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飙升助推房价高涨的解决之道


 每年夏季,都应该是传统的房市淡季。但今年的夏季,房市却随着节节上升的气温一路上扬,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诸多调控措施出台后应该出现的降温态势。地处共和新路广中路口的宝华现代城最早的定位是均价56千元的,前几个月还听说是均价134千元,到了8月初小区2期开盘,均价已上升到167千元。这样的例子在上海不胜枚举。这事怪不得开发商,作为企业,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法则,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照章纳税后似乎是无可指摘的。拿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们想不涨也不行啊,260套房,有1000多人排队,不涨价恐怕打破头”。泰欣嘉园从1.7/平方米涨至2.1/平方米,新湖明珠城从1.4/平方米调至1.7/平方米,中远两湾城4期也从年初的1.3/平方米涨至1.75/平方米,楼市皆闻涨价声。据业内称,到10月份房价还要高。政府连续出台宏观调控的措施,该出的招也出了,还是压不住房价,问题出在那里?

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是飙升的地价助推房价节节高涨。如果这点也不承认,就不是实事求是态度。请看一组事实:

621,绿城集团经过几轮鏖战,以12.6亿的价格夺得了新江湾城D1地块的开发权,这个成交价是底价5.16亿的两倍半;12509元的楼板价,接近了附近在售楼盘的价格,并几乎将7个月前刚刚出让的C2地块楼板价翻了个番。

724,保利集团以32.4亿元拿下了宝山顾村的三幅土地,经测算,楼板价接近了甚至超过了周边销售楼盘的房价。笔者最近察看了两个配套商品房转为商品房上市的楼盘:住宅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文宝苑和古北公司开发的美景良城,均价目前在53005500,但售楼处的广告都醒目地告诉购房者:保利集团在附近拿地的楼板价都要6000多了,这样房价还会不上去吗?

地产业龙头万科集团在短短一个月,花费60亿购买地块。广东东莞一块35万平方米的土地以26.8亿元夺得,楼板价就超出了15千元;南京江宁的地块成交价17.85亿元,超出了起拍价3倍多,折合每亩地价437万元。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记得年初合生创展公司以16亿多的价格拍下新江湾城C2地块的时候,业内一片惊呼:这如何做得下来,以为该公司做了“冤大头”,如今看来,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眼光,如此高的地价已完全从房价上赚了回来,而且把新江湾城的房价都炒高了。

人们不禁要问:谁把地价炒高了?谁,又把房价炒高了?地价越拍越高,谁会高兴呢?显然,是土地收益者,是地方各级政府。土地实行招拍挂,是历史的进步。作为稀缺资源的土地,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讲价钱的。如今,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土地是国家的也可以实现它的市场价值了。各级地方政府拿了土地收益进行城市基础建设后,不但改变了城市面貌,而且使周边土地升值,然后进行新一轮改造。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不是挺好吗?所以,土地招拍挂造成的土地地价高升,也不是坏事。同时,“面粉”贵了,难道要“面包”便宜吗?也是不现实的。产品的原料价格是放开的,而成品却是限价的,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现在房地产市场最尖锐的矛盾是,低收入人群越来越买不起房了。在“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现实社会里,靠穷人自己的力量是买不起房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人群没有享受到福利分房,工资收入较低,甚至失业、下岗,应该受到社会的关爱。至于一般的人群,都应该走市场的道路,钱多住好房,钱少住小房,甚至租房。

房地产市场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呢?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建议,政府只要管好房地产市场秩序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市场的事交给市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中之重。以前,住房的重担全部是国家承担的,改革开放后,国家不但卸掉了这个重担,而且运用市场杠杆,从土地转让和房地产市场税收中增加巨额的财政收入,现在,政府只需从土地收益中以及房地产市场税收中划出一定比例的专款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住房即可。不然的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方向不对,则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每次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用意都是压低房价,而客观的结果都是抬升了房价,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现在,在保障性住宅的建设上,显然不是很成功的。可以说,开发商和用户对此都啧有烦言,政府自己也不满意。在一次开发商座谈会上,许多开发商都直言不讳:我们公司现在做“两个1000万住房”“套牢”了,当初我们坚决响应政府的号召去造这个房子,但是后来动迁动不了;好不容易造好了,动迁户又不愿来;政府又不承诺搭桥销售。这样的房子也不能上市销售,大量资金闲置在那里。最近,市里在搞试点,允许这类配套商品房作为商品房上市销售,但要限价。所以政府和企业都很为难。

所幸的是,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正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上海住房改革近20年来,大多数人的住房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国家正在想办法解决。81,国务院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强调指出,解决城市困难人群的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现在就是具体落实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