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印象记:给你一个真实的台湾 (上篇)


 

             台湾印象记 (上篇)

 

  当我们乘坐的飞机轰然离开台湾桃园机场的一瞬间,我看了下日期:2007年12月26日,这个曾经在中国有强烈而特殊意义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淌慢慢被人们淡化了。强大的气流把巨大飞机送入云端的时候,却把我的一点遗憾留在了台湾大地……

 

  台湾岛,自日本人的进驻,郑成功的收复起,已注定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书写在一起了,而历史人物蒋介石更是台湾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写蒋介石不得不提到和他打了近半个世纪交道的老对手毛泽东。一般读者认为,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较量,从三大战役结束,蒋介石撤至台湾岛就基本收尾了,其实不然,他们的较量从上海战役,福建、金门,一直延续到朝鲜战争,中越交锋,只不过以后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较量,从正面的军事抗衡转入智慧的角逐。蒋介石自宣布由李宗仁作为代总统而下野以后,由溪口展转到台湾后,在1950年3月,蒋介石又自己宣布恢复总统职务,而真正的代总统李宗仁此时确在美国,因住不起宾馆,在新泽西洲买了一个破木头房屋作为总统府,寒酸而潦倒,而名不正的蒋介石“总统”却盘踞在台北市一栋最好的五层建筑内,当时台湾省主席魏道明为讨好蒋介石,把此屋更名叫“介寿馆”,实际上就是总统府,与真正李代总统的木屋成了鲜明对比。一次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被尖刻的记者问道:他将按什么身份接待李宗仁?杜鲁门总统稍作思考后回答:“作为中国代总统”。其实对蒋恢复总统职务,除了蒋本人底气不足外,连他的专职写稿人董显光都这么认为“蒋总统如复职,他所遭遇的困难自多,他如专为自身打算,自仍以引退为宜。”我们到了台湾,自然想看一下台湾的历史。虽然我们知道原“中正纪念馆”已被阿扁改为不伦不类的民族纪念堂,我们还是前往参观了,到目的地后,除了一个刻有民族纪念广场的牌坊外,空旷的场地一览无余,右边静躺着装修古色基调的民族大剧院,前面远方便是原“中正纪念馆”,孤独而寂寞地盘踞着,几乎没有游客走近其身边,它想倾诉也没有对象,连一只小狗也不见踪影。据陪同人士说,阿扁做的有点过分了,马英九已表态,如果上台执政一定恢复原样。其实历史就是历史,它不是妓女,可以人人摆弄,历史的真相没人能遮盖。从现在披露的史料看,就是蒋介石也不象我们以前理解的那样偏执,他首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中越战争期间,北海舰队奉命前往南海助战,经过台湾海峡时,毛泽东指示直接穿越,当中国舰队经过台湾海峡时,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请示蒋介石怎么办?蒋喃喃说了一句:前线战事吃紧呐,随即令桂永清让中国北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并由台湾护卫舰护送。当桂永清转身去执行蒋的命令时,蒋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中国海军给养不够,由台湾海军随时补充。毛泽东正是通过这个特殊方法,“考验”了与他相斗了半辈子的“老朋友”,在捍卫祖国领土这一问题上,蒋介石倒也不含糊。 

 

   慈湖边的“双蒋坟”是蒋家父子的最后归宿之地,也是他们夫子在台湾执政历史的浓缩与后人的凝思,令我们甚为遗憾是,“双蒋坟”前的守护依仗卫兵已被阿扁当局于2007年12月24日撤掉了,“绿营”人士欲加以保护,几路人马发生了争执,结果是扩大了警戒线,外人一律不能进了。一代名人蒋家父子的遗风最后还不如一个“阎老西”风光,一个时代真正地结束了。“蒋总统”到台湾后,因时刻想着“收复大陆”,并无心思搞台湾的建设,至死一直认为台湾是暂栖之地,倒是蒋经国还有几分远见,认为台湾的经济建设比“收复大陆”重要的多,台湾有今天的成效,蒋经国是功不可没,所以台湾人对蒋经国的评介还是不错的。至于蒋家父子两人何时能“梦归”大陆溪口,我不得而知,蒋介石也是一个孝子,曾有过口谕,希望能与老母亲合葬一处,也算是落叶归根了。在当初其实有一个极好的机会,1973年,毛泽东有意再次架起和谈之桥,派专机送章士钊老先生经香港然后再入台湾,中国民航的班机首次降落在香港机场,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毛泽东审时度势,在恰当的时机,派出最合适的人选,希望与蒋介石继重庆握手后,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失败已成定论,时过景迁,毛泽东已把和平的“绣球”抛向对岸……可能是双方的缘分没到,因章士钊老先生年岁已高,不幸在香港病逝,国共第三次握手从此搁浅,不过蒋介石已感觉到毛泽东的意图,1975年,蒋介石通过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经秘密通道向中央发出邀请毛泽东来台湾访问的信息,可是还没有等到大陆的回复,蒋介石已溘然长逝,可能又是老天的神意,把台湾问题留给了毛泽东的后代们……

