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依托五大产业引导农民增收


壮大特色产业   优化技术服务

团风依托五大产业引导农民增收

1117,团风县马曹庙兴隆米业有限公司内人声鼎沸,来厂订购精米的车辆络绎不绝。厂长陈建友高兴地说:“自‘君健香米’、‘君健银粘’在全省第一届优质稻米评审会上分获国优一级米和国优三级米后,来我们公司订购精米的客商来了一拨又一拨,经济效益好多了!”

团风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现有农业人口32.8万人。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该县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确立了全县农民新增纯收入3299万元,人均比上年新增120元的目标。在充分调查论证基础上,坚持以村级保障工程为载体,结合扶贫开发,在去年的基础上壮大五大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即:发展优质稻31.4万亩、蔬菜13560万亩、林果药材23万亩、水产养殖10万亩、蛋鸡135万支。

为了将农民增收目标细化到每个产业上。该县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紧跟市场,及时引导。在蛋鸡养殖上,为了适应蛋鸡生产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养鸡协会,充分发挥“代表、发展、服务、协调”等功能,与武商集团量贩公司签定了鲜蛋产销合作协定,现在,团风鲜鸡蛋日进武汉超市20余吨;在优质稻板块建设上,为了形成“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基地+科技”的紧密型产业化模式,该县按照产业化的思路,除发展面积外,还着力建设淋山河万亩畈和马曹庙曹家河两个万亩“香稻基地”,组织团香米业、兴隆米业等精米龙头加工企业和粮食收储企业与核心示范区的农户签订了优质稻生产收购合同2万亩,实行优质优价收购,联系武汉、新洲等地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利用紧邻武汉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团风镇张家湾作为蔬菜板块建设核心区,通过扩大基地规模,提高种菜效益,同时还开发和打造淋山河辣椒、总路咀土豆等特色品牌,并且与福建超大集团签订“蜜本”南瓜产销合同、与黄冈永通食品有限公司建立蔬菜产销合作关系、农民自发组织外销等措施使种菜有销路,收入有保障了;山区乡镇大力发展以板栗为主的干果,中部丘陵发展以优质水果为主的鲜果,平原江河流域发展以速生丰产杨树为主的用材林,带动家家是工厂、户户有特色的民间加工业的兴起。

搞好优化服务和技术指导是关键。该县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深入村组,做到“四到户”,即技术培训到户、技术资料发放到户、技术方案落实到户、技术档案建到户。今年举办技术培训20场次,共培训农民6350人次。并结合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创新服务方式,在每个示范区组建一个机防服务队,实行包测报、包配药、包打药、包防治效果、包超损赔偿的“五包”植保技术承包,深受农民的欢迎。在蛋鸡养殖上,利用养鸡协会进行卓有成效的服务工作。网络蛋鸡养殖户,做到信息共享;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水平;统一制订规范生产程序,实现规范性生产。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