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仪——中国女性的骄傲


【转】吴仪,中国当代女人的一个符号,曾经时不时地进入人们的眼帘,很着人喜欢的一个“女明星”。如今,淡出了政界,也淡出了荧屏。人们记着她的过去的风采和好的同时,更关心她现在干啥。而从没从事中医事业,更是人们的首要关心。今年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说:“我已经连续参加三次中医药工作会议了,今天我要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说再见,因为我很快要退休了。中医是很大学问的,我打算退休后研究中医药,现在正学习《黄帝内经》。”吴仪学习炼油工程专业,工程师,后长期从事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工作,但是她对中医却情有独衷,对于大部分中药,基本能说出其功用。

  在任副总理和有一段兼任卫生部长期间,吴仪对医疗卫生事业干得已经很好了。可是,退休后却不想享清闲,想找点事干,也是一种晚年找乐,但是到中医上找乐,却不是好找的,恐怕得先有苦和累。因为,首先碰到的是一本并不太好懂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老子》和《周易》等是研究自然和社会的。《黄帝内经》是以研究生命为主的,它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辩证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和解释生命现象,详尽地全方位地考察了人,和人与天的关系,以医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乐理学等学科的材料论证并丰富了天人关系理论。如果没有中医,中国可能不会自信地走过几千年的岁月。还有那些千奇百怪的中草药,即使记住名字也需要一番力量。吴仪从政之余,能够说出绝大多数中草药的功用,真是新世纪中医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时的一个“大救星”。

  吴仪不是专业的中医,却有着单个的中医和许多中医集合起来成不了的力量,就是因为她“东方铁娘子”,有着明星效应。力量够,才担当得起“救星”的责任。而当前的中医需要救了,就是因为时下中医遍地,中药遍地,却很乱。还糟糕的是,中国产生的中医,很多自己人不懂得珍惜,反而总骂。何作庥先生,在反伪科学上是斗士,赢得了尊重,晚年却喊出废除中医。一些媒体不先鉴别对错,抢着新奇就报,起了煽风的作用。相反,在中国讨论中医好坏之际,一个不大的国家,韩国,却斥巨资,想把中医改名“韩医”,并申报联合国世界遗产。韩国的中医,其实就是中国流过去的。《大长今》中对医学医术的描写,就是韩国对中医的敬重,而中国却迄今没有一部这样的电视剧或电影。

  吴仪在很多人主张废除中医,而外国推崇中医的当口,选择学习中医,不是心血来潮,相反是一个冷静和理智。之所以冷静和理智,就是因为吴仪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且中医真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人用的就是中医药。只不过就是,最近一百来年,才进来了西医。说中医不好的人,不仅不了解中医而且不了解西医。他们只是“一次遭蛇咬,十年怕井绳”,遇到一个江湖医生的愚弄就以为所有的中医都在骗人。当然,以为中医不好,也与鲁迅先生有关,鲁迅说过“庸医害人”的话。但是,鲁迅也是历史的人,有局限的人。那时,鲁迅不知道在几十年后外国人竟然会寻找中医的缝隙,进行偷窥,甚至想抢注世界遗产。今天说中医不好的人,连眼前的实际都没有看到,自然就看不到不拯救和宏扬中医的严峻后果。

  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中医好坏,说不说废除中医这类无聊的话。问题的关键是,中医需要规范了,需要后继有人了,需要制度保护了。吴仪显然看到了这一点:“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的师承制度,要打破传男不传女的中医传统!”从过去,中医有师傅有徒弟,一代传一代,中医是个人的行为,到副总理即将退休,毅然加入研究中医行列,并且要从制度上保障中医发展,高瞻远瞩。

  吴仪是从官的立场,从爱祖国医学的角度,讲的。到了医生那里,虽然目前几十万中医,但真正有大建树的并不多,而混水摸鱼的倒不少。凡府地,辽宁省盘锦市佰康中医肿瘤疑难病研究所所长,就是一位有建树,研有所成的人。凡府地出身平民家庭,从小就看着中医治病救人,跟着学中医。学习前人,又超越前人,许多今天连西医也诊治不了的病,在凡府地手里得到突破。听吴仪说退休后要研究中医,凡府地备感欣慰:“这是中医之幸,中国人之幸啊,能够吸引来副总理专门研究中医。”不过,凡府地也有隐忧:“祖国医学的好还没有被国人充分认识到,不但很多企业家缺乏远见,不投入中医事业,而且很多官员也崇洋媚外瞧不起中医。”30年来,凡府地研究过并亲自品尝了5万多种中草药,现在正欲将一些独家成果公布于世。

  中医,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一个奇葩,中国人不该信口开河贬低。现在,吴仪的加入是个推动,但是更需要凡府地这样的中医精英的来帮。中医光大,走向世界,也是中国大国崛起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