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着严寒到重庆考察,在观音洞水库建设工地,他仔细地了解了工程建设、移民安置等情况,并对观音洞水库建设的这个资金投向给予了肯定,当他看到头戴安全帽的工程监理人员时,他说道:“监理工作很重要。老百姓的钱,每一分都要用好,这是人民最关心的。”(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8561238.html)
总理的话不长,但字字重千钧,是我们每个国家工作人员任何时候都应该牢记于心的。
这次扩大内需,国家和地方都拿出了巨额真金白银,但总理没说财政拨款,而说“老百姓的钱”,强调了钱的根本来源,突出了“百姓”的主人地位。是呵,钱都是国家和地方财库里拿出的,但财库不会天上掉钱,也不是聚宝盆,不会自己生钱,它里面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劳动汗水所换来的,是老百姓节衣缩食以税费的形式存留到财政里的。党和政府为民管钱为民花钱,只有管得严用得好,才算尽职尽责,不负人民的重托。
那么,怎样才算用好了老百姓的每一分钱呢?用好了老百姓的每一分钱当然首先就要“老百姓的钱”都用在老百姓的事上,不能浪费,也不能跑冒滴漏到别的地方,但这应该只是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还远不能算将“老百姓的钱”尽职尽责地用好了。用好老百姓的钱,我以为至少还得注意两点,其一,得根据老百姓的需要,按轻重缓急,把钱用在最急需最重要的关口,就当前而言,就是总理所说“要把改善民生特别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放在重要位置”。其次,钱用得好不好还有一个效益大小的问题。同样一笔钱,用法不同,效益往往千差万别,这不仅存在一个用心尽力问题,还有一个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像观音洞水库建设,这样的“水利工程,既解决市民饮用水,又解决农村灌溉用水,还促进经济增长,一举多得。”效益不仅有眼前的、短期的,还有未来的、长远的,都是我们无可忽视的。观音洞水利工程建设只是资金投向使用的一个例子,总理对这一工程的资金投向的肯定,给予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启示,资金使用在决策、监管诸多方面是一门大学问,存在着巨大的效益空间。
中央4万亿和地方18万亿巨额资金,每一分钱都来自老百姓的辛勤的汗水,它们正在和将要的投入到老百姓的各项事务中去。总体方向,中央已经很明确,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但落到具体使用上,这笔钱是不是每一分钱都能用到点子上,是不是用在老百姓最该用的地方,能不能产生最佳效益,所反映的则是我们各级党政干部的党性修养程度和践行党的宗旨的能力。我们党的每个干部都要牢记温总理的教导,尽职尽责尽心尽意,用好老百姓的每一分钱。
牢记总理教导:用好百姓每分钱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