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武术情结


 

年少之时,因为一些很特殊而偶然的机缘,我无意中踏入中华原传武学的殿堂。

我相信:每一个男人年少的时候都必定梦想过自己成为英雄;每一个少女也必定梦想过自己在不经意之间与王子浪漫邂逅。

男人的英雄梦,以武学方式来演绎,相信是最佳的选择。

 

原传武术是一种很古老的嫡系武学。所谓“原传”是指没有较大改变原来功架的武学功夫,是中华民族自古传承的嫡系正宗武学精髓。

习武,是一件很磨练人的事情。我从中走过了从兴奋到痛苦,从痛苦到坚持,从坚持到喜爱的整个心理历程。

初学武术,急于求成,走了不少的弯路。依靠自身的慢慢感悟,方才真正渐渐走上正轨。

初习内家桩功,浑身发热,双腿颤抖不已,坚持到十来分钟的时候,颤抖得更加厉害,汗水直透衣衫,额上黄豆大的汗水滚滚而下……以往看书,每当看到“黄豆大的汗水”这句话时,我总抱怀疑态度,感觉那好像不过是一种适当的夸张之词,直到习武之时,方才亲身领会其真实性。

每次练功完毕,全身如同散架一般,苦不堪言。

 

武学是一种既极静,亦极动的特殊运动,很锻炼人的身体与心智。其中之苦楚,只有圈内人真正明白知晓。学者千万,成者一二,非残即伤,确非虚言。

所幸我心坚毅,每当放弃之念涌起时,不断自我鼓励,成人所不能成,循序渐进,亦终略有所获。

随着功夫的进一步加深,我对武学的心态有很大的转变,从一种坚韧的苦,过渡到一种宁静的乐,一种淡淡的喜欢与愉悦充斥内心,渐渐喜欢上了这门高深莫测特殊技艺。

在坚持了一年多之后,每逢我练习桩功的时候,便会很快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心神之间,仿似若有若无之感,内心颇为舒坦,每次练功完毕,浑身上下更是有一股淋漓尽致的舒畅快感。这种感受与我后来阅读古代一些典籍的感觉极为相似。

 

那时候,父母都不赞成我习武,尤其是母亲,她看我如此大汗淋漓,担心我弄坏了身体。内家功夫对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桩功,必须保持安静,不可言语不可惊吓,否则极易造成经脉岔气,对身体损伤很大。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扰,我偷偷的选择在每晚的十一点开始练功,直至深夜。

如是这般,春夏秋冬,每晚不断,我坚持了整整三年,直到考上大学。

大学报道第一天,我放下行李,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在校内寻觅合适练功的地方,可惜却没有合适的地儿继续我的武术之路。

后来习武也较为断续,基于各种原因,便渐渐放下了这门特殊的技艺。

武学千百年来一直秉承“一日不练十日空”的基本准则,日复一日,不进则退,随着日久生疏,功力日减,最终彻底荒废下来。此事,一直是我极大的遗憾。

 

在最好身手的时候,我可以徒手以两个手指捏碎一般的物件;可以以两指捏住对方的手臂,在没有任何伤口的情况下,活生生的捏出对方的血来……

那时候,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的体育课成绩,部分力量型运动几乎全是满分的。

自习武至今,我都努力克制年轻的冲动与炫耀,我唯有两次动手的记录。

有一次,我到广州高科大厦办事,遭遇小偷,我还以分筋错骨的擒拿手法制服对方。另外一次是聚会时遇到一位新朋友,初次见面对方就故意用力握手以示高下,我不得不以错骨手巧妙脱开。

 

大学时代,我在网络上写过一系列武学文章,合计七篇,但当时却被一些大学生以武侠小说看多了为由,讽刺一番。此事给我的感触很深,日后几乎不再对武学作过多的言语。即使很多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亦从无谈及。

踏入社会工作,繁杂而忙碌,武术亦渐渐成为我心底之处的一种情怀,多年的懒散,终究功夫尽去回归平常,但仍旧深深庆幸那一段坚毅岁月打下的良好体魄基础。

 

虽然我所研习的武术,是中华原传武学里很浅薄的细微枝叶,当年所学亦不过是儿戏而已,难登大雅之堂,如今亦与常人无异,甚至还略显单薄,但武学作为一种很特殊的艺术,给我的感悟很深,我在习武之路上,感悟出很多事物内在的“道”。

武道让我很真切地感受到天地事物内在的奇妙,一脉相承,对日后一些事物的看法与行为产生很大的裨益。

每一门技术到了极处必定演绎成为一种艺术,每一门艺术内里必定融会贯通。若能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必定可以信手拈花,对佛微笑。从武学入手感悟,串联不同的学术体系,感受纷纭里的恒久本质,日渐成为我骨髓深处的一种特殊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