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之后的思索(中)


震惊之后的思索(4)

——广西传销新动向分析

广西等地异地传销,已经升格为资本运作新模式。其组织之严密,资本运作的规范、严谨,人性化销售方式,人员组成的高素质,都让业界震惊汗颜。

异地传销新运作手法的陷阱在哪里?

所谓的陷阱,字面理解就是伪装的,能够陷人困住不能自救的暗坑,由于伪装而不能识别容易陷落。异地传销新的运作方法,究竟陷阱在哪里,吸引了那么多高素质、高学历、高身份的人员趋之若鹜?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形成了路。揭破伪装,袒露在面前,真的沟坎坑洼也不会有人认为是陷阱。陷阱是人为设置的,伪装的,没有人为的伪装设置,陷阱何来?

一般对金字塔骗局的剖析揭密,都是从产品价值链切入。

产品使用价值是一切营销活动的基础。当生产商制造出产品,使用价值便蕴藏在其中了。无论它存放在哪里,只要产品的品质没有变化,这种价值就潜藏在产品中。当消费者在时效期内,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产品,使用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完成它的使命。

产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于产品本身的品质和功能。并不是使用价值越高的产品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为还要取决于价格和消费者购买能力、消费习惯、消费文化意识等等。多数情况下,消费者选择的不一定是价值最高的产品,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择性价比最优的和自己喜爱的产品。

事业价值的存在,是分销商或者整个流通领域作为一项事业存在的基础。这种价值的实现前提,是分销商进行了商品的流通转移,完成了交换,使产品功能得以发挥,使用价值得到体现。尽管终端零售价格首先是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需求和使用价值的认可,但这里面却包含了中间分销商转移产品完成交换的附加价值。从产品使用价值的信息传递,到价值载体的产品转移,以及完成交换的资金流动,每项工作和服务环节都需要有人完成,都需要付给报酬。因此,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服务行为构成了营销的基本工作。这些中间环节和工作不会改变产品功能,也不会让使用价值增值变化,但增加了附加价值,方便了消费者,终端价格应该上升,合情合理合法。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分工和分配的前提。如果这些环节和工作可以变化甚至省略,哪怕是部分和数量形式发生变化,都将引起社会的重新分工和分配。

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展现出了产品价值链。事业价值依附着使用价值同步延伸。如果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内核,那么,事业价值就是包装和宣传,因为宣传而知信,因为包装而升值。但如果过度的包装,华而不实则本末倒置,消费者不会永远买牍还珠。所以,过度的宣传让人望疑生畏,反倒影响了产品使用价值的展现,丢掉使用的机会。

传统营销模式中,市场中存在着分界明确的三个组成部分:生产商、分销商、消费者。从信息资源的角度上来看,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而言,生产商决定了如何以合理的成本从原料转化为产品;消费者决定了哪些社会成员需要这种产品;而分销商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他们最终决定了产品社会生产能力和产品消费需求这两类信息之间实现有序对应。对这些信息的垄断程度和对应关系实现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分销商占有的利益比例大小。另外,分销商群体内部根据地域,或者其他与消费者发生关联的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以此构成了整个产品流通通路,根据与生产商和消费者分别距离的远近,分销商可以粗略的划分为代理商和零售商两大类。传统营销模式中生产商、分销商、消费者这三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区别和分工,彼此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对于直销而言,情况发生了变化,建立在有偿口碑推广传销基础上,原有的分销商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全面的融合。通过消费者双重身份的改变,既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把消费者团结到事业中,用自家货,爱自家货,关心自家事业,卖自家货,宣传自家货,从而稳定一部分忠诚顾客和消费群体,形成稳定的市场,带动引导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占有率。这是企业采用直销模式的目的,有利于企业发展。

消费者商业活动的目的是追求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分销商追求的则是通过对产品流通过程的控制来占有社会财富。表现形式则是依附在使用价值上的事业价值点的分布和价格的不断升高。价格的生高,可以用事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叠加解释。

传统批发零售经营中,不同层次的经销商因为产品购买额度的差异,在市场中自然形成价格歧视从而产生“价差”,价差作为分销商的直接利益来源是一个可变的数值,取决于市场的调控和分销商之间的资本博弈。这是事业价值附加在产品使用价值上在传统批发零售经营中的表现形式。但并非事业价值增多价格一定增加,分销商接受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接转了风险,当终端价格不被消费者认可,价值链就会出现断裂,某些事业价值点就会出现投入产出负增长现象,甚至会低于使用价值才能完成过程。否则,产品就会夭折在中间而浪费资源。

而在直销系统中,是通过确定的直销制度,将各直销商对于生产商产品市场份额占有率的贡献大小,进行定量评估。然后依照制度中所订立的条款,将生产商以产品零售形式所统一收回的财富增值部分,重新划分而产生。因为分配方式已经先确定了,对产品市场份额的影响度,便是直销商利益的主要决定因素。事业价值的表现形式在直销模式中又根据游戏规则展现了另外形态。

直销商通过直销活动为制造商争取到了在数量上可以具体衡量的市场份额。具体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先可以是直销商本人的个人消费,这是一种最基础的方式;其次,可以通过直接向终端消费者售卖产品来完成;另外,对于有能力的直销商来说,可以组建一个由多个直销商组成的销售团队,也就是常说的建立系统,完成比单独的个人努力要多得多的市场占有量。只有终端销售能力超出平均水平者,以及具有团队建设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在产品使用价值链中,获得事业价值的地位。而后者更居于这个事业的顶端。

顺着这棵事业树的脉络,直销商事业价值从大到小、从有到无的顺序排列,构成了事业价值点的分布。从结构上来说,领导者群体所组成的核心直销商居于这个系统的主干位置。按照市场影响力的大小,销售型直销商依次分布在各个分支的位置上。而在这棵树的末端,便是终端消费者和直销入门者了。

从某种角度来讲,直销模式是一种特许加盟经营和经营者自身消费高度捆绑的复合营销策略。与传统的特许加盟企业相比,直销模式中的特许加盟有这样的一些主要不同点:

