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英雄“仙姑台”


   清明节快到了,每年都要祭祖。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去家乡的山上采映山红,因为满山的映山红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激情。一眼望不到头,给人感觉自己真的很富有,很有一种欲望的满足感。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映山红的花芯拔掉,把花瓣揉一揉放到嘴里尝那个酸味。因为清明,我们家乡的人就能在这一天聚在一起,一起上山下山,一起玩,一起聊天,也为了同一个目的就是拜我们共同的祖辈,感受着亲情的真实,平时我们可能没有那份亲热,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这一天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这些总能勾起我的思乡情绪。

    小时候只知道好玩,而没有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清明节”,每年的这一天成为一种责任,一种贯例。清晨我们总是相约一起朝家乡对面的大山走去。山的顶部因为没有树,没有草,是真正的石头山,一个石灰岩构成的圆锥形,山腰及山下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远看整座山就像是一个大的生日蛋糕上托着一个“奶油桃”。这就是仙姑台了!

    仙姑台之所以得名,据大人们讲是为了纪念一位抗日女英雄。原来在那抗日的烽火年代,我们这里也有战斗的经历,只是历史上不曾有记载。查询相关资料,当年国军在我们这里最开始的最高指挥官是张发奎将军。张的部署本是相当精明的,他把其他的杂牌军沿江驻守用来阻档日军,嫡系部队全部放在这一片大山之中,本想让不可一世的日军突破防线后钻入这个口袋阵中。无奈天有不测风云,国军的统帅老蒋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直接与各个部队单线联系,又不相信军事主官,有一个杂牌军的下级向老蒋告状说张发奎公报私仇,把别人当炮灰,自己在后面保存实力,老蒋一听相当愤怒未经查实就当即免了张的职务,大战将至临阵换将是兵家之大忌啊。就这样新任主官还未到,日本鬼子就突破了长江防线,并穷追猛打,国军就一路西逃。

    就这样错失了一次“再造一个平型关大捷”的机会!可是历史就不会有如果了。

    国军大部队撤退,留下来断后的居然是一个女连长带队,当时就驻守在现在仙姑台。日军出动了飞机,炸弹、燃烧弹攻击了三天天夜。直把整个山头都削掉了几层,着实把这个当时是我们那里的第一高峰就成了现在的第二峰,才拿下了,当然女连长以下全部壮烈牺牲。

    这个女连长没有人知道她的姓名,历史上也没有记载,现在看来,很难想像到国军中也有这样的铁娘子,使人联想到我们的“红色娘子军”。

    山腰的映山红似乎是女连长他们洒下的鲜血,盛开的生命之花!

    后来的石头山就成了现在的“仙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