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保危机期的社会稳定


 

柴福洪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目前金融机构所遭受的损失没有暴露干净,“没有三万亿元损失是不可能的”。加上外汇贬值和外贸欠款损失,中国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损失已过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3亿中国人人均3000元以上。
国资委12月1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43家中央企业利润出现6年来首次大幅下降,同比减少盈利2400亿,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2008年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是2001年末以来的新低,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标志着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正在全面、深入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中国已演变成经济危机了。
我的判断是:种种迹象显示,通缩时代即将到来。
中国经济或许正遭遇超出预料的麻烦。只是,这个麻烦看起来颇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因为年初时被严防死守的“通胀”似乎倏忽不见,取而代之新麻烦竟然完全是其对立面——通货紧缩。
尽管宏观经济波动表现出“大暑”与“大寒”异象,但各市场机构和经济学家们仍然和以前一样言之凿凿:未来一年,整体需求增速减缓、出现通缩的可能性增大。摩根士丹利出具的宏观经济报告预测,明年上半年中国将出现通缩迹象,并可能在下半年及之后演变成“持续通缩”。作为来自海外市场的佐证,美国3月期的政府债券在12月9日的交易时段中首次出现了负收益率现象,这似乎也反映出投资者预期美国今后数月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deflation)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该如何定义?依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统统价格不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中国政府在2008年底,采取了一系列由“抑”转向“扬”的经济政策调整,以“保经济增长、防经济通缩”。按照总需求不足引发的通货紧缩,供给绝对过剩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原理,政府的任何救市措施,只能缓解其症状,不能彻底消除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视“印度孟买遭袭”和“西腊动乱”的前车之鉴,本人从社会局势稳定角度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与观点: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与高教领导,促进中国“保增长与防通缩”能力的提高;保证中国政治局势的稳定,比经济局势的稳定更为迫切。
 
一、在外资和私营经济体建立党的组织
 
中共中央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资和私营经济体建立中共党组织条例》,该条例的主要精神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外资和私营经济体现有员工中,有三个以上中共党员的,建立党的基层支部,并主动与当地党委取得直接联系。一名以上不足三人的,可以建立党小组,并按程序发展新的党员。
2、中共党员在外资和私营经济体工作的,必须挂牌上岗,其组织活动不占用上班时间和公共场地,并主动与外资和私营经济体的所有者、管理者取得联系。
3、当地党组织,及时免费提供党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政策和文件。党支部负责企业共青团、工会等群众性组织的具体领导工作。企业党支部组织党员、青年团员、工会会员学习、宣传党和政府的经济方针、政策、文件,结合企业实际,形成党支部的意见,并用文字报告企业所有者、管理者。
4、在党支部的要求下,外资和私营经济体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应主动通过党支部向员工转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提出应对措施和计划。党支部应主动帮助企业宣传和发动员工与企业主、管理者“抱团取暖、共渡时艰”。
5、企业党支部要带领共青团、工会会员等工人群众组织,争取工人的人权与尊严,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合法经营,维护企业主的合法权益;防止偷税避税、偷工减料,保证产品安全、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等。
 
二、在基层组织中改善党的选干制度
 
各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联系,领导和服务人民的组织机构,它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声誉,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实行了近六十年的由党委委派干部的组织任命机制,党委少数几个人决定干部的升迁,显现出许多弊端,尤其是腐败现象难于根除的状态下,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进与改善。
1、除军事、外交、司法、警察、新闻、财政、税务、金融等要害部门外,中央发文,正式取消由上一级党委常委决定下一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组织机制。
2、基层组织的干部亦实行任期制;依据经济发达程度分东、中、西部三类,不同职级干部,基本条件相对统一;专业性强的单位,必须强调其学历和职业经历;道德品行第一,能力与智力第二。
3、对不同层级与不同部门的干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实行群众推荐、自我推荐、组织推荐相结合,实行“多选一”的多轮淘汰选拔制。在“多选一”为主的选拔制度下,根据岗位需要,仍可采取公开招聘、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的选干制度。
4、上级党委和群众,在一定的程序条件下,对本单位的主要领导者,都有“劝其辞职”和“不信任投票”,以及“弹劾”的权力。
5、基层一定层级的干部,任期届(可连任两届)满,在同一单位不得再任原职级相同的职务。因“劝其辞职”、“不信任投票”、“弹劾”的干部,在限定年限内不得再任同一单位原职级,超限定年限可任低于原职级岗位职务。
6、党组织从外单位和外地调入干部,组织部门要全面介绍原任职情况,实行“试任职”制度。待轮到新一届选干时,再平等“多选一”或竞争、竞聘上岗。
 