1.代理资格.和加盟授权

和传统模式特许加盟经营不同,只要加盟申请者符合基本的身份要求,任何直销商都可以不受限制的代理执行加盟授权。不象传统加盟模式,对加盟者进行严格资格审查和加盟授权。

2.加盟费

直销模式的加盟费是以购买产品的方式,隐性附加在产品零售价中支付,绝对数额一般比较低。比传统模式中相应较高的加盟费门槛,特别是一个优秀的特许加盟系统往往要向申请者收取几百万以上的加盟费,无疑降低了门槛。

3.个人消费产品的要求

直销模式中“产品购买”是经销加盟的先决条件,并且在经营期间要求经销商始终履行购买义务,美其名自用后分享。这种条件的表现形式有些情况下甚至变成明文的消费承诺条款,有些情况下是暗含在相对比较高的零售业绩要求当中的。但通常传统特许加盟中,加盟费和产品购买是明确区分的。多数企业并不要求经销商本身必须认购和消费产品,

作为直销系统中每一个独立的直销商个体来说,由于产品消费和特许加盟权牢不可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产品使用价值和特许经营事业价值的实现同时存在于每一个直销商的商业行为当中。

对于核心直销商来说,事业价值较高。尽管他也同样消费一定量的产品,但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对他已经没有那种吸引力。

对于处于直销网络分支中的直销商,事业价值较少。

对于处于直销网络末端的初级直销商或者终端消费者,事业价值基本不存在,他们参与这个直销事业的价值特性主要表现为使用价值。

老鼠会”是一种特定的多层次直销形态,它表现为没有产品,产品使用价值的完全缺失。即使有产品,也是产品使用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表现为性价比的极度低下,产品使用价值在两种情况下都出现了严重的缺损。

在这时,系统所传递和代理销售的,仅仅就是特许加盟权,既所谓的事业机会,产品使用价值早已残缺不全。上面的核心直销商(或称网头)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到了网络的末端,最后加入的人无法再寻找到下线,在他们这里两种价值几乎全部消失。此时经营和消费都不能产生合理的价值,直销事业成为了一种无意义的盲动,网络便开始自下而上崩盘。与此相伴随的,是极大的社会动荡。

从理论上分析,大家都知道,如果不创造实质性利润,靠拉人头下线的交款,迟早会造成资金链断裂。一个组织不靠商品的销售利润,而是只靠一次性的入会费层层分配来维持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只有一个:金字塔最底层——庞大的普通会员群体将是血本无归。这就是传销组织在所谓平等、公平黑幕掩饰下的肮脏现实。

这样分析没有错误,这是陷阱的最终结局,但加入者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知道结局还要飞蛾扑火?其实,症结就在这里!

换个角度思考,理论上的结果如果发生,要多少人加入才能出现?全中国又有多少人?什么时间才能达到那个临界点?为什么不可以在临界点到来之前运作取得成功?

没有理由责怪这些人的顽冥不化,即使只有2%的成功率,5亿人的2%是多少?现在才有多少人?为什么不及早加入?如果从这点思考宣传洗脑,用什么来反驳?但是,如果真的发展到全国5亿人加入,这5亿人到哪里拉人继续运转?那时侯的结果,将是绝大多数人的受害,损失的巨大,无法用数据估量!2%的成功率与时间加入的早晚有着厉害关系,只要时间允许,梦想肯定会得到实现,看到这一点的人,怎么可能听信那些苍白无力的劝解?那么多人疯狂加入,就是因为不想做最后的垫底者。尽管不知道现在加入是否是垫底者,但只要大多数人还没有加入,就不担心自己是最后的那批人,迟早会有人托起来。就象股市,只要有人买,就不担心价位高,不怕被套,因为迟早要解套,不解套这只股票就死掉,股市就没有生机,就会停滞不前!事实也确实如此。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被亲人解救还要责怪亲人不懂,阻挡了发财的路,耽误了发财的时间。

异地传销新运作手法的最大突破就是宣传自愿自由加入,做不成可以转让返还退款,不会有后顾之忧,不会赔本。而且,这些不是假说,而是表面上看觉得有保障的具体行为。加上以上数据分析,公开陷阱秘密反倒成了最大的陷阱!早加入,不做垫底者,成了最好的理由。加上做不成返还退款的加速剂,怎么会停止拉人实现发财的梦想?

关于地方政府保护传销的谜团

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保护传销组织,长期以来一直是媒体攻击的对象。但是,换位思考,地方政府即使真的保护地方利益有错吗?

广交会期间,广州市政府支持酒店、交通、生活用品……全面涨价,并给广州市民实际的金钱补贴,这是不是保护地方利益的举措?是不是利用广交会商机赚全国参加广交会人员的钱?(当然,也在赚外商的钱。)没有什么原因,赚钱,让地方获得收入,不管是资金流向哪个口袋,反正进入了广州,拉动了消费,这就是最大的理由根据。这种做法合理吗?行政命令禁止合理吗?能有人发令禁止吗?即使发令禁止能令行禁止吗?

还有走私,肯定是违法,政府严厉打击的行为。但是,走私行为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保护,真的能畅通无阻?赖昌星的远华大案是最好的明证。

再有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国家退税款,没有地方政府的参与,任何组织和个人想利用政策骗国家税款,纯属天方夜谭。众所周知,当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了引进外资,利用包税形式偷漏国家的税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种形式,甚至成了地方政府的经验和政策。所谓包税制,就是由地方人员(一般是村长)挂名,注册金额很少,外资企业性质则变成个人小企业,每年象征性固定缴纳一些税款,而不是按照税法税率税则纳税。村长挂名不用做事得到企业的工资,外资老板搞定村长和村长下边的治安联防队,不仅省掉了工商、税务行政管理成本,还可以违反劳动法,欺压外来劳务工任意胡为。

不用粉饰,当年是全国的资金支持了某局部地区的走私行为,从而快速进入繁荣富裕通道,这些繁荣的背后,哪一条可以离开地方政府的默许和暗中支持?难道这些可以用地方长官的个人行为来解释?

