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感言:股市不救 房市难救


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在08年9月以前是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导方向,而就在短短的一个月多时间内即迅速调整转向为以控制通缩保增长为主的调控拐点。其转向速度之快,猛,令世人皆惊!这不能不理解为美国经济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的运行机制造成了阻力,为尽快摆脱困境,中央政府以财政,金融等手段,以实体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业为首选救市对象出重拳,试图能迅速遏止不利影响,以维持经济发展的合理速度。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传统行业,其拉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及效果是无容置疑的。 那么怎么才能振兴房地产市场于低迷呢?笔者认为,必须从解决三大关键点下手:第一,是政府让税(费);第二,是企业让利;第三,是提高增强市场购买力。就目前现状,第一种方法,国家,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都在极短时间内,出台了绪多项减税,减费的政策,以此来促进,拉动房市,其力度之大是空前的;第二种方法,各开发企业(以重庆为例)在为其自身能获得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大都审时度势,采取加大了让利的行为,然而,岂今为止,房市的交易似乎并未见有多大的声色,重庆主城每日的成交量也仅维持在平均日销200—300套左右的水平,三大关键点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市场购买力目前远未形成和达到能激活房地产市场的量能。笔者认为,要激活房市的最关键点,已非常明显地集中在:短期内市场购买力能不能迅速形成上。无论政府让税,开发商让利,最终目的都是为此而努力。

我们知道,购买力实际就是货币支付能力,货币的多少决定购买力的强弱,按照“洛仑兹”曲线理论,即著名的2:8定律,总人口中20%的人群为富有人群,他们拥有社会财富的80%,商品房的真正购买能力就主要集中在这部分人群中,除去20%中的20%富豪人群外,他们多是中高收入的中产阶级及白领,银领以上阶层人士,这部份人群消费概念超前,消费行为活跃,是房地产市场最为主要的消费中坚,但他们的消费支出来源于从收入中多年的积累,但在08年这类人群的消费能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消费行为由热变冷,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08年内的高通货膨胀率,降低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减少,消费支出也就相应减少。

2、这类人群大都有投资理财的行为,或存款于银行或投资股市等。08年的中国股市,从6100多点位,10个月内大降至1700点,暴降72%,股市的暴跌及随之而来的资产严重缩水,极大地打击了这部分社会消费中坚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对未来的担忧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从而直接影响消费行为从活跃变为冷缩,中央调控由控通货膨胀为保增长,但内需而要想在短时间内激活市场就只能抓住迅速提振购买力这关键点下狠招,而要提振购买力又必须牢牢把握瞄准中产阶级消费中坚这一群体,而要想在短期内迅速提振这类人群的购买力和信心,除了救活股市外,其它方法都不会有明显效果。现银行个人存款20万亿之多,大部分是长期存款,试想能有何法,能动员人们放弃存款而进入房市?居民的收入能否在短短几个月迅速提升,从而形成新增消费购买力?这些都显然是不可能的,笔者今年在“地产路在何方”一文中,已明确提出楼市与股市是连体兄弟的观点,他介之间是同向性关系。所谓同向性即楼市与股市运行方向永远是一致的。股市是一种虚拟经济形态,而房地产是一种实体经济形态,两种经济形态相互影响互为作为。若股市火爆,价格指数上扬,那么,这段时期内房市也必然受其影响与拉动,其销售效果见好,市场火热,反之,股市低弥,楼市必冷清,道理很简单,股价降跌,资产缩水,资金被套,何谈投资置业或余钱购房,股市低弥会直接影响造成购房能力和人数锐减!

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减缓的今日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快速方能使社会健康,而要想在短时期内,提 维持其发展速度,就必须理性,救市程序及抓主要矛盾,笔者认为,要拯救中国经济就必须拯救房市,要拯救房市就必须拯救股市,股市是拯救中国经济的命门要穴,不关难求一关即活。

救股市就是救房市,救房市就是救中国经济,救中国经济就是救世界经济,笔者在此斗胆断言:
股市不救,房市难活
股市一活,效果显著

愿已经行走在气起之路的中国,能迅速走出08年的困境,迈向腾飞的未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