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谋生的技能,更要学习幸福的知识(1)
---徐景安对中集集团员工演讲
2007年6月8日,我来演讲过一次,题目是《幸福哪里找》。今天来交流关于幸福的知识。2008年8月,中集成立了情感互动中心,这也是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活动。
一、
当今社会都十分重视谋生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大家都知道,要过上好日子得有本事。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这个来展开的。家庭教育就是,你要好好读书,上重点学校,考名牌大学,读热门专业,这几乎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学校教育呢?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校教育就是传授谋生知识,不讲做人的学问。社会教育,就是钱钱钱,搞培训是为了赚钱,参加培训是为了学赚钱。
技能学习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当今世界是商品经济的时代,技能是交换物质利益的一种工具。没有技能怎么养活自己?怎么养家糊口?技能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你有本事才能报效社会、报效祖国、报效人类。作为企业员工,应该努力钻研技术,做到精益求精。
技能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注重没有错。但是一个人只有技能,家庭、学校、社会都只重视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行不行呢?
下面我讲个例子,这个例子非常极端,也非常具有震撼力。这是发生在北京的一件惨案,一个大学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头尸分离,惨不忍睹。他的父亲是科学院的高级工程师,他母亲是大学副教授,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大学生叫李兵,浓眉大眼,一头卷发,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小伙子。他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父母呢?李兵的父母和中国的绝大部分父母一样,对儿子期望很高,望子成龙。他们采取的办法也几乎和大多数家庭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学习上要求非常严格。就一条,你给我好好学习。儿子打扫自己的房间,不让,你给我学习,房间自有人打扫。孩子早上起来做早点,不用,把时间用来学外语。孩子要打网球,不可以,只允许跑步。孩子要看电视,不能,星期六只能看一次。孩子看书会突然被检查,不让看课外书籍。这没有虐待啊,只是管得严一点而已。
李兵从中学开始苦苦追求一个女孩,一直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才确立恋爱关系。有一天他去见这个女孩,在路上逛街,手牵手,被他母亲发现了,训斥他“不是花前月下的时候。”当天晚上,儿子和父母发生了争执,父母不允许儿子在事业有成以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他所苦苦追求的恋爱成为泡影。当天晚上李兵思考了一夜,早上九点多钟的时候,把父亲掐死。中午母亲回来,买了排骨和青菜,一起吃了丰盛的午餐。母亲午睡时想把她电死,但母亲坐了起来,他就用皮带掐母亲的脖子。母亲说:“你有什么要求可以讲啊”。他说:“已经晚了,我已经把父亲杀了。”母亲非常震惊,说:“不管怎样,你现在住手,如果你坐牢我陪你坐牢,如果你死我陪你去死。”讲到这儿,他有点犹豫。母亲想要挣脱皮带,结果他一下子把她掐死了。
这个案子发生以后,那个女孩根本不相信,说李兵是个非常乖的孩子,从小听父母的话,没有和任何人打架,谈恋爱都很腼腆,怎么可能杀死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呢?他在监狱里回忆,母亲什么时候最好?就是他小时候,脚被狗咬伤,母亲带着饭菜来,看着他吃完走,他认为这时候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对母亲的回忆就是这么一点,其实他的父母花了二十年的心血来培养这个孩子。临死以前,李兵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悔恨,但是很痛恨家庭的这种教育方式,希望世界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记住他们家的教训。
这件惨案说明了什么?他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有非常高的谋生技能,他们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有技能的人。但是对孩子怎么做人完全不予重视。孩子早上起来替父母热牛奶,是一种爱心,应该受鼓励,但他母亲不准。在父母的眼里只有念书、学文化是唯一重要的,做人、关爱他人是没用的,只是浪费时间。
这使我想起杭州的一个惨案,一个17岁的中学生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这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后来名次落后了,母亲要孩子好好学习,不让孩子看电视,他与母亲发生冲突,把母亲杀了。他回忆起,曾帮母亲和邻居把液化气瓶提上楼,他母亲不许,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现在的家庭都只重视培养技能,什么做人啊,爱心啊,都无用,不仅不重视,还把幼小心灵中萌发的爱心也给扼杀了。
