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观念决定企业的成败


  前几日碰到一个作药材敷料销售的客户,为了打通一家知名药厂的关系,公关工作已作了两年却始终也没接触上该企业的高层领导,余乃行当中人,也是作销售的,顿生相怜之情,于是便托了个朋友,让朋友作个介绍人为我的这个客户引见一下那个药厂的领导。绕了几个弯,终于找到真佛,为了某此一面,我这客户不惜千里来京守侯几日,还特意安排由董事长亲自出面去拜会,事后对余千恩万谢,其对客户的重视程度实在令余汗颜。

  这本是件平常之事,在销售行业中本不值一提,乃因由彼及此联想到自身,上个月接触到成都的企业老总,几番交谈下来对余印象不错,想和余洽谈产品合作并要余带上相关资料往成都一躺,于是立刻向老板打出差申请,初次答复曰“最好要对方上门,或再考虑考虑”。未几日,客户催促何时到蜀,于是再申请,这次的答复是:没有准确的购买意向,要考虑差旅成本,还是别去了!

  余很是纳闷,难道非要有现成的交易待签合同了才算有效客户信息吗?没有前期的接触洽谈如何成交?

  相比之下,那个为了见到客户一面契而不舍的业务员倒令我自叹不如,而那个对客户信息反馈如此及时灵敏的老板更令我敬仰。

  我们常说对于销售企业而言客户信息就是企业的财富,可是如何处理客户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反馈速度将直接决定我们给客户留下怎样的品牌印象,决定我们是否能赢得客户。

  前进一步未必全胜,但懈怠一步却一定全输,作企业还是作营生,差别在于老板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