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为何是独立社会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法〉建议说明稿》第06节


 

07

 

社会主义为何是独立社会形态

 

如此,那个能够体现“后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社会制度究竟是什么呢?在没有最终确认之前,我们不妨先假设她就是社会主义,至少,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学家至今没能给出一个正确而又准确的结论。当然,以上也就说明了,当代之世界还没有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

大量的事实、史实都可以证明,只要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制度能体现当时的时代特征,其经济社会就一定能够得到高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什么叫“时代特征”?可以理解为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对应”或者说“对称”。当然,是否对应也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

所谓对称是说所实行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必须是相适应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种社会制度只能与一种经济制度是相适应,其他的就是不对称或错位的。大家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历原始、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四种社会形态或者说制度;大家又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业已经历四种经济形态或者说制度,它们是自然、产品、商品、资本经济制度。

讨论上述问题的目的是想说明,原始社会与自然经济、奴隶社会与产品经济、封建社会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经济是分别加以对应、对称的,当然表现为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对应了。也就是说,一种社会制度只能与一种经济制度对应;反之,一种经济制度也只能与一种社会制度对应。诚然,不是说不同经济社会制度就不能相互渗透,这是两码事。

认识上述“对应关系”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实际意义?意义就在于,在一个国家内如果所实行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对应时,其经济社会就能得到高速持续地增长;反之,如果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不对应,或者说“对应关系”错乱时,其经济社会不但得不到高速持续增长,搞不好就会发生“经济滞后”现象,有时甚至还会出现经济倒退,甚至发生社会动荡。

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突然“剧变”和前苏联社会主义联邦制在一夜之间“解体”,分析原因,与其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的“不对称”有直接的关系。大家知道,社会主义制度毕竟不是共产主义制度,而计划经济则是共产主义的“准经济制度”。试想,用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来对应本来就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能对应得了吗?不对应经济自然就发展不起来。

对于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来说,由于它们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对应的,所以其经济能够得到迅速地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换言之,如果在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国家内搞产品经济、商品经济而不搞资本经济,其经济同样发展不起来。这也是非洲、印尼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再换言之,在一个国家,不管它实行资本主义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只要其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不对应,那么其经济社会就一定发展不起来。那么,如果对称就一定能发展起来?是的,除非有战争等因素的干扰,否则回答就是肯定的。比如,当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其经济社会便迅速地发展来起来。如此,是否说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准经济制度?是的,回答同样是肯定的。反之,如果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怎么解释今日中国之辉煌?

以上证明,市场经济对应的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非资本主义制度。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自然也就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社会形态而不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过渡形式”。换言之,如果社会主义是一种“过渡形式”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的话,那么,市场这种经济模式就不应该适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越南。而事实上是,由于中国、越南实行了市场经济以后,其经济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上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既不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也不是共产主义。那么,社会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主义?在尚未讨论清楚这个问题之后,须先把其作为独立社会形态的性质确定下来,不仅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也同样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亦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