中国很多家庭都在重演这种悲剧,当然未必一定是杀死父母。顶撞父母、离家出走、自杀跳楼的……不断发生。我去北京一个大学讲课,一个老师告诉我一个非常惊人的事情:他的一个小班15名大学生,居然有7到8个学生有自杀的念头。我听了无比震惊。我说怎么会呢?她说这些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还有新鲜感,到二年级、三年级就迷茫了,不知道做什么,感觉人生无路。
在座的有的已经为人父母了,也有的将要为人父母。重视一下做人的学问,重视一下幸福的知识,对你本人有用,对教育孩子也是有用的,还可传授给你的同事、朋友、同学、部下。不要认为只有学电脑、会开车、懂外语是有用的,学做人是空话、没用。现在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尤其是年轻人,你别给我讲做人的道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文化多元,我知道怎么活。可是恰恰是年轻人,自杀的最多,15岁到35岁,自杀成为死亡的第一原因。无论是成人,还是年轻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已经成为社会的大问题。而年轻人不重视做人道理的学习,主要责任在成人、在社会。
二、
谋生技能是一个人在社会分工中所拥有的专门知识,在人与人的竞争中处于某种优势地位。没有本事就很难在世上混,也就过不上好日子。在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当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重视谋生技能的学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也由此导致了社会的集体迷失,使个人、家庭步入误区,以为有了谋生的技能就有了一切,有了幸福。
谋生技能是获得物质利益的工具,物质利益是人生幸福的一个条件,但不是人生幸福的全部。人们把学技能、有本事当作学习的全部、教育的全部,以为有本事就能赚到钱,有了钱就幸福。这就是当今社会的误区。讲起道理来特别简单,像一杯白开水一样。全社会就是这么认为的。
要走出这个误区,一定要学习幸福的知识。但是,绝大多数人,包括绝大多数学者都不认为幸福是一门学问。一听到幸福这个词,大都认为,幸福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张三以为幸福,李四却认为痛苦,幸福怎么能成为一门学问、一门知识呢?一个学术功底非常深厚的学者说,你要中国人幸福很简单啊,每个人发一颗摇头丸就行了。中央社会学院的王占阳教授提出,所谓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有人反驳说,那就搞麻将社会主义、娼妓社会主义、鸦片社会主义,不就普遍幸福了?还有学者说,把幸福作为目标,是庸俗化。大多数老百姓不关心什么幸福不幸福,不如打球、看电视。所以,我认为幸福知识不是普及的问题,而是启蒙的问题。
当今世界似乎问题十分复杂,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对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的理解出了偏差,引起中国、世界的一系列问题。个人的不幸、家庭的不幸、国家的不幸、以至人类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幸福的认知步入误区。人们普遍认为最没用的东西,恰恰是最有用的。懂得了幸福知识、做人学问,不管是你是做官、还是平民,老板还是员工,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会活得快乐、幸福。相反,你官再大、钱再多、名再响,也一定不快乐、不幸福。你们可以认真观测一下周围,情况是不是这样?
幸福知识有没有实用价值呢?我从2004年起,不仅进行了关于幸福的启蒙宣传,还努力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取得了初步效果。比如,我用于企业文化,推动成立了情感互动中心,首先是农产品公司,中集是第二家,金蝶软件是第三家,深圳机场也很要快成立。我是这样说服企业领导的:什么叫成功的企业家?什么叫成功的企业?我说有两个标志:第一是利润、规模,第二是跟着你干的员工是快乐的、愉悦的、幸福的。如果只会赚钱,员工都在背后骂你是个冷酷的经济动物。这样骂你、咒你,你会幸福吗?反过来,你很会赚钱,员工也很快乐、愉悦,生活在这个集体里受到的爱戴、尊敬、拥护,是真实的,你一定很幸福,而且企业会搞得更好、更成功。再往下说,你为什么要赚那么多钱,是为了把企业做大。为什么要做大,是为了争得社会认同,在同行业中排名第一,深圳第一、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为什么争社会认同,就是要证明自己,那么你要证明自己什么呢?仅仅是会赚钱的经济动物吗?还是不仅会赚钱,而且关怀人,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精神财富的企业家呢?做后一种人,就更成功、更幸福。那么,怎么使员工快乐、愉悦,就不仅要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员工的精神情感。这样,情感互动中心就成立了。
现在农产品公司正在做第二件事,进行员工工作幸福指数问卷调查,分为员工的工作、员工的利益、员工的发展、员工的情感、员工的生活等五个方面,一共70多个问题,由各个层面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填写:很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现在表全部收回来了,准备开会研究,员工不满意在哪里,怎么改进?可以从最容易的改起、也可以从最不满的改起。暂时做不到的,就要做解释。每年做一次调查,看看员工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是在提高还是降低?做这件事情,是需要勇气的。一开始有的领导有顾虑,现在一线员工肯定不满意、不幸福,还用调查吗?这不自己找麻烦、点炸药桶吗?
