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市场,少审批,是当前房地产的出路
北京亚细亚经济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汪林海
当前,在上海、江苏、浙江,土地被保护起来种粮食,充满活力的企业没有土地建厂房,高收入的居民没有土地建住房,经济发展受阻,人民生活受损。而在安徽、云南、湖南,种粮无利可图,大量的耕地被荒芜了。当前的土地管理制度直接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
当前土地管理办法严重损害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国土资源部要转变思路,改进方法,与时俱进。管理国土资源的正确思路,是依赖市场,而不是依赖官员,管理国土资源正确办法,是全国统筹管理,不是局部管理。
一、当前的土地管理办法损害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当前有土地紧张导致的房价飙升,带来了的两个极为危险的后果。
首先,高房价导致居民无钱购买住房,基本居住问题无法解决,从而民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影响社会稳定。
其次,在主要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房地产泡沫早已形成,房地产泡沫很可能会冲击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导致经济混乱和经济衰退。迅速把房价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是当前迫切的任务。他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安全。
造成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对土地的控制。中央政府主动对土地进行控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粮食安全。地方政府主动对土地进行控制,很多是出于利益。政府牢牢控制土地不放,导致经济发展用地供给严重不足,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迅速升高,结果导致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地价和房价一路飙升,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迅速攀升,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经济发展受阻。
二、管理国土资源的正确思路,是依赖市场,而不是依赖官员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上,是中央政府依赖地方政府部门和官员,采用审批的方式。
在当官员主导的国土资源管理下,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结果:在江浙沪,充满活力的企业因为缺乏土地而发展受阻,高收入的居民却无房可住,而在安徽、云南、湖南等地,许多耕地都荒芜了。
要是在江、浙、沪多用占用1亩耕地,而在安徽、云南、湖南多耕种1亩荒芜的土地,那么,全国耕种的土地数量是一样的,粮食总产量还是一样。土地问题不就简单地解决了?
在土地市场化时,当江、浙、沪占用耕地用于建厂房时,就会导致耕地减少,粮食价格上涨,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在安徽云南等地种粮就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安徽、云南等地农民就会在荒芜的耕地上种粮食,甚至还会开垦出新的耕地来种粮食,从而粮食的供应量又会增加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市场调节的结果,是江、浙、沪减少了一亩耕地,而在云南、安徽则增加了一亩耕地,粮食总产量不变。
如简单的解决江、浙、沪土地紧张的办法,在我国却实行不了。因为,土地是审批的。在江、浙、沪,企业和居民要使用土地建厂房、建住房,政府不批准,结果充满活力的企业无地可用,经济发展受到阻碍,高收入的居民无房可住,整个国家国民经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这里,我给国土资源部提一个建议,希望你们能够认真思考。国土资源部能否转变一下思路,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上多发挥一点作用?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同样可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如果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结果,是放眼望去,以上海为中心方圆几百公里无耕地,全是各种各样的厂房,那也不可拍。因为,此时在云南、广西、安徽等地,所有的荒芜的土地肯定已经被重新耕种,并且还会有新耕地开发出来。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不会减少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用上海附近的土地来种粮食,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浪费。上海附近的土地,是用来开办工厂,发展经济的。云南、安徽、湖南等地的土地,才是用来种粮食的。可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结果,是在海附近的土地用来种粮食,云南、安徽的土地荒芜。结果上海附近的企业和居民无地可用,安徽、云南等的居民任由土地荒芜。
管理国土资源的正确思路,是依赖市场,而不是依赖官员。
三、管理国土资源正确办法,是全国统筹管理,不是局部管理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特点,是局部管理,而不是统筹管理。典型的做法,是在各地区都划分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比如,在工业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江苏、浙江,既有大片的农业用地,也有大片的工业用地。同样,在工业落后的地区如云南、湖南、安徽、贵州,也有大片的工业用地和农业农用地。在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业不发达地区,都有被保护的耕地,这是典型的局部管理方式。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全国统筹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土地。如果江、浙、沪的企业占用耕地时,中央政府向其收取土地使用金,然后中央政府用这些土地使用金在云南、贵州等地兴修水利、开垦新耕地。比如,在江、浙、沪,企业占用1亩耕地,要交20万元,而用这20万元,在中西部兴修水利,开发1亩新耕地。这样,东部企业用地问题解决了、经济的到了发展,西部也得到了收入,粮食安全问题也解决了。
管理国土资源正确办法,是全国统筹管理,不是局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