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频繁,加息可能助推股市上冲


    央行决定,自2007年9月15日起实施年内第五次升息。

    尽管这已是2007年以来央行第五次动用加息手段,且距上次加息不足1个月时间,对此似乎并不感到意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向频繁调控、提前调控转变,将经济风险控制到最小。

    一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国际贸易、CPI等指标都是我国宏观调控参考的重要依据,8月份工业增加值以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有所放缓表明此前宏观调控政策出现了效果,但CPI今年屡创新高,8月份更是创下了十一年来的新高6.5%。加息着眼于通货膨胀的目的更加明显。

    回顾今年的前三次加息,均在双休日公布,在周一对市场产生影响,2007年3月19日、5月21日、7月23日均是如此。而第四次加息却选择在周二晚上,在周三对市场产生影响,有些出人意料。前三次升息的间隔都在两个月左右,第四次的间隔仅为一个月。尽管第四次升息的时间安排有些出人意料,但都遵循了每个月下旬的惯例。第五次加息则选择在9月14日晚上公布,出人意料。

    对股市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是利空还是利好呢?

    原来每个交易日投资者都会担心新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出台。市场可能处于成交低迷的观望状态。现在市场情况明了,投资者也少了观望。

    此次加息对股市的负面影响有限。上证综指攀上5000点高位后,市场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波动将会加大。但由于上市公司盈利保持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流动性过剩局面仍存,中国股市牛市的基础不会改变。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加息是抑制经济增速的措施,而在相关经济数据尚未显现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升息反而会因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激励投资者入市,从而推动股指不断走高。

    实际上,在CPI数据公布的当天,沪深股市已经对加息提前作出了反应。当日沪深股市双双出现超过4%的巨大跌幅,上证综指跌破5200点关口,两市1440只交易品种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

    笔者同样认为,这次加息由于在预料之中,且不少利空消息以及消化,因此加息可能再次推高股市上冲,而且可能在今后半个月,沪指可能要达到5700点。

    考虑到8月份我国外贸顺差创下月度次高,达249.7亿美元,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未来高速增长的可能性,高层将考虑进一步加息,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和加大回笼流动性力度,并预计未来12个月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将提高0.81个百分点,今年还将有一次加息,明年也将有多次加息。

    由于加息,将是人民币更坚挺,将有更多的资金流入中国,因此对资金来说,国内流通市场资金将更加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