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哪里呢?这是给市长、省长、总理做示范,一个市、一个省、一个国家怎么治理?我们一直讲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利益,但什么时候征求过民众的意见,你满意吗、你幸福吗?老百姓有诉求、有不满没地方讲。这件事的伟大意义就在于重视员工的感受,重视民众的感受。我们做得好不好,由员工、民众来评价。现在,企业是由股东评价,官员是由上级评价。这样,企业就可能不把员工放在眼里,政府也就不把民众放在心上。重视员工、民众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好比夫妻,老公对老婆说,我就这样,不满意就离婚啊!这是老婆最痛苦、最难受的事情。只要老公重视一点老婆的感受,我一天抽20枝烟,改为一天抽15枝行不行?这就不会离婚。现在政府最大的问题,是不重视老百姓的感受。民众失去预期,这是十分危险的。尤其面临世界经济衰退,企业倒闭增加,员工失业下岗,怎么渡过这场危机,是重大考验。我提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目标就是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讲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幸福知识,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没有用,而是很有用,不仅可以用来治国、治省、治市、治企,还可用来治家、修身。我建议中集也搞一次幸福指数调查,针对员工的意见进行整改,让员工实际感受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
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实不只是金融危机、也不只是经济危机,而是美国文明的危机。美国人口占全世界5%,消耗世界30%的资源。美国人负债是收入的133%,即靠高负债、高透支来维持高消费。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把幸福理解为消费、购物、享乐。次贷危机是美国生活方式的断裂,是西方式现代化不能持续的明证。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中国更不能走这条路。
当今世界的个人、家庭、国家以及人类都在幸福认知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幸福的知识、幸福的学问关系人类的存亡和延续。
三、
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幸福的历史,人类的知识是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追求来世的幸福。传统文化、西方文明、社会主义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其实,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幸福。人与动物不同,存在对物质的无限性追求。吃,要色香味。穿,要个性化。住,要舒适、豪华。人还有对精神的无限性追求,要审美、谈恋爱、信宗教等等。穷人和富人的幸福不一样。但他们追求幸福的动机、愿望、目的都是共同的。很多人认为,幸福是主观的,各人有各人的幸福,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幸福的感受也不一样。尽管幸福的感受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满足了人的需求。如果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哈哈大笑,那是精神病。所以幸福感,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总结人们的幸福感,有三个来源:
来自于物质层面的幸福。物质重大需求的满足,会给人带来幸福感。你买了一套别墅,看着大海,哇,幸福感油然而生。这种幸福感是真实的,不能说是虚假的。这就是人发财、赚钱的动力。但物质层面的幸福感,是短暂的。你住别墅、看大海,时间长了以后就没有幸福感了。这就必须有新的刺激,不断刺激产生的幸福感是递减的。现代人吃的、玩的太多了,但总感觉不好吃、不好玩。物质层面的幸福感有可能是有害的,鱼翅、鲍鱼吃多了,就会犯糖尿病、血压高。所以,人单单追求物质幸福是不够的。
来自情感层面的幸福。亲情、友情、爱情、信任、拥护、爱戴,都会带来幸福感。王蒙写了一个回忆录,说当文化部长的时候幸福感油然而生。走到哪里,哪里就前呼后拥。这就是人为什么要当官。受到拥护、爱戴就有幸福感。不过来自权力的幸福感,有真有假。你对员工、百姓做好事,关心他们,那么对你的爱戴、拥护是真的。但也有人利用权力为非作歹、蛮横霸道,表面上人们奉承你,背后就骂你。这种幸福感是虚假的、短暂的。来自人和人的真情所产生的幸福感,要比来自于物质层面的幸福感长远得多、持久得多。而且多多益善,没有害处。更重要的是不会破坏环境、不消耗资源。
现代社会恰恰忽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幸福。一颗柔软的心、一个纯净的笑、一个尊敬的礼、一个亲切的问,都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带来愉悦。回家对老婆好一点,工作对同事好一些,服务对顾客好一些,并不难做到。你对老婆好、对同事好、对部下好、对朋友好、对顾客好,人家也会对你好。这种幸福是很容易得到的,不需要算计争夺,不需要勾心斗角。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舍易求难,不去争取人人可以获得的幸福,非要去追求不易的幸福,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幸福呢?物质幸福是要追求的,但不要忽略人与人的真情。你有一大堆钱,没有知心朋友,老婆不能沟通,与员工的关系很紧张。你这样活着有意思吗?活得有价值吗?活得幸福吗?