异地传销为什么要选择广西、贵州、云南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为什么要保护传销?保护异地运作?正是因为传销组织异地运作,拉动了地方经济,解决了当地贫困问题和就业问题,与广交会期间支持全面涨价异曲同工。广西地区的GDP数值由于传销而产生占了多少比例?广西的住房、酒店、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是多少?这些实在的数据地方政府长官如果视而不见,算什么政治嗅觉?民主选举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哪个地方长官敢一意孤行,认真打击传销的异地运作,是否能得到选票当选?当然,并不是说地方政府对抗中央,不认真执法,不惜损害其他地区利益,肥了自己的行为正确,但是,在事实面前,让地方政府的官员怎么办?文人可以慷慨陈词反驳,贩毒利润最大,难道政府也支持贩毒?首先,贩毒和走私、涨价、吸引外地资金是不同的事情,即使如此,如果翻开历史放眼世界,政治的需要,经济的需要,政府、集团有组织的利用贩毒获利难道真的没有吗?

说地方政府不作为是不符合事实的,据说,广西政府严格限制传销组织的行为,严禁吸收当地人员加入,而且认真执行,发现违犯严惩不贷,特别是经济处罚更显得实际。采取的是画地为牢,把老鼠限制在一定区域内放养,出了区域格杀勿论的策略。传销组织的高度配合,当地民众和各级部门的和平共处共享繁荣,更是让传销发展的平安顺利。可以说,全国的资金在支持广西等地区的传销,从而拉动了地区经济。

地方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冒着违反政治纪律的风险,冒着和中央对顶的风险?如果仅仅用地方保护,个别官员贪图贿赂来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最重要的原因,异地传销的优势就在于,做的人要第一桶金,而当地政府要的是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绩。再加上传销组织改变了运作手法。新的运作,不仅短期内不会造成难民,不会造成社会问题,相反,繁荣了当地经济是有目共睹的。此情此景,地方不保护到是怪事。

更严重的是,传销组织者把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采取的绥靖政策说成是中央的默许!确实,9年的运作现实,不断的扩张,规模的增大,实在无法解释中央的软弱无能。

试问,如果一个行业是违法的,比如贩毒、洗钱,在某地存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挣到了钱,也可以为地方带来经济利益,虽然发展了地方经济,繁荣了地方,中央真的打击,地方政府敢保护吗?能保护吗?保护得了吗?为什么法轮功可以打击到最基层,异地传销却越打击越发展?其实是中央做试点,让贫困地区先富裕起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史,哪次赚钱机会政府通告过?中国很多行业的发展是不能以政府的表面宣传来判定的。都说白了,还有机会吗?让政府拿文件出来告诉全世界的人,外国公司不允许搞多层次,中国的就可以?把文件拿出来告诉全中国人,中国现在搞试点模式,投资3800带上3个人就可以挣到380万,中国会怎么样?传媒为什么说假话,做假报导,就是为了保密。防止太多的人短期内急剧进入广西。”

面对传销人员的诘问诡辩蛊惑,再加上现在加入的人有的是各级政府退休官员,甚至是高级官员,确实让人哑口无言。不相信都显得底气不足,中央的不作为不给自己的宣传做主!

面对诡辩,媒体和政府为何噤言失语?

谣言确实是个坏东西,但不可能每一个人都长着一双如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谣言刚传出时,公众往往普遍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尽管个人很难判断真假,但暂时权且信之,对个人也没什么害处,还可以避免万一受害的可能性。

谣言不是真的,但也不容易被证伪,而传播者与信以为真者也不会去较真,往往不负责任的进行再传播。

不是信谣言的人太脆弱太轻信,也不是人的情绪太容易煽动,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一些人天生愿意成为一些耸人听闻消息的支持者、追随者和传播者。如果相信谣言比不相信谣言带来的预期收益要高,人们更愿意选择相信。这种天性大过了他们对于真实的渴求。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也许他们原本可以从造谣和谣言传播中得到快感,但真实会让快感消失,这种心态就是要抓住快感。而这样的态度在恐惧心理的驱动下,必将使谣言扩大与泛滥。

以往,我们对于谣言通常是采取一种消极态度,认为谣言止于智者,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一种误判。原因很简单,对相当多数的公众而言,他们只是普通人,不是智者。“谣言就是谣言,假的就是假的,时间证明一切”,这样的说法虽然不错,但却是对谣言的消极抵抗,不利于消除谣言。

事实上,谣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责任部门在谣言面前,表现出反射神经麻木,行政效率低下。当地政府在听到谣言后,如果不扮演好应有的辟谣与释疑的角色,在明了公众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素养构成的情况下,不及时地采取相关的辟谣措施,不对谣言的传播加以制止,在公共宣传上没有作为,误认为谣言终究会止于智者,而忽视了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造成的既成损害。这完全是无为和惰为的表现。行政低效率必将催生谣言高传播率。不但戳不穿谣言,反致愈演愈烈。其结果是,制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很少受到惩罚,纵容了以散布谣言为乐的扭曲心理。

在公共事件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谣言问题上,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谣言止于智者。积极做法应该是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查明真相,公布调查结果,拨谣反真,正本清源,并作出提醒。同时,不妨对一些谣言的恶意传播者进行责任追究,以便以儆效尤。

只有让谣言止于法律,法律高悬起“达摩克斯之剑”,严厉的法律环境,给那些不负责任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形成威慑力,才能让人们有稳定的心理预期。搬弄谣言必将砸自己的脚,谣言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法律越来越细,执法越来越严,谣言越来越少,民众才会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的文明公民,不仅不去制造和传播谣言,还要自觉抵制来自各种渠道的谣言,更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受谣言伤害。

谣言赖以孳生的条件是社会成见。谣言的产生,甚至积蓄成谣祸,关键在于信息不对称,媒体不断片面报道,等于诱导公众听信谣言。谣言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当它拥有了众多信徒,并可从中牟利的时候。而这其中,必然要受害或受灾的,是整体社会消费理性和社会福利,是社会诚信。因此控制谣言或谣祸,提高信息透明度,还公众知情权,是一个命门。

就谣言的传播链条而言,市场环境的粗糙导致谣言频发,监管能力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渠道导致谣言畅通无阻,部分群体的非理性使得传播范围迅速扩大,法律的缺位或者执行力薄弱,则使得谣言的散播者有恃无恐。所以,如何综合考虑谣言传播链条,进行有效监管和惩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应对机制,阻断谣祸,从长远看,这是一个关键性命题。

2008年1月26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谈到政策的把握时说,凡事都要实事求是,把握政策。惩治腐败是成绩,澄清是非也是成绩。政府官员及时的、实事求是的澄清是非是工作态度问题。为了避免一些不实事被不良居心的人或国家所利用,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个为民的政府应该为社会提供及时、真实、可信的信息,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谣言的泛滥,再次为我们提出了谣言预警机制这个问题。对于谣言的控制和应对,短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权威第三方的及时介入。第三方力量包括政府部门、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民间组织、媒体以及专家系统等。

面对发生在广西等地的传销人员的诡辩和谣言,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媒体,如何扮演起及时有效辟谣、释疑,以及诚信、积极有为的角色,值得反思。

震惊之后的思索(5)

——是地方政府出自地方利益采取保护措施还是中央真的暗中默许?

