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微车给“三大”排序


 

看微车给“三大排序

在中国汽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微型车一直不被人关注。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微型车就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那时的轿车还在蹒跚学步。

进入2007年,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微型车连同小排量车一起出现大幅的市场滑坡,伴随市场波动的是微车企业格局的重新整理。本期《汽车观察》的专题文章“微车异动”向人们展示了三个值得关注的微车企业——上汽通用五菱、 一汽吉林和东风渝安。

其实,这三个企业首先是被他们的老板特别关注的。一汽总经理竺延风于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先后出席一汽吉林公司与日本大发合作的签字仪式和产品下线仪式,并明确表示一汽吉林公司是一汽集团小型车战略基地,中日合作的结晶森雅必将引领小型车潮流,改变小型车市场格局,占据小型车细分市场的制高点。上汽总裁陈虹和美国通用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甘文维同时参加五菱发动机下线仪式,给予五菱很高的评价,当然也给出了更高的希望。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徐平也是经常亲临东风小康十堰生产车间,了解东风小康各项生产经营情况。“三大”的老总们都不约而同地给与微车很大的重视。

再看看这几个企业的销量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去年,中国汽车集团销量排名的前三甲就是传统叫法的“三大”,销量分别是上汽122.4万辆、、一汽116.5万辆、东风93.2万辆,之间的差距是6万辆和23万辆。而同期“三大”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吉林和东风渝安的微车销量分别为46万辆、6万辆和6万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微车,一汽反而比上汽多34万辆,这样大的悬殊表明,微车竟然在目前决定了行业老大的人选。

同样,微车也会影响前三甲的排序。当长安还高踞微车老大位置时,曾经创造过超过东风进入行业第三的成绩。但是随着2006年长安的微车宝座被五菱夺走,长安的排名重新回到东风之后,而且与东风的差距扩大到20多万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理,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渝安继续快速增长,而一汽吉林和长安则出现负增长,其中东风渝安增幅高达40%,而一汽吉林却是降幅高达40%,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东风在微车上捞回23万辆的差额,一举超过一汽排名第二,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微车毕竟是微车,在销售额、利润率等方面还是贡献度不大。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分重视排名的国度,微车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作用,恐怕是不少局中人所始料不及的。而这也许是微车发展的一大幸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