来自精神层面的幸福。什么叫精神呢?人是要死的,总想生命怎么无限延长。人希望永恒,所谓精神就是永恒,超越生命有限的永恒。人想永恒,就信教,这就是宗教精神。我做好事,将来到天堂,将来有来世,这就是永恒。我把孩子拉扯大,虽然死了,我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这就是母爱精神。中国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培养自己的孩子,这是对永恒的一种追求。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就是雷锋倡导的奉献精神。我的有限生命,通过奉献在许多人身上得到延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工作、提供服务,受到顾客的认可、尊重,也可以实现永恒,这就是敬业精神。还有牺牲精神,你掉到了河里,我把你救上来,我虽死了,但我的生命在你的身上得到延续,所以叫重于泰山。
宗教精神、母爱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精神者永恒也。一个人超越自己生命的有限而实现永恒,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财富死不带走,权力过期作废,但精神是永恒的,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
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获得了永恒。普通的农民、普通的工人、普通的企业管理者,能实现永恒吗?只要你的生命存在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快乐和幸福,这就是永恒。天底下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是永恒,实现永恒就是幸福。我这样说,不是反对追求名、权、利。你能出名、当大官、发财是好事,比普通人有影响力,就能更好地造福他人、造福社会,同样可以永恒。而出不了名、当不了官、发不了财的,也可以永恒。
四,
员工怎么追求工作幸福呢?
第一,要好好学习技能。对于底层的员工来说,学好一门技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有了技能怎么发挥,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如果把技能只看作交换利益的工具,就发挥不好。只给我几千块钱,我凭什么好好干?这样的人永远没有进步。有的人一辈子干一件事,也干不好。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不动脑子、不求进取,怎么会有长进呢?把技能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把工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对他人、对顾客、对公司、对社会做出贡献,就能得到承认,得到尊重,就能获得幸福。有了这种敬业精神,有了这种价值追求,一定会掌握技能,一定会发挥技能。这样,既可以获得奖励得到物质层面的幸福感,也可以受人敬重得到情感层面的幸福感,更可以实现永恒得到精神层面的幸福感。所以,懂得幸福知识,不是排斥技能,而是使技能得到更好发挥、更有用武之地。
第二,要有团队精神。做好企业工作,往往不取决于一个人的技能,而是需要上下左右的合作。团队精神,某种意义上比技能更重要。这就要有大局意识,能从公司的、顾客的终极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这样的员工,会受到各方面的称赞,也会实现自身的发展,从工作中获得幸福。
第三,要关心周围。领导要关心部下,同事间要互相关心。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人,一定会受到信任和尊重,也一定活得愉快和幸福。华为两个员工先后自杀,如果周围的同事关心、开导一下也许就不会自杀了。
员工怎么获得家庭幸福呢?