传销组织的宣传究竟是谣言诡辩还是并非空穴来风?

目前,传销组织最能骗人的宣传就是把这种拉人头式的资本运作,命名为连锁销售,而且宣传是“中央领导引进的项目

连锁经济是直销范畴中的一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必然产物。国家外经贸部长石广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等组成团,分别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先进营销模式后,1998年5月12日,从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直销大会上引进直销这种新兴的营销方式-连锁销售(店铺+推销员的经营方式)。

连锁销售的引进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允许存在、严格管理、低调宣传、限制发展”的十六字管理方针,并定点投放到两广地带。

连锁销售是保密性的行业,以至于一起相处几年的本地人都不清楚这些外地人具体在做什么;行业内部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使8年来都很融洽的与本地人相处,几乎没有发生过打砸抢等违法行为,同时这套制度也是连锁行业能健康有序发展的最大保障。连锁销售在广西运行至今,各大新闻媒体、报刊、互联网等都在报道广西“传销”,几年下来,人们众说纷纭,全国上下一提起广西连锁销售便认为是传销,甚至谈传色变。这正是国家和政府为保护连锁销售而采取的宏观调控,利用媒体进行负面报道而采取的“愚民政策”,也正是这“愚民政策”把很多愚民挡在了门外,从而保证了连锁从业人员的利益,也保证了连锁行业健康有序稳步的发展。

有些人说广西连锁销售是传销,是亲戚骗亲戚朋友骗朋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金钱亏得起,亲情友情赔不起”,朋友邀约到广西只是想让你了解一个新生事物,若适合自己做就抓住这个机会,其中的三大扶持至少1万1千块钱就会扶持在你的身上。若连锁销售是违法的传销组织,它不可能发展到120万人,移动和联通公司也不可能为其开通专用的电话集团网。银行不可能无息或低息贷款给当地百姓只允许修建住房,每年仅连锁销售流入流出广西的资金达几百个亿,中央不可能不知道。所以说,那些说连锁销售是“传销违法组织”是毫无根据的。

有些人说广西连锁销售在短时间内能挣到几十甚至百万以上不现实。每个从事连锁销售的人都为一个主要目的挣钱,对金钱的敏感度是最高的,行业每月都要一分不少的发工资。若谁有哪个月没拿上钱或少拿一分钱或觉得自己上当受骗,那么这个行业不可能发展到120万人,也不可能存活到现在。

智者与愚者是辩证统一的,若没有愚者,那么也就不存在智者。目前若每个人都知道广西连锁销售是个挣钱的好机会,都去从事,那么国家就会乱套,也就不会存在连锁销售这个行业。连锁销售是一个新生事物,一个新生行业。行业是保密的,行业里有这样一句话“在行业内部是透明的,行业不怕你了解,就怕你不了解”,凡是静下心来了解10天以上的人,有95以上的人都留下来从事。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最具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我们要学会抛弃跟风哲学,学会不断地寻找有生命力的新事物,这样才能永远把握事物的高峰。很多聪明的人正是对国家的“愚民政策”不解,只身前往广西探个究竟,终于真相大白,抓住了能改变一生甚至几代人命运的机会。

为保证连锁行业健康有序、稳步的发展,防止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广西各大城市,国家和政府必须实施宏观控制。每年3、6、9月份是全国人流量高峰期,同时也是宏观调控力度最大的时期。每年政府至少花费1000万以上在电视媒体、新闻报刊、车站及交通要道进行反宣传的负面报道“广西省传销组织猖獗,骗亲戚骗朋友……”,这是政府典型的愚民政策。众所周知,媒体作为政党的统治工具,通常都是“报喜不报忧”,中国新闻在很多时候已经失去了真实性。若媒体出现“报忧不报喜”的时候,尤其是那种“年年喊打传销,反而越打越多”,这就应该值得我们去深思!因为中国政党的特征是“说的是一套而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政府真的要认真一件事情的话,那不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吗?如天安门大学生事件,血腥的让人发指。

这些论点在很多文章中被广泛转载宣传。那么,这些说法究竟是谣言诡辩还是确实是事出有因?是地方政府出自地方利益采取保护措施还是中央真的暗中默许?

带着这些疑问,本人给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去信咨询,很多媒体选择了沉默。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曾经打破了沉默,但经过交流探讨,反倒为事实真相又增添了更难以置信的色彩。

以下是同中国新闻周刊某记者的探讨纪录,(记者的身份经过网上核查确有其人)纪录进行了处理,换掉了该记者的网名。如何结论,见仁见智,不做引导。但真相如何,关系到企业的战略抉择,需要进一步查清落实。请大家思考探索。

同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聊天纪录(1),2007年12月18日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13:32

晚上好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13:45

我想了解一下广西传销的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13:52

有没有一点相关资料?

