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日前赴鞍钢采访时,最引起本刊兴趣的题目有三,一是轰轰烈烈挂牌的鞍本重组,20个月后的今天到底走到了哪一步?二是技术背景深厚、接替刘玠仅四个月的新掌门张晓刚,对于鞍钢意味着什么?三是作为中国钢铁协会会长,张晓刚如何判断波谲云诡的近两年钢铁业大势?
一个下午的密集采访,之后是难得的放松。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告诉记者,这种放松并非来自任务完成后的压力释放,而更关乎心灵——那种数年采访经历中渐行渐远的国企信任感,在这个下午被重新唤回。
鞍钢“新掌门”
鞍钢换帅,是年初业界一大新闻。四个月后,面对一身浅灰色鞍钢工作服、讲话平易而朴素的张晓刚,记者油然而生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吃饭时,一位鞍钢人又给记者的印象补充了四个字:“柔中带刚”。
1974年便进入鞍钢研究所,其间在高校、科技机构及鞍钢各部门反复深造磨炼的张晓刚,不仅是地地道道的工学博士,能以流利的英语与外商直接对话,而且有着极强的现代意识和开阔视野。
“鞍钢要想成为顶级企业,一定要在‘布局’和‘长大方式’上有所变化”——在回答“你就任鞍钢总经理,对这个企业意味着什么”时,这位成长于鞍钢、有着较深技术背景的“新掌门”语调平和:“布局上一定要走出辽宁,把视野放到全球;‘长大方式’也要突破传统的‘投资建厂’模式,增加‘资产重组’的比重”。
了解鞍钢发展脉络的人都知道,无论是2005年浓墨重彩的鞍本联合,还是2006年让鞍钢兴奋不已的营口鲅鱼圈项目,乃至今年4月开工的辽宁朝阳钢铁项目,基本上都是在辽宁省内做文章,且多采用传统投资建厂方式,仅有的资产重组项目“鞍本联合”,目前也尚无实质性的资产纽带连接,还处在“互通信息,部分产品联合采购”的阶段。这成为理解张晓刚上述任职思路的重要背景。
事实上,随着中国钢铁产业的快速成长以及资源约束的逐步显现,中国钢铁业在产业布局、产业规模以及产业链延伸上,越来越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沿海布局、通过资产重组构筑全球产业链条及企业战略等,已成为钢企迅速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作为钢铁大国中排名“非一即二”的特大型钢企,鞍钢要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据守一隅、添砖加瓦”式的拓展方式当然不是最佳路径。
也因之,鞍钢有了对自己下一步发展思路的新概括,即“以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转变;从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转变”;目标是到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铁企业。
两年前张晓刚曾到美国通用(GE)进行过两周的考察学习,这两周的经历让其刻骨铭心:“启程时我们这些大型国企的领导都还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国情不同,学不到什么。可回来的飞机上,大家都在感慨之余,开始对比着思考自己的企业。”
“每一代领导者都有他该完成的使命和责任,特别是对鞍钢这样有着深厚积淀的企业来说。如果说我和我的前任有什么相同之处,那么就是,我们都希望做自己任内最好的管理者”,这样说时,张晓刚语调依旧平和。
“鞍本重组”难在哪里
鞍本重组不是个轻松的话题,轰轰烈烈挂牌20多个月后,给人的感觉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中国整个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这两年都呈不升反降之势,一个有力的证明是,2006年又新增了4个年产500万吨以上的钢企,而上一年的数字已经多达17个。
而这,在张晓刚看来,与钢铁业当前的市场供求形势不无关系。
所以,鞍本重组难,第一个面临的就是天时问题。
改革推进需要借助好的时机,就像你不可能在电力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推行“竞价上网”一样,近年来钢铁业持续的好日子,客观上削弱了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动力:“大家日子都不错,生产什么都赚钱,干嘛要变呢”?
其次是企业文化问题,也就是谁整合谁?
鞍山和本溪两大钢铁公司均是位列行业前10的钢铁巨无霸企业,各自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特色和企业文化,重组后哪些方面谁是主导,哪些方面谁被融合等,都需要艰苦的磨合,重组后整合的难度,与宝钢并购八一钢厂不可同日而语。
三是不同的企业隶属关系带来利益分配难题。
鞍钢是中央企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国资委;本钢是地方国企,主管部门是辽宁省国资委。“婆婆”不同,利税分配归属不同,整合协调起来要兼顾的利益方比较多,也自然增加了重组难度。
上述背景之下,推进鞍本重组,无疑需要更多的勇气与智慧。
整合步伐并未放缓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发现,尽管“鞍本重组”面临上述诸多难题,但双方整合的步伐并未放缓,一些实质性重组正在逐次展开。
就此,《瞭望》新闻周刊与张晓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
《瞭望》:鞍本重组挂牌后,这两年有哪些具体的进展?