第一、孝敬父母。这不仅是为了感恩父母,更重要的是起示范作用,给你的孩子做示范。什么叫有好的家风?你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把家风传给了孩子。你不孝敬父母,孩子也不会孝敬你。孝敬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对父母感恩,启下,给孩子做示范。
第二,关爱配偶。我为什么爱你?因为你可以给我爱。你不给我爱,我凭什么爱你啊?人们都把得到爱作为爱对方的前提,重获得、轻付出。其实,获得爱是幸福,付出爱也是幸福。一个人没有被爱,固然不幸;一个人不能付出爱,也是不幸。对付出过于计较,我今天洗筷子,你明天洗碗;我今天叠被子,你明天倒垃圾,能不闹矛盾吗?能不离婚吗?台湾妇女联合会为了保护妇女权益,要求夫妻俩婚前签定协议,男的必须做什么,女的必须做什么,夫妻之间的爱能靠协议维持吗?
第三,教育子女。这是当今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父母中付出最多的,但90%以上的孩子对父母不满。孩子教育不好,家庭就不幸。你钱再多,孩子一出事,就无幸福可言。怎么教育孩子,要进行上岗培训。今天做什么都要学习,教育孩子更要学习。
五、
上帝在天堂里开会,讨论如何使人类付出努力得到幸福。一个天使说,把幸福放到高山上,人们只有爬上去才能得到幸福。上帝摇头。一个天使说,把幸福放到大海里,人们不付出艰辛就找不到。上帝摇头。一个天使说,把幸福藏在人类的心里,人类总是往外找幸福,不在自己身上找幸福。上帝同意了这个意见,把幸福放在了人们心里。当今人类重视外、不重内,是找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
这么说,岂不是主观唯心主义吗?
幸福在人们心中,有两层意思。
第一,幸福是可以选择的。幸福来源多方面,遥控器在每一个人的手里,这个频道看了不开心,可以换另一个频道,不要一根筋。原理很简单,你不要老是找人家有的,自己没有的;你可以找自己有的,人家没有的。人家开宝马了,我怎么还是桑塔纳?人家搬别墅了,我怎么还是住老房。这么比,你永远没幸福。反过来想,他们又忙又操心,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我虽然钱不多,小日子过得还可以。他们享受不了我的天伦之乐。这样一比,心里就舒服了。老板和员工,富人和穷人,城里人和乡下人,各有各的幸福频道,重要的是选择。比如说我,当官就是一个国家副局级;钱吧,没有很多,但日子过得还可以。如果比官、比钱,我不如许多部下和朋友,但我现在写书、演讲,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我感觉很幸福啊!只要自己去找,一定有比别人的幸福之处。所以,每一个人可以选择幸福。
第二,幸福是可以创造的。改变不了过去可以改变现在,改变不了别人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环境可以改变心情。尤其是身处逆境、碰到困难、遇到挫折、遭遇灾难,一定要坚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两个人下岗了,一个是女工程师,心里老是不满意,老是不平衡,一直摆脱不了烦恼,最后郁郁而死。另一个是女工,开始也不满意,后来就想开了,开了一个火锅店,比当女工的生活还好。女工程师比女工有技能、有本事,但是思维不一样,一个是积极思维,一个是消极思维,结果一个幸福,一个不幸。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要维权。但另一方面要靠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来改变命运,不要成天抱怨、牢骚、怠工、消极,你的命运就永远改变不了。幸福的钥匙在每个人的手中,每个人可以创造幸福。
我开辟了中国情感护理中心网www.chinaqghl.com,设有情感互动、情感银行、人生理念、心理常识、恋爱婚姻、亲子教育、工作就业、人际关系以及专家在线提供无偿服务。你有疑难问题,可用公司统一的密码上网,与我们联系,帮你约请特聘专家,提供电话等咨询服务,由公司付费。你与专家的对话是保密的,况且我们也不知道你的姓名。可到现在为止,中集的员工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来。大家不要有顾虑,有困惑一定要倾诉、一定要求助。我在公司的内网开了博客,有问题可向我提出,也可请教心理专家。求助就是利用别人的智慧,帮你找幸福,这也是一种求幸福的方法。
注释
注1:中国人民大学何凡兴副教授花了30年时间,对幸福知识作了研究,写了近百万字的文章。学习幸福知识的提法,是我从他那里学来的。他所写的文章、收集的素材,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这里致谢。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南路高新南七道惠恒大楼
电话:0755--26745989
网址:中国情感护理中心网www.chinaqghl.com
联系人: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