RDA-副总主持 23:14:10

我也想详细了解内情

RDA-副总主持 23:14:41

是国家默许支持地方还是暂时鞭长莫及,没有好的办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14:51

广西什么地方

RDA-副总主持 23:15:23

全广西很多地方,而且已经蔓延到云南、贵州、四川、山西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15:58

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地方,我先报一下选题,通过了好去当地调查,呵呵

RDA-副总主持 23:16:03

就是真的默许,也不要这么放任,理论界应该探讨,有更好的办法

RDA-副总主持 23:16:57

来宾吧,一个经理邀请我去眼见为实,而且他的女朋友就是记者出身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17:17

嗯,好的,我明天报一下选题

RDA-副总主持 23:18:30

我觉得有必要认真研究这个课题。从学术角度分析,股市可以利用,彩票可以利用,为什么不可以利用资本运作给资本找到出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18:47

RDA-副总主持 23:19:49

把老鼠圈到笼子里控制养,变鼠害为利,我已经在策划这个方案,理论上数据上可行,需要实践检验完善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0:15

好的,到时候如果选题通过,我联系您

RDA-副总主持 23:20:54

好的,我觉得这是一个经济领域的大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1:22

刚才我查了一下,我们杂志年初的时候已经做过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1:35

本期社会关注了广西来宾市,这是传说中的“四大传销城市”之一,经过一年的大规模打击之后,当地政府说,传销在广西的小城来宾已经进入退烧阶段。这个14万人口的城市与数万传销者的数年纠缠,可以成为传销怎样改变一个城市生活的样本。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1:41

说的就是来宾呢

RDA-副总主持 23:21:45

我可以给您一个文件,您看完做一个结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2:01

好的

RDA-副总主持 23:22:07

但是,现在发展的更规模化,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2:14

嗯,好的

RDA-副总主持 23:25:34

如果中央真的作试验,要认真研究方案,股市国家是可以控制的,彩票不但可以控制还得到高额收益,老鼠会国家得到了什么?

RDA-副总主持 23:26:13

我给人民网的未完稿件是否您看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6:40

也给我发一个吧

RDA-副总主持 23:28:41

所以,邀请我可以去考察,自己眼见为实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8:53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28:59

我好好看看材料

RDA-副总主持 23:29:06

我没办法证明反驳,才给媒体去信

RDA-副总主持 23:30:53

而且我也认真思考了这个模式,应该说可以利用的,里面很多经济原理,是可取的。所以说中央领导引进的有可信度。但应该是没吸收好,运用的不好失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31:13

RDA-副总主持 23:32:43

能够和传销组织平等交流真实情况,很不容易。所以,不深入了解,不能解决问题,也搞不明白内部问题。据说里面的运作相当科学严谨。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33:35

是啊,网上已经有好多关于来宾的帖子

RDA-副总主持 23:34:11

但没有人可以解答,为什么9年越打击越大的事实现象?

RDA-副总主持 23:35:13

我从地方保护角度分析,都认为不是事实,是国家暗中支持!这让人怎么想的通?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35:52

他们也有对付媒体的方式

RDA-副总主持 23:36:58

不,我们的交流是平等的,是探讨问题,从学术各方面角度分析问题

RDA-副总主持 23:38:21

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他才说,眼见为实。答应可以和记者同行。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38:41

RDA-副总主持 23:39:14

如果从培养人角度来说,那个小伙子真的不错,才25岁,锻炼的很有素质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39:42

呵呵

RDA-副总主持 23:40:32

所以,可以学习的地方很多,作为教育来讲,提高人的素质也是社会的文明保障

RDA-副总主持 23:40:50

所以,我才认真研究

RDA-副总主持 23:41:02

我才认真研究这个课题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41:08

RDA-副总主持 23:47:21

事实在为这种说法实证,所以,我要探索真相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47:46

RDA-副总主持 23:48:57

另外,不管中央地方是否支持,从学术角度分析,资本运作是可以运用的工具。彩票就是赌博,不照样可以用来做好事吗?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49:17

您一直在研究这个吗

RDA-副总主持 23:49:23

为什么一定要排斥工具呢?

RDA-副总主持 23:49:52

是的,我95年就关注传销,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50:04

很久了啊

RDA-副总主持 23:50:26

是的,就是因为见解不同,所以没做任何公司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50:55

嗯,那现在是在做网站还是什么?

RDA-副总主持 23:51:28

没有,一些志愿者成立了理性直销志愿者QQ群联盟

RDA-副总主持 23:51:53

愿意为直销模式的发展做一些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51:56

RDA-副总主持 23:52:27

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

RDA-副总主持 23:53:35

资金要不跑到国家金库,要不跑到百姓钱包,都是好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53:52

RDA-副总主持 23:54:19

解决就业才是当前大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54:49

是啊

RDA-副总主持 23:55:00

解决社会保障才是稳定的基础

RDA-副总主持 23:55:37

提高人的素质才是提高社会文明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55:42

现在中国社会问题太多

RDA-副总主持 23:56:19

所以,要看到有利的一面,要客观全面分析一个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23:56:42

呵呵

RDA-副总主持 23:57:38

能正常运用何必打击呢?

RDA-副总主持 23:59:42

这个和毒品还是有区别的。毒品问题,美国有参议员都提出议案,为什么不可以把禁毒的钱用来控制吸毒?减少犯罪,减少疾病传染,减少社会问题,减少成本。关键,控制才好解决!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00:00:07

恩那

RDA-副总主持 00:00:59

所以,我才改变思路,认真研究如何运用课题。过去是研究如何打击,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00:01:32

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RDA-副总主持 00:02:00

这个转变太大了,我自己都难以置信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00:02:12

呵呵

RDA-副总主持 00:04:42

其实问题焦点只有一个,就是最后的加入者是垫底者,在人流断裂资金链断裂的时候是亏损的,没有本钱返回,就象现在的非法集资蚁力神案件一样。如果解决了最后垫底者的资金返还问题,应该是完美结局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00:05:11

RDA-副总主持 00:05:27

找到问题,就有办法

RDA-副总主持 00:14:58

我的电话0755-26923637。张光辉

同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聊天纪录(2),2007年12月20日

RDA-副总主持 15:12:33

下午好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12:47

你好

RDA-副总主持 15:17:43

上级领导怎么指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17:54

暂时不做

RDA-副总主持 15:18:03

为什么

RDA-副总主持 15:18:13

是否他们知道内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18:17

领导不感兴趣

RDA-副总主持 15:18:38

不感兴趣?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19:03

对啊

RDA-副总主持 15:19:31

这可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RDA-副总主持 15:19:47

我给你几篇传销组织的宣传文章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19:51

领导有领导的想法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20:52

好,您发吧

RDA-副总主持 15:28:21

直销都需要控制它的发展速度,而这“连锁销售”的重中之重更是要控制发展速度,而我国目前控制它的发展速度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把它放在“传销”的负面影响下,因为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传销”是什么东西,只听说它是骗亲戚骗朋友,强买强卖控制人身自由,绑架勒索等等洪水猛兽,而且国家时不时对来人太多的省份进行大量的负面宣传和报道,让那地方的人一听说这个地方就不敢来涉足这个行业,通过这种宏观调控的方式来有效的控制住它的发展速度,让它在这个地方更能健康有序稳固的发展下去。