张晓刚:挂牌后这两年,我们正在进行四个统一工作:即‘统一战略规划、统一研发、统一销售采购政策以及统一报表’。从现在情况看,鞍本已受益其中。比如煤炭采购。以往我们两家都从黑龙江买煤,由于数量巨大且分别为两家,容易形成卖方对我们的制衡。从去年起我们开始联合采购,这对任何一个卖家来说都是天量,对我们来说则大大降低了成本。
《瞭望》:双方是否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在一些在建新项目上是否启动合作机制?
张晓刚:现在鞍钢、本钢在做投资项目时,会有一些沟通,只是这种沟通还不具有决定权;我们有沟通机制,但不是定期会晤,是那种因事因时而异的随时沟通,比如说煤要涨价了,双方会一起去谈。我们两家企业的高层经常通电话,比如鞍钢要出价了,我会告诉本钢,本钢有什么意见可以反馈,可以研究价格是否合适。
在未来的新建项目上,我们有沟通,而且达成了共识,双方在完成目前已执行的技改规划之后,原则上再在鞍钢、本钢的厂区内投资新项目;未来的工程我们会共同投资。
《瞭望》:原为两家企业的鞍钢本钢,重组后是否存在产品趋同问题?
张晓刚:鞍钢、本钢的装备虽然尺寸、规格很相近,但档次不同,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重组后,我们会把轧线进行整合,提高每条轧线的专业化程度,避免像现在这样一条轧线上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以及避免我们相近的装备水平、结构水平造成的损失;同时,我们在高端产品和各自新上的项目上,我们也在注意进行产品差异化区分。
《瞭望》:最为关键的资产重组是否已有时间表?
张晓刚:资本整合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在谈成之后才能对外公布,因为企业都有自己的资金链,有自己的决策。目前两个企业都在很好的正常运营,每年有自己的预算,自己的投资。当鞍本实现资本纽带联合的时候,这两个公司必然会走到一起。我们不再会各干各的,我们在生产、经营、研发、物流、产品输出等方面一定会协调一致。届时我们的分工会更加明确,对每一个产品都要实现专业化生产,装备要为专业化生产配套,单个产品由单个企业专业化生产,其他的公司不再生产同一产品。正在进行中的鞍本重组,一定会是实质性的重组。
《瞭望》:如何判断重组后鞍本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张晓刚:鞍本重组后,由于我们两家都有很好的产品、技术和装备,更加上各自都有丰富的矿石资源,我们的整体竞争力肯定大大提高。鞍本整合后,去年在世界钢铁动态WSD的排名已大幅上升;4月份我到香港参加鞍钢股份公司年度业绩公布会时发现,香港的50家基金公司罕见地把会场的座位坐得一个不剩,这说明大家看好我们重组后的前景,看好我们的选择。
过去我们两家同处一个区域,钢铁业供求形势好了,容易重复建设;供大于求了又互相争市场压价格,这样对各自的长远发展都不利。对鞍本进行重组,可以说既符合双方企业利益,又符合国家大的产业政策,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下一步钢铁业形势
钢铁业波诡云谲的供求形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国内众多钢企的沉浮,而这一行业之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又使其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关切对象”。如何在中国已成为世界钢铁主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今天,准确判断国内钢铁业供求形势,以及宏观调控之于这一行业的大体取向,成为《瞭望》新闻周刊的关注焦点。
作为中国钢铁协会会长,张晓刚对钢铁业及市场经济有着透彻的理解:“市场经济走到最后,一定会走向买方市场,所以,钢铁业要想发展,提高竞争力是关键”。
尽管中国钢铁产业三年三大步,钢铁产量对世界举足轻重,但在张晓刚看来,中国钢铁产业痼疾仍存。
首先是钢铁产业集中度低。近年来这一势头反呈加剧之势,2006年产钢500万吨以上在上一年17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家;其次是联合重组进展缓慢,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目前全行业仍存在总体产能过剩问题,且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总量扩张仍在继续,落后产能占全行业总产能的20%左右,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艰巨,难度加大;第三是产品结构和出口结构有待优化,自主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仍需提高;第四是节能减排任务仍很艰巨。尽管钢铁行业近年来节能减排大有改观,但其目前仍是全国耗能、污染物排放大户,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明显收到能源和环保因素制约。
这就牵扯到如何给未来中国钢铁业发展定位的问题,特别是在投资能力很强而环境资源制约明显的今天。
张晓刚指出,“受限于资源和环境因素,中国的钢铁产量应以满足国内发展需求为主,目前中国已具备年产4亿吨钢的能力,年产多少吨钢能满足中国需求,这还是个发展中的命题,与中国的增长极限有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中国钢铁不以满足全球钢铁需求为目标,出口仅限于少数高附加值产品”。
至于钢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在张晓刚看来,尽管钢铁业与国家宏观经济密切联系,但随着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宏观经济波幅减小,中国钢铁业也不太可能像上世纪末那样出现巨幅波动,但还会受到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及地方行政主导性投资影响。
“我国钢铁产业供需形势仍会出现短期波动,这时候,把握调控的技巧和度便很关键”,谈及与调控的关系,张晓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