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为何总是火纷纷?


清明时节总是要去扫墓,纪念去世的亲人,远在天边的人,出外打工的人,早出晚归的人,只要你是华夏子孙,只要你能放下手头上的活计,只要你有一颗虔诚的孝心,都会在这个时候回到家乡,给故去的亲人扫墓、上坟、烧纸、上香,以表达对故人的哀思。众多的民族传统中,上坟烧纸一直生生不息,且在不断地发扬光大。

  每年这个时候,山上都是十分热闹的。只要你走出家门,放眼望去,但见狼烟四起,连绵不断,大有星火燎原之势。消防、林业、部队及政府部门时刻严阵以待,闻火而动,见烟而上,但也总是救了南山,灭不了北夼。到头来,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育林不见林。常听人说,烧吧,烧完了就没什么烧了。

  护林防火就这么难么?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有一朋友在乡镇工作,每逢元宵、清明、腊八等农历节日,单位都要安排全体机关干部上山,坚守坟头,严防山火。半夜在被窝里被电话叫回单位防火,也是常有的事。曾有一次清明节,某村坟地,一老太苦苦哀求只烧几张纸,朋友心太软,让其只烧两三张表达一下即可。但那老太执意不肯,得寸进尺,非要将带来的纸钱全部烧光不可。争执中老太自己歪倒,其子一拥而上:“你敢推俺妈,俺哥是**局长,你还想不想混了?!“朋友毫不示弱:“谁敢动手,我立刻报警!”还好,震住了官家子弟,躲过了一劫。后来据陪同防火的村干部证实,其确实是官家子弟。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政府官员不以身作则,放纵自己的亲属,如何依法行政?没听见坟里的人说么:“我活着的时候你们这些龟孙子躲得老远,我死了却在我头顶上火烧火燎的,你们这是孝顺么?!不能让我入土为安么?!”

  劳作了一年,收获了庄稼,秸杆也不舍得浪费,收拢起来,趁没人的时候,点上一把火,逃之夭夭;地堰上的杂草妨碍作物生长,看着也碍眼,放工回家时随手扔个烟头,一烧了之。草烧了,树也跟着烧了,经济林木过火即死……以前苦难的时候,村里下令统一放山拾草,那漫山遍野的都是人啊!一冬的柴火全靠这一两天往家搬弄,山上总是光光的,干净得象舔得一样。现在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山上的柴草也没人拾了,那草长得是一年比一年高。此起彼伏的山林火灾,有几场是真正自燃的?不都是人为的么?政府的禁火令权当耳旁风,防火宣传车到处宣传防火,也被看成了耍马戏的。法制观念淡漠,法不则众的思想是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 ……

  

  全民行动起来,试看清明哪里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