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让我们将目光转向温州人。
温州人承载着一种独有的价值理念与人文精神。有人概括其群体特征为:勤劳务实、敢于冒险、善于抱团、富有创造激情和开拓精神……但无论怎样的概括,相较于丰富和鲜活的温州人群体,总是显得惨白。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兼容的特性,在温州人周星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上海教委还没发下正式批文时,他就砸下上亿元修建上海建桥学院了。还有一批温州人竟然在“八字还没有一撇”时,也跟着投入自己的全副家当,全力支持在凉州人看来充属“胡整”的董事长,不断地把事业做强做大。
另一个例子也同样精彩。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叫王荣森的温州女人,投资近千万,想在陕北寻找石油,最后却落得血本无归,家破人亡。就在这样的人生挫折与沉浮面前,王荣森却没有完全倒下,她的生命里一直还有“担当”二字。在最困难的六年间,陕西当地民政部门曾几度想接济王荣森,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说再艰难也要靠自己再站起来,不能让“温州人”三个字蒙羞。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一家媒体如是“盘点”:
从赴美留学生成为美国政界职位最高的华人之一的黄建南;柳市电器业的始作俑者郑元忠;斥千万巨资在陕北寻找油田九死一生的王荣森;制造出联合国维和部队徽章的“中国徽章大王”陈加枢;跨越CR法规第一人的林光;关键时刻使中国鞋业突出重围的王振滔;以“虚拟经营”起家的周成建;从补鞋匠到世界低压电器行业巨子的南存辉;在新疆创业成就自我的黄宣钱;第一位辞职下海的温州大学教师,转身成为上海第一位沪外企业家办大学的周星增……他们共同写就了一部温州人筚路蓝缕、追寻梦想的传奇。
(待续)
---《热血厚土》(何羽编著)(代序)
上海三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