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沿海国,拥有18000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长的岛屿海岸线,众多的优良港口遍布期间。中国的沿海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4.3%,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经济也相当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0%以上,外贸进出口额约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0%,这为中国海运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远洋运输几乎处于空白。直到1961年,才有了第一家较有规模的国际海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当时仅拥有船舶25艘/20多万吨,远不能满足中国国际贸易的要求。其后的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中国国际海运业虽有发展,但船队规模不大,运力不足,无法适应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大量的进出口物资依靠租用外轮运输。例如,1965年中国外贸海运量为1754万吨,而实际上中国的远洋舰队仅承运了233 万吨,仅占13.3%。到改革开放之初——1978 年,中国拥有从事远洋运输的船舶仅51 艘,857.4 万载重吨,年海运货运量3600 多万吨。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开始逐渐走上正轨,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贸易也迅速扩大,在此带动下,中国国际海运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1978年后,中国的外贸进出口加速增长。
进入新世纪,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石油和大宗原材料进口数量不断巨额增长。而目前中国航运行业总体运输能力相对比较小,难以满足中国海洋运输的需要,所以中国远洋运输的相当大部分运输是由外国船进行运输。为了保证战争、外交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中国政府责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部提出规划,到2010年中国石油和大宗原材料中国船运输比例提高到50%以上,到2015年逐步提高到80%左右,该计划已经列入国家能源运输计划。这就需要我们尽快整合构建起一个能够满足海洋运输需要的世界级航运企业,而这个国货国运政策的出台也将使航海远洋运输类上市公司获得长期的业务增长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初期,远洋运输几乎处于空白。直到1961年,才有了第一家较有规模的国际海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当时仅拥有船舶25艘/20多万吨,远不能满足中国国际贸易的要求。其后的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中国国际海运业虽有发展,但船队规模不大,运力不足,无法适应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大量的进出口物资依靠租用外轮运输。例如,1965年中国外贸海运量为1754万吨,而实际上中国的远洋舰队仅承运了233 万吨,仅占13.3%。到改革开放之初——1978 年,中国拥有从事远洋运输的船舶仅51 艘,857.4 万载重吨,年海运货运量3600 多万吨。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开始逐渐走上正轨,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贸易也迅速扩大,在此带动下,中国国际海运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1978年后,中国的外贸进出口加速增长。
进入新世纪,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石油和大宗原材料进口数量不断巨额增长。而目前中国航运行业总体运输能力相对比较小,难以满足中国海洋运输的需要,所以中国远洋运输的相当大部分运输是由外国船进行运输。为了保证战争、外交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中国政府责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部提出规划,到2010年中国石油和大宗原材料中国船运输比例提高到50%以上,到2015年逐步提高到80%左右,该计划已经列入国家能源运输计划。这就需要我们尽快整合构建起一个能够满足海洋运输需要的世界级航运企业,而这个国货国运政策的出台也将使航海远洋运输类上市公司获得长期的业务增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