也就是我国为了宏观调控这个行业,它一直都在对内对外宣传,要打击 “传销”、“非法传销”、以及“变相传销”。但是我们2001入世承诺的是什么,承诺的打开直销大门就是承诺的“无店铺直销”,而真正懂直销的人就会知道,“传销”就是直销的一种,那时别人就会说,现在传销都可以做了,那你宣传了那么多年你要打击它,那不是自己说出的话又把它收回来,那国家领导人的面子还往哪里放呢?但是现在“多层次”取消之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那时国家就可以说,现在的直销不是以前的“传销”,那它就可以继续对内对外宣传还是要打击 “传销”等等,那就依然存在这个行业的机会,国家依然就可以把“连锁销售”暗箱操控下去。而且我国的“连锁销售”98年才正式引进,到现在才发展短短的8 年多时间,国家更不可能让它明朗化,国家希望能一直暗箱操控下去,越久越好。而且即使是给直销立了法,与“连锁销售”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它还要大家看到这个行业与法律要有所冲突,只有有冲突它才有办法继续对你进行负面的宣传和报道,对你进行宏观调控。

媒体的沉默是在间接证实这种诡辩

RDA-副总主持 15:43:16

你们杂志叫什么名字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43:44

中国新闻周刊

RDA-副总主持 15:44:00

属于人民日报下属吗

RDA-副总主持 15:44:19

很有影响力的

RDA-副总主持 15:45:36

很多小的媒体表示不想惹麻烦,所以,我很好奇,怎么说做完全两样,究竟内里有什么玄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45:47

是中新社下面的

RDA-副总主持 15:46:21

中新社全称是中国新闻社吗?

RDA-副总主持 15:46:49

归属人民网吗?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47:27

嗯,但和人民日报没啥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47:52

和人民日报同属中央五个重点媒体

RDA-副总主持 15:48:36

那个传销经理跟我说,如果你亲眼看到是国家支持的事实,你还敢破坏国家的策略吗?

RDA-副总主持 15:49:13

如果媒体听到这样的话,还要沉默,让外界怎么想?

RDA-副总主持 15:50:29

我问过中央电视台,是否播出过吴仪的讲话,支持五级三阶制度,他们也沉默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50:47

敏感话题,呵呵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50:56

中宣部有禁令

RDA-副总主持 15:51:19

难道真的是国家暗中支持?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51:35

不清楚

RDA-副总主持 15:52:01

也不想探询真相?

RDA-副总主持 15:53:01

还是领导已经知道真相?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53:15

我想,但领导可能没多大兴趣

RDA-副总主持 15:53:30

不,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RDA-副总主持 15:54:46

就是支持,也不是这样做法。从管理角度和学术角度分析,没有这样囫囵吞枣的引进项目。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55:30

呵呵,不太清楚

RDA-副总主持 15:56:22

究竟能为国家带来多大收益?有数据证明吗?8年的运作国家积累了多少资金?有数据吗?应该可以积累多少,计算过吗?策划过吗?

RDA-副总主持 15:57:38

如果找不到感兴趣的媒体,我亲自去调查,把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58:16

嗯,支持你

RDA-副总主持 15:58:44

但肯定涉及南方周末和人民网,中央电视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59:15

南方周末跟你去?

RDA-副总主持 15:59:16

沉默的背后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RDA-副总主持 15:59:32

给他们去过资料,还没有答复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5:59:42

RDA-副总主持 16:02:40

如果南方周末和人民网都沉默,肯定有隐情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02:54

RDA-副总主持 16:04:26

正常思维肯定是这样的?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04:46

中国的事情都不好说

RDA-副总主持 16:06:01

你看,你这样说只能让人更加相信!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09:21

RDA-副总主持 16:11:08

给你们领导带个意见,能否有正式答复还是沉默?我喜欢求真,文章涉及单位我会先征求意见。如果真的因为公开报道影响国家保密,愚蠢的保密行为,那先打个招呼。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13:01

呵呵

RDA-副总主持 16:16:46

怪不得有记者去采访好回去辞职不做记者了,去做传销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17:18

晕,是吗?

RDA-副总主持 16:17:25

确实!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18:27

晕,是吗

RDA-副总主持 16:18:32

否则我没有那么好奇,我研究的比他们做的深!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18:45

RDA-副总主持 16:19:43

我就是想求证是国家鞭长莫及还是暗中默许?地方支持是百分百现实!

RDA-副总主持 16:21:25

作为媒体,对我的去信和疑惑要是这样对待,让别人怎么考虑?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27:28

其实媒体也有自己的考虑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27:38

媒体不是对每个选题都会感兴趣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27:45

他有自己的一套选择的方式

RDA-副总主持 16:29:03

但人民网和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不是一般单位,而且我说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小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31:08

呵呵

RDA-副总主持 16:32:52

这可是大事情,理性直销联盟需要改变他的宣传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34:19

RDA-副总主持 16:35:05

看来我的研究对路了

RDA-副总主持 16:36:11

你看过我发的那个让资本腾飞的课件吗?怎么认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37:18

我看过

RDA-副总主持 16:38:28

如果我告诉你,你只需要投入1000元,具体工作就是找到两个会员,完成后最终可以得到80万收益,找不到把钱退给你,你没本事享受这个收益,你怎么想?

RDA-副总主持 16:40:33

如果你投入5000元,也是完成寻找两个会员的任务,最终可以获得450万的回报。找不到两个人,说明你没本事,把钱退给你,你怎么想?

RDA-副总主持 16:41:05

时间限定100天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41:16

RDA-副总主持 16:42:12

有合同,有担保,可以公证,你怎么想?

