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刘玉浦书记的这番话耐人寻味,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事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旧的事物不断消亡,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一切,不论看起来多么根深蒂固,难以动摇,但都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发生变革,新的事物的出现,新的道路的开辟,是不可遏止的。即使今天思想解放了,明天不随着时移事异而变,也会造成主观脱离客观。因此,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所以,解放思想不仅要有胆量,更要有见识。有胆量,就是敢想、敢闯,敢于探索、试验;有见识,就是要把大无畏的精神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想当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条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道路。这一个个“第一”,无不显示出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有胆有识”的理论勇气和首创精神。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有胆有识”,才能集聚敢字当头、勇闯新路的理论勇气;只有敢字当头、勇闯新路,才能进一步冲破思想的“樊篱”,探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解放思想要“有胆有识”,实质上就是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体现就是以与时俱进的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发展是硬道理。在国际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停滞不前或者发展太慢,就会陷入被动。作为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敢于超过前人、永不满足现状的拼搏精神,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无私无畏的高尚境界和宽广胸怀,对于能不能推进发展、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解放思想要“有胆有识”,关键还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为什么地方经济发展快慢有区别,变化有差距,根本区别是领导者捕捉机遇和利用机遇的能力。利用机遇关键是如何将机遇转化为自身发展的新优势。这种转化就是结合。所以,领导者“有胆有识”,还要善于统筹谋划,科学决策,准确把握本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的对接点,并将这种结合转化形成的优势变为全体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持之以恒地抓落实,尽快地、更好地把机遇中存在的加快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可见,解放思想要“有胆有识”,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希望。领导干部要把握大势,统揽全局,提高领导能力,在更高的层面上、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新的思路进一步开创发展新局面,关键在“有胆有识”,出路“有胆有识”,希望也在“有胆有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