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椰子说《易》的两点感受


前晚读欧椰子的《易经访谈》,有两点感受。其一,归纳椰子提出学《易》的方法两种,第一是抽象法,用椰子的话说,要“用想象力去看这一本书”;第二是实证法,要研习古汉语和一些考古资料,即用考据的方法读《易经》。这个“椰子二法”很高明,实证是基础、是脚跟,要站好、要站稳;想象是高楼、是翅膀,要崛起、要高升!

椰子说把《易经》看了三遍才入门,可我在十多年前至少看了十遍,仍然没有入门。也许是我太注重语言而忽略了想象的缘故。我当初和椰子现在所谈注重语言的想法一样,觉得这个几千年前做成的玩艺,经过“口头的传播,到甲骨文的使用,到金文的变迁,到秦汉时期的篆书,最后演变到草行楷隶为主导的古文化繁荣时期,最后到白话文”,“几乎每一次文字的更迭都伴随着文字意义的变迁”,因此还原《易经》必须从语言入手。可是把语言弄完后还是不得其解。几年前我用“想象”之力读佛经,比如读《心经》就像椰子所说的“反复看”,而且是不求甚解地每天念。开始一段时间念得浮想联翩,念到后来就什么也不想了。于是我也用“想象”来读《易经》,感觉是入了门,不过肯定没有椰子入得那样深;因为我还不能像椰子那样畅说《易经》,而且也不能像椰子那样说了能够启迪人。

我想《易经》和《佛经》一样应属同一个层次即人类最高智慧的作品,这种大智慧作品不是一般的学术文化,因为它能够改变人的生命。改变生命的作品必须用超人力量赋予的生命、本能、感悟和想象去读,而不拘泥于语言和表意形式。难怪有些人咬文嚼字地读几十年佛经、修一辈子佛法依然还在痴迷之中,像慧能这样的文盲反而能够领会佛法大道并顿悟成为一代宗师。

其二,椰子说《易经》是一部百科全书,此乃真知灼见。《易经》是一部有联系的百科全书,当代的历史、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它,但是联系不起来。我们现在大学里的教科书常在篇章之后,注明要参考古代某书某篇的几章几节,那么不仅是有机联系的百科全书,就是单章单节也被当代的专家学者割裂开了。哲学家把《易经》看作一部哲学书就是这样的割裂。因此在理解上还原《易经》必须把它还原成一部百科全书。椰子说“现代中国人还有能读懂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现象。”我想这个“神秘现象”的神秘性就主要在于:许多人不能伸展想象和还原百科,要么漂浮空虚、不立根基,要么皓首穷经、拘泥字句。

陈嘉珉2006115日)

易经/宗教研究: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