RDA-副总主持 16:44:32

怎么不说话拉?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45:00

呵呵,我没有什么研究,所以不敢和您深入探讨

RDA-副总主持 16:45:57

这不需要研究,你只是根据你的情况有一个判断决定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46:10

RDA-副总主持 16:47:45

任何人都会做出第一反映的?记者应该更快捷才对。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48:45

哈哈哈

RDA-副总主持 16:49:26

我把设计方案都可以发给你,就是相信记者的头衔。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50:03

感谢您如此信任我,只是我帮不上什么忙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50:12

我做领导的话,就好了,呵呵

RDA-副总主持 16:50:24

不是要你帮忙,其实你已经帮了大忙!

RDA-副总主持 16:53:46

你知道,我曾经写过这样的回帖纪录,即使骗人,也要遵守骗人三原则。1.骗谁别骗消费者,基数大,负面影响大,容易出问题。2.不要骗人太多,损失大,反击大,3.要做好善后工作,骗了人还要让受骗的人自己埋怨自己没本事。

RDA-副总主持 16:54:59

按照这样的原则设计骗局和实际方案都是有利的。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55:15

现在好多传销都是打着国家支持的旗号

RDA-副总主持 16:56:14

不,现在看来,可能是真的暗中支持!否则不会运作8年越来越大。

RDA-副总主持 16:57:33

通过这次和人民网、南方周末联系,能得到这个判断,也是了不得的收获!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57:59

南方周末怎么说

RDA-副总主持 16:58:01

我亲自去考察求证

RDA-副总主持 16:58:40

沉默有时候比说话还说明问题!

RDA-副总主持 16:58:40

沉默有时候比说话还说明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6:59:34

呵呵,没办法

RDA-副总主持 17:00:05

是的,你们领导知道其中一些隐情,不想找麻烦。

RDA-副总主持 17:00:29

谢谢您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00:40

我们周刊和南方周末经常被中-宣-部批评

RDA-副总主持 17:01:05

所以,这个问题知道内幕干脆装傻。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01:27

RDA-副总主持 17:01:36

怪不得那个传销经理那么肯定

RDA-副总主持 17:02:05

他女朋友原来就是记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02:16

RDA-副总主持 17:03:09

我对他们的运作方案不感兴趣,但对这个模式和工具很感兴趣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03:22

RDA-副总主持 17:04:30

有序分配应该比无序分配随机分配更先进,怪不得中央领导感兴趣引进

RDA-副总主持 17:05:48

真的谢谢你

RDA-副总主持 17:06:59

我要和联盟的群友通报一下,有些问题需要改变立场了

RDA-副总主持 17:09:31

我想征求一下,能否公开我们的聊天纪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09:33

呵呵

RDA-副总主持 17:10:06

那好,谢谢你的支持

RDA-副总主持 17:12:56

我到担心,最后你们单位来个不认账,说没这个人,是假冒的,可是冤枉你了,能告诉我你的记者证吗?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13:29

什么意思

RDA-副总主持 17:15:56

没什么意思,我相信你的记者身份,对人要信,对事要疑,止于至善,这是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16:48

呵呵,我们只有采访的时候才出示记者证

RDA-副总主持 17:17:52

我的名字,张光辉,电话0755-26923637,能告诉我您的真名字吗?还有你们单位的电话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18:17

我叫(为了保密,删掉名字),百度可以搜索

RDA-副总主持 17:18:35

谢谢

RDA-副总主持 17:20:21

这里面可以得到很多关于直销的信息,欢迎来理性直销联盟群了解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20:37

嗯,好的

RDA-副总主持 17:22:47

我会找企业,可以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资本运作方式,把企业做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23:41

你是想借用合法的直销模式来进行资本运作?

RDA-副总主持 17:24:08

不,是传销模式

RDA-副总主持 17:25:12

与其让那些人骗人,为何不正面利用?

RDA-副总主持 17:27:30

(此处删掉记者名字),祖籍湖南耒阳,现居北京。法学本科学历,就职于某时政类新闻周刊经济部。希望以自己的视角解读中国地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27:49

传销模式在国外是合法的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27:56

其实是一种好的模式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28:00

对,这是我的博客

RDA-副总主持 17:28:51

是的,虚拟资本运作在国外已经有130多年历史。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29:11

我们国家一直有直销试点

RDA-副总主持 17:29:58

不知道,哪里?是否广西也是传销试点?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0:23

是一些企业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0:43

比如天津的天狮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0:47

大连也有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0:49

北京也有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1:04

好几个企业呢

RDA-副总主持 17:31:11

不清楚,反正没看到有成功的经验,天狮连直销牌照都没拿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1:32

目前就安利拿到牌照了?

RDA-副总主持 17:31:40

不是,

RDA-副总主持 17:32:06

拿到牌照还要网点申请审批通过才允许运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2:13

RDA-副总主持 17:32:24

可以看商务部网站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2:26

我有个大学同学在安利总部法律部

RDA-副总主持 17:33:27

蚁力神拿到牌照一天直销都没做,现在宣布破产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3:42

蚁力神崩盘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3:45

是啊

RDA-副总主持 17:33:51

不是

DA-副总主持 17:34:40

他根本没做直销,和直销无关,崩的什么盘?

RDA-副总主持 17:35:33

才100多亿就处理不了,怎么进入世界500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6:26

蚁力神我们之前做过,但现在这个事情就没做了

RDA-副总主持 17:36:57

你们是宣传光环的时候做的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7:10

蚁力神我们是做他非法集资的事情

RDA-副总主持 17:37:33

非法集资就不会运用破产法处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7:34

蚂蚁危险吗?蚁力神编织的致富链条,一直考验着养殖户的信心——收取高额的保证金,并支付高昂的回报,从1999年蚁力神公司开始养殖业务起,蚁力神是否涉及非法集资的问题就一直备受争议,此次,一直受到频繁调查的蚁力神,是否能再次化险为夷?

RDA-副总主持 17:38:30

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样处理才是自己找事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39:05

呵呵

RDA-副总主持 17:39:54

所以,传是省长张文岳的公子和王奉友有过节,在搞他

RDA-副总主持 17:41:00

你们怎么不继续跟进?

