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人正在撰写一部20万字理论文著《论有效监督机制》,其中“奖惩法”内容有4万多字,是本文著的哲理思想部分,该内容在我的个人网站有一些。在此,发表其中一小段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如有上级和下级、左边和右边、高处和低处、美丽和丑陋、热爱和憎恨、真实和虚假、优秀和伪劣、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分开与合并、统一和对立、量变和质变、动能与势能、偶数与奇数、反应与还原等之间的矛盾,有了这些矛盾并不可怕,怕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地解决矛盾。如果一个人在单位里,不能处理好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吃一些亏;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处理好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使自己的企业较好地发展。因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当重视对各种矛盾的解决。
如何才能正确地解决各种矛盾?这是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讲,能否正确解决各种矛盾与每个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有关,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数学知识,就能从理论上或实际中解决好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等矛盾,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化学知识,就能从理论上或实际中解决好分子与电子、反应与还原、有机与无机等矛盾,如果一个人掌握了物理学知识,就能从理论上或实际中解决好直流与交流、动能与势能、正射与反射等矛盾。
再是,能否正确解决各种矛盾与每个人所积累的经验教训有关,如果一个人做管理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就能较好地解决松与严、奖与惩、上级与下级、主要与次要等矛盾。如果一个人做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就能较好地解决教与学、情与理、劳与逸、多与少、深与浅等矛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矛盾是错综复杂、异常难解,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战争与和平、腐败与廉政、自私与无私、原则与灵活、真实与虚假、结婚与离婚等矛盾,这些矛盾常常困扰着人们,不知如何才能较好地解决?
如何才能较好地解决各种矛盾?按通常道理讲,只要采取的方法是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要求或客观规律的,或者只要采取的方法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就能较好地解决其矛盾。这样的道理也许大家都懂,但实际解决矛盾起来就难了,难就难在不好把握其方法如何才能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要求或客观规律的?或者不好把握其方法如何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
在把握其方法的问题上,能否有什么好办法给予解决呢?在此,我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但简单方便,而且切实能解决问题,这个方法就是“奖惩法”,其主要情形有以下五种:
一、“奖惩并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或合情合理?很重要一点要看是否采取了“奖惩并用”的方法?如果采取了“奖惩并用”的方法,其方法就很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其方法就很可能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其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思维活动方面。人们分析、认识任何事物、矛盾或问题,都要看到其两面性,即:有利有弊、有真有假、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成功有失败、有危机有机遇、有上升有下降、有顺利有挫折、有幸福有悲哀等。人们这样分析、认识事物、矛盾或问题就很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而这样分析、认识事物、矛盾或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用了“奖惩法”的“奖惩并用”的方法;反之,如果人们在分析、认识事物、矛盾或问题中,所采用的方法不是“奖惩并用”,而是“奖惩分离”,即想到只有利或只有弊、只有真或只有假、只有善或只有恶、只有美或只有丑、只有成功或只有失败、只有危机或只有机遇、只有上升或只有下降、只有顺利或只有挫折、只有幸福或只有悲哀等,这样分析、认识事物、矛盾或问题的方法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
二是在行为活动方面。人们做领导、管理、监督和教育等工作的行为活动方法要做到“奖惩并用”,即:既要表扬又要批评、既要奖励又要惩处、既要抵制歪风邪气又要树立文明新风、既要肯定优点成绩又要否定缺点错误、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打击犯罪、既要生产又要安全、既要想尽办法做好事情又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出现事故等。人们采取这样的行为活动方法就是采用的“奖惩法”的“奖惩并用”的方法,采用这样的方法通常都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情的;反之,如果人们做领导、管理、监督和教育等工作的行为活动方法采用的是“奖惩分离”,即:只表扬或只批评、只奖励或只惩处、只抵制歪风邪气或只树立文明新风、只肯定优点成绩或只否定缺点错误、只继承或只创新、只发展经济或只打击犯罪、只生产或只讲安全、只想尽办法把事做好或只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出现事故等,这样的方法必定在一定程度上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
二、“奖”多“惩”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或合情合理?还要看“奖”、“惩”的多少,如果“奖”多“惩”少,其方法很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奖”少“惩”多,其方法就很可能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其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思维活动方面。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应当采取“奖”多“惩”少的思维方法,即:多看到光明少看到黑暗、多想到幸福少想到痛苦、多想到成功少想到失败、多想做好事少想做坏事、多想发挥长处少想掩盖短处、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包容少记仇等,这样的思想方法通常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其思维方法就很可能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
二是在行为活动方面。人们做领导、管理、监督和教育等工作的行为方法要做到“奖”多“惩”少,即:多说好话少说坏话、多表扬少批评、多奖励少惩处、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多尊重少失礼、多迁让少计叫、“多栽花少栽剌”等,这样的做法通常都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其做法就可能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
三是在做事情结果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做许多事情,所做事情的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或合情合理?关键一点要看所做事情结果如何?如果人们所做事情总的情况是“奖”多“惩”少,其方法很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其方法很可能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在此,举例说明:
例1,在军事斗争中,如果我方所取得的胜利多于失败,那么所采取的战略战术从总体上讲就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如果我方所取得的胜利少于失败,那么所采取的战略战术从总体上讲就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
例2,在监督工作中,如果大多数监督对象是服从监督的,而只有极少数监督对象不服从监督,那么所建立的监督体制、制度和机制以及采取的监督手段、措施和方法等就很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所建立的监督体制、制度和机制以及采取的监督手段、措施和方法等就很可能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
例3,在教学中,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较好,而只有很少学生认为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较差,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很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如果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较差,而只有很少学生认为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较好,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很可能是不科学的、不正确的或不合情理的。
三、“以奖为主,以惩为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奖惩法”解决各种矛盾所采取的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或合情合理?还要看是采取是采取“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方法,还是采取“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方法,按通常道理讲,采取“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方法是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相反,采取“以惩为辅、以奖为辅”的方法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在此,举例说明:
例1,在教育工作中,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采取“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方法,就能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挥学生的长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多表扬或鼓励学生。在发现学生缺点和错误时,既不回避,又能采取比较恰当的方式方法给予指出或批评,使其改正。不言而喻,这样的教育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反之,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采取“以惩为主,以奖为辅”的方法,就可能注重纠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经常给予批评教育,甚至要想方设法给予整治或打击学生,使其学生害怕自己,既是发现学生有优点或长处,也不会或很少会给予表扬。不言而喻,这样的教育方法是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
例2,在领导工作中,如果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是采取“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领导方法,就很可能注重用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引导被领导者,以自己的以身作则带动被领导者,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尽量能提高被领导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等方面的待遇水平,充分调动被领导者做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在被领导者存在有缺点或错误时,只要不是犯原则性缺点或错误,都能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方法给予纠正。不言而喻,这种领导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正确的或合情合理的;相反,如果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是采取“以惩为主,以奖为辅”的领导方法,就很可能盛气凌人、以势压人、独断专行、整人害人,具有较强的强权思想和霸道作风,既是对被领导者有和善的表现,也是勉强的、虚假的或不得而为之。不言而喻,这种领导方法是非常愚蠢的、错误的或不合情理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