 

  今天,毛泽东已走下神坛,蒋介石也在还原其本来面目,两位同时在中国文化中浸泡的历史老人,自重庆握手后,再也无缘相见,毛泽东除了蒋介石,再无他人能与他亮剑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较量;蒋介石相遇毛泽东,苍天安排了一个现代版的“既生蒋,何生毛”的大历史演义。意味深长的是:蒋介石去世的之日,当警卫员兴冲冲把这一消息告诉毛泽东时,主席只淡淡说了下:知道了。整个下午主席沉默不语,没有一点高兴的迹象。我们已无法知晓伟人毛泽东当时心中的感想,我们只能猜测,毛泽东的思绪可能飞回半个世纪前,一位出身于韶山冲的三伢子,穷其毕生精力,自认为一生只做了两件事情,其中一件事就是把老蒋逼了台湾。老对手死了,以后再也没有人能与毛泽东挑战了,就好象一位习惯于冲锋陷阵的老战士,没有隆隆的炮声与弥漫的硝烟是多么不习惯。

 

  我们的遗憾不仅仅是没有看到“双蒋坟”,在台湾考察期间虽然走了不少名胜古迹与风土人情,但蒋家皇朝在台湾的这段历史被阉割殆尽。大家都知道日月潭是个著名的游览区,也是台湾最大的自然湖,湖中有一个小岛,当时被称谓“光华岛”,岛北为日潭,岛南为月潭,极目四周,青山怀抱,郁郁葱葱,在林中忽隐忽现有栋小楼,叫涵碧楼。蒋介石在该楼里接见过不少党政要员,当老蒋在大陆最后一股力量,胡宗南余部被歼灭之时,老蒋就在涵碧楼痛心写道: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彻底失败而绝望矣。就是这座有浓厚历史沉淀的小楼,也被台湾当局与世隔绝,台湾几乎要成为一部断代史。

 

  写得太沉重了,换点轻松的吧。我们在台湾考察期间,正值台湾各地竞选立法委员之际,市民的参与程度也很高,媒体广告,各自的粉丝与支持者,忙得不也乐乎,台湾道路上摩托车甚多,各自在车头上插上支持者的小旗子,有时几十辆摩托是支持同一个人的,插上同一枚旗子,快速奔驰在马路上,犹如蝗虫一般袭来,煞是好看。一天晚上我在TN市,看到地方电视台也在紧锣密鼓地为立法委员拉票,我看到有个叫黄ZT的立委,可能是在任期间工作不错,再次当选的呼声很高,各路人马都在为他游说,其中一位是他的妻子,名叫小燕,外表大度清秀,很有神韵气质的一位女士,面呈微笑,丝毫没有急烘烘一味替丈夫说好话,她就象随意与你在唠家常,通过一些不在意的琐事,让人感受到他们夫妻间的恩爱,在述说中小燕也恰如其分的披露与抨击在拉票中的一些阴暗面,并呼吁人们加以抵制,拒绝买票选举。一个纤弱的女子,为支持丈夫竞选,她的内心是多么刚毅。我听得很仔细,仿佛也看到她内心真的如她所讲的那样:不希望丈夫整天忙碌,一个月的一场音乐会是他们经常会晤的地点。但理解与支持丈夫的工作在小燕心中是第一位的,这样的女性同样是伟大的。我有时也是个感性之人,当时就在心中对黄ZT立委说:你有这样一个通情达理,懂事豁达的妻子,已是你“前身”的造化了,听了她的路演你应该爱她一辈子,你拥有她比当立委要幸福,立委是暂时的,好妻子是永久的。人的一生有一个家庭很容易,但互相成为知己却很难,有的夫妻一辈子同床异梦的甚多,特别是女人,平时她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显眼,但关键时刻就一二个动作或片刻语言,足以镌刻在人们心里。读者一定记得普京当选总统不久,有一次往车臣前线视察,那时军队正在作战,在普京上飞机时,他太太坚持要随他一起前往,随同都劝她不要去,因为很危险。普京太太到底是与众不同,很镇定说道:我去会给前线战士一种稳定感,总统的夫人都来了,还有什么可怕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有颗子弹飞来,第一个为总统挡子弹的人肯定是我。此言一出,随员们均为之动容。小燕虽是一介平民,但从女人内心的美德与普京夫人同样能相提并论。(未完)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