RDA-副总主持 17:43:03

现在媒体基本封锁,蚁力神已经成了严禁字符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45:58

没人跟踪报道

RDA-副总主持 17:46:38

理解!

RDA-副总主持 17:47:27

知道左拉吗?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48:16

你说的是那个法国作家?

RDA-副总主持 17:48:18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48:44

呵呵

RDA-副总主持 17:49:29

我不敢自称左拉,但我敬佩也学习他为楷模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50:30

嗯,支持您

RDA-副总主持 17:52:29

谢谢,可能没人约束反倒自由。所以,我说新闻言论自由和经济独立是民主的基石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53:11

RDA-副总主持 17:54:22

我的很多文章总是不能发表,敏感字符都把人搞麻木了

RDA-副总主持 17:56:19

我去广西采访后把结论给你们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56:59

好的

RDA-副总主持 17:57:35

其实,你们应该采访中央高层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7:58:31

中国的高层不轻易接受媒体采访

RDA-副总主持 17:58:52

估计我写了国内也无法发表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00:51

国内目前的舆论环境是很难发表的

RDA-副总主持 18:01:30

但知道了内幕可以决定方向做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02:30

RDA-副总主持 18:04:14

我找到企业,实行资本运作,先找你,收你1000元,只找两个人,以后给你80万,你找不到人把钱还给你。但不给利息

RDA-副总主持 18:06:12

先让记者经济独立,好多说实话真话!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06:38

呵呵,我们都是新闻民工

RDA-副总主持 18:06:51

所以,才先找你们

RDA-副总主持 18:08:04

1000元,你们还不会影响生活,找两个人,也比别人容易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08:23

呵呵

RDA-副总主持 18:08:44

80万买个好车,采访方便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09:07

呵呵,上哪找那么好的机会

RDA-副总主持 18:09:48

就是制造这个机会啊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10:54

我对这些轻易取得的机会不是那么地相信,呵呵

RDA-副总主持 18:11:42

那就看你对1000元和你的推荐人的态度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12:23

哈哈

RDA-副总主持 18:12:36

怕赖你1000元不给你?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13:09

首先对方得告诉我这1000块他做干什么

RDA-副总主持 18:13:39

你买股票告诉你怎么生产吗?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18:14:03

所以我不买股票,哈哈

RDA-副总主持 18:15:05

告诉你未必全看明白,告诉你做实业,怎么做就是全部讲解恐怕未必搞懂。

以上聊天交流,出自中国五大媒体记者之口,而且有请示领导之后个人无奈的嫌疑,让读者怎么想?!

刀本无罪,骗人能否变成救人?

广西异地传销新手法,由于表面上承诺做不成可以返还退款,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做不成退款,成了拉人最好的敲门砖。而且由于高起点运作,吸收的人虽然缓慢数量少,但资金的巨大和人数增加的缓慢,无疑延长了崩溃时间。其实说金字塔是骗局,就是最后加入的人因为无人可拉,资金链断裂,无法得到补偿,成了垫底者牺牲品。

如果保证最后加入的人确实在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得到回本,还是否算骗局呢?只有解决这个问题,刀才是救人刀。那么,拉人头的运作能否保证在资金链断裂时可以补偿最后加入的人的本钱呢?只有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才可以明白是否需要保护,是否中央真的在保护!

传销案件属于涉众型的经济犯罪,涉众型的经济犯罪就是涉及众多的不确定的受害者。这些涉众型的犯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经营未上市的证券,等等。这些涉众型的经济犯罪是当前公安经侦部门打击的重点。这些骗局的实质危害,正如前面分析的,就是最后加入的人因为无人可拉,资金链断裂,无法得到补偿,成了垫底者牺牲品。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在缺乏社会保障,就业压力巨大,失业问题不能真正解决,两极分化,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突出,腐败和拜金主义盛行,信仰、诚信、道德、法治严重缺位,这样的大环境下,这类经济案件不仅容易发生,而且这些案件一旦发生,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后果会很严重。雪球滚大了会变成雪山,造成雪崩。

十几年来,我们从未间断过看到有关传销的新闻,听闻传销分子的惨淡结局,如果有些问题没有一个可取的办法去有效疏导,蓄意敛财的传销策划、组织者就会层出不穷,传销分子在中国的身影将永远挥之不去。那么,究竟怎么疏导?怎么管理?怎么利用?

自从两个条例发表后,批评政府对传销禁而不疏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那么,为什么疏导?何谓疏导?如何疏导?不解决如何疏导的问题,疏导只能是空谈。

疏导是管理方法,提倡疏导管理的主要根据,就是认为如果企业严格按照《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及后来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一系列规定运作,业务很难做起来,也根本无法发展。照此推论,疏导难道就是放松管理?现在的管理严格吗?放松了管理业务就会做起来?是否取消两个条例就会战胜沃尔玛?放松了管理传销和老鼠会就会自行消失?显然,疏导和严格管理不是矛盾。需要疏导的原因和理由也不是因为管理严格。正相反,恰恰是因为管理松懈,才导致违规运作屡禁不止,规而不范。无乱何须疏?有路何必导?正是因为两个条例的出台,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出现了裁判员、运动员、观众各方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差异,才导致游戏的混乱进行困难。而且究竟怎样理解和运用游戏规则,到现在还没有取得共识。运动员不理解规则,不喜欢规则,不习惯遵守规则,裁判员对规则一知半解,这样的比赛怎么可能表演好?所以才乱,才感到迷惘,无方向,无方法,无方案。面对现实,如何梳?怎样导?

何为资本运作?资本运作不是生产制造、库存管理、产品营销、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经营活动,资本这个词,最原始的含义,充其量就是一个融资的功能,也是企业经营的一部分,说到底,资本运作就是一种以小变大、以无生有的诀窍和手段。但不是当救世主,更不能神话它,否则,就会变质,失去意义。

那么,什么是虚拟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卷,第340页)

目前存在的现实,需要认真了解分析,数据孤立无对错,信息关联有乾坤。只有全面得了解个,才好客观地判断结论。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广西实际考察,需要交流探讨。暂时停下,考察后再做分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