三、在高校实行“教授委员会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
   
目前,高校管理体制行政化(官本位)的倾向十份严重,极大地影响到中国高校的行政化、学术的急功近利与浮躁化,如何育人反而没有成为高校的主题。中国未来的精英层和劳动主体人群按照目前的培养模式,它将更加深远地削弱中国国力的增强。
由于高校领导的选拔权、任命权、考核权、评价权集中在上级党委或主管部门,在办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很难做到不唯上是从,表面上主要按照政府部门的文件、指令办学,造成大学“千校一面”,缺少特色和个性,很难真正体现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意志。
高校的核心是教授、教师,应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扩大院系的自主权,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教授自治是相对而言,在学术上应该发挥他们的作用,包括在重大问题的参与上发挥作用。权力都是相对的,不能无限,任何权力都需要一个制约,大学也要有制约,工会、职代会都是制约校长的。唯某一力量主宰中国的高校,都是不可取的。
高校需要建立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培育学术自主成长的环境。改变现在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教授委员会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委置于监督位置和赋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责任。形成“教授委员会决策,校长行政、党委监督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让“学术本位回归校园,官本位退出校园”,将是中国的百年大计。
1、党委在高校里,处于最高领导和“人治”状态下,行政事务和官员非主业行为成为高校的日常生活内容,教学和科研成了装饰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育人地位得不到凸显,其发展肯定不可持续。
2、教授在高校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中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必然充斥校园。教授当官、管理学校不是凸显教授的主体地位,是教授行政化、官本位化。教授只能做份内的事:教学和科研。高校“教授自治”的内涵是大学的大事由教授来决策,决策是教授的业余工作,是地位与导向的标志物。
3、高校“教授自治”并不排斥党委的领导,只是领导形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当家人”变成了“监督人”,由“运动员”变成了“裁判员”,由“总经理”变成了“董事长”。
4、《高校党组织条例》必须赋予高校党委在一定条件下实行最终否决权,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对校长的弹劾权。只要保证党对高校政治控制的绝对权威,就能实现其实质性领导。
5、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是权力的垄断,而是要掌握高校政治控制权,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与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没有必要站在第一线,得到尊贵与承受毁誉。
 
四、在基层和部门党的领导应优化为“监督”角色
 
“人治”的中国社会意识下,领导就是直接管理一切,“我”说了算。“法治”的社会意识下,权力是分散的,相互制约的机制,最高决策权与自己的利益的一致性,治理的责任交由专家型人才去做。中国中央级政权不仿效西方的“三权分立”,有利于中国的统一与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但在基层与经济实体中,实行“权力分散”的管理体制,更有利于纯洁社会运作,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与进步,这是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
1、行政权力架构,从中央到乡镇、街道等区域性组织,仍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长期不变,是保证中国社会稳与发展的基本国策,不容挑战。且不应受到“民主”与“人权”等意识的左右。
2、在基层法人单位与部门,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与进步,有必要让专家与职业者站在第一线,发挥其专长,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尽心尽力。而党的组织站在其身后,作为坚强后盾。领导群众组织与团体,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经常通过提出建设性意见,甚至通过媒体,左右行政行为。
3、目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任何人都把责任归究于党的领导,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像战争年代一样,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始终站在火线上,身先士足,包揽一切事务,当家就吃力,吃力不讨好。这样下去,执政地位问题始终萦绕在党的心头,开明不起来,潇洒不起来,更难民主起来,讲起“人权”概念,心有余悸。
4、要让我党开明不起来,潇洒不起来,超脱起来,只有改变思路,决然地把自己置于行政权力的监督位置,特殊情况下,弹劾行政首长,领导人民群众再选新的行政领导,而不是取而代之,保证关键时刻不会大权旁落。平时,瞪大双眼做评论家、指手划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发动群众、带领人民上街游行示威,争待遇,保利益。永葆我党的青春与活力。
5、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党,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又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民族与政治体制下的唯一的执政党,国家的兴衰、经济发展、人心向背与党的成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的日子过久了,换个活法,将一身轻松。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次苦难,也给了我们改革的机遇,来一次凤凰涅磐吧!苦难中再造一个新的中国。
 
 
                                              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