起它们90多年以前不是更腐朽更垂死,而是更兴旺,更有活力。列宁虽然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但对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研究不够,理论阐释不系统,无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理论指导。
毛泽东思想成熟部分主要体现地中国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也没有很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大跃进、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所有制都失败了。
邓小平理论是特色理论的重要部分。邓小平理论诞生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可以说对特色理论的形成贡献很大。邓小平理论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问题。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自1994年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创始人邓小平不久就去世了。邓小平理论也没有来得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进一步做更深更系统的探索和完善。
在21世纪的今天,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道德文化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加以发展完善。而这一切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那里不可能找到完整完美的答案。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者—特色理论,需要也必须不断地接受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标准的检验。
二、社会实践的连续性,要求特色理论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社会实践是连续不断的,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社会实践。而每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是不一样的,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主要是以蒸汽机动力为主,其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相对来说还不是那么广泛而深刻。
列宁主义诞生的时代,在以电力、内燃机、化工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并由此引起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比马克思主义时代要广泛而深刻的多了。列宁主义时代的社会实践比马克思主义时代又丰富了许多。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诞生的时代,信息革命已经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形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群,发生了信息革命,并由此出现了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更广泛更深刻。
如今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21世纪,不管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其各个方面的变化都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广泛更深刻。从国际上来说,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更加深入。从国内来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经济利益、价值观念等呈现多元化格局,生产关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广泛,更深刻。其社会实践也比任何历史时期更多样,更鲜活,更复杂。
由于理论是实践的正确总结,是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在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上,永远不存在“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特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总结,是中国客观实际的反映,因此,特色理论必须不断地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三、理论的与时俱进性,要求特色理论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如同实践一样,理论也没有终点。只要有社会实践,就会有理论产生,理论是与时俱进的,是不断发展的。
关于特色理论的源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这种观点后来被官方理论界否定了。另一种是官方理论界的说法。特色理论始于邓,特色理论的源头在邓小平理论那里。(这个说法我是不同意的。我曾在网站上写过一篇文章《毛泽东:谁动了我理论果实》,在这里不去讨论这个问题,网友有兴趣可以搜索我的那篇文章。)
不管是始于毛也好,还是始于邓也好,总之特色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她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汲取新的内容。这些新的内容,是精华还是糟粕;是真理,还是谬误,最终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通过检验,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就是真理,就是特色理论。否则的话,不管是谁说的,谁填充进去的,都不能算是特色理论,我们不能盲目遵从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