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报告是由《经济学人》信息部与美国银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陶氏化学和韬睿咨询公司合作,并在精信环球和英国诺顿罗氏律师事务所的支持下共同撰写完成的。
根据在中国进行的大量采访以及在2005年5~6月对来自16个行业的中国内地公司176名高级主管人员的调查结果:91%的公司在未来3年内,仍将中国国内市场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17%的公司表示他们将选择进入东南亚和东北亚市场,12%的公司选择了欧洲和俄罗斯,只有11%的公司选择了北美作为其目标市场。
报告还显示,如果把中国企业目前的海外扩张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收购狂潮进行比较,中国的海外投资规模要小得多,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会保持相似情况。即使到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至300亿美元,仍仅占全球投资总额的2.4%。
业内有关人士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对走出去相对低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中国本土市场大,许多本土企业觉得国内市场机会较多;二是中国金融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不少中小企业无法顺利向银行融资,海外并购资金不足;三是本土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缺少相关人才,缺乏海外并购经验以及风险管理意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业内有关人士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对走出去相对低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中国本土市场大,许多本土企业觉得国内市场机会较多;二是中国金融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不少中小企业无法顺利向银行融资,海外并购资金不足;三是本土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缺少相关人才,缺乏海外并购经验以及风险管理意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
《经济学人》认为,综合内地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中国大举对外投资的时机尚未成熟,但目前越来越多由中国本土企业与外国投资者进行的兼并及收购活动,可能预示着另一个重组期的开始,这将为内地公司注入新的资金和技术,从而填补这方面的空隙,并继续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