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改革:蝴蝶振翅


  在湖南的传媒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是电视媒体,像定位“快乐中国”的湖南卫视,为卫视提供源源不断的快乐资源的湖南经视。或许应了一种说法:“此一长,彼一短。”湖南“电视湘军”的雄起,也在某种程度导致了当地报业的不景气。

  大环境中,全球报业也迎来了大挑战。新媒体的冲击,报纸的广告收入持续走低,很多报业的老总都开始担心,这个“报业寒冬”会持续多久。

  然而身处如此双重困境中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却认为,这是第二次报业改革的开始。整个集团从2006年年初开始改革,从体制入手,以改版扩版为先,希望能产生“蝴蝶振翅”般的效应。

  2006年1月1日,《湖南日报》率先改版扩版:对开瘦身黄金报型,红底白字的居中报头、图文并茂。形式上的改版还伴随着内容和体制的改革。新闻报道也开始慢慢不同于以往的党报做法,采编中开始有意识地将领导视角转换为群众视角、社会视角,将工作新闻转变为公共新闻。

  改版至今9个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覃晓光认为还是有了一些变化。“从现在看来,改版以后,内容、形式有变化,发行数量有上升,零售市场也有上升。来势好的一个标志:我们的广告效益在1-7月有20%的增长,和去年相比。”但覃晓光也认为这个变化还不够明显,他希望在年底的时候能有个更显著的“战果”。毕竟,只有在整个集团的改革中起带动作用的主报先“开门红”,才更能鼓舞后来者的改革信心。

  《三湘》则是早在5月改版之前,集团就确定了其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一是积极探索,条件成熟时实行独立法人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委托其经营好国有资产、并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二是实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经营逐步推行公司化运作,将报纸发展成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品牌报纸;三是深化内部改革,创新内部机制,逐步取消沿袭多年的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岗位管理,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一套富有效率的新闻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为全省新闻出版业的后续全面体制改革提供“先锋”借鉴作用。

  这蝴蝶的第一振翅,获得了满堂的惊艳,算是讨了个好“头彩”。

  在新媒体方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始加大投入的力度。覃晓光说:“湖南在线就是我们湖南的新闻网站,在全国聚合类网站排名中位列前五位,是很有影响的一个省级的新闻网站。”可他们又不仅仅满足于这样一个地域性的网络媒体。于是,投资1000万建立了“华声在线”新闻聚合类网站。“华声在线”是由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一家机构联合创办,目前由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控股,总部在北京。为壮大网站实力,集团将所属杂志《卫生政策》交给网站,改名为《华声》杂志。网站承办的“华声手机报”也已经开通。

  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伯清认为,网络年是以月计算,技术为王、内容为王,只有跑在最前面,才能抢占制高点。他说,“现在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创造力。我们要通过改革,用全新的体制、机制去激活人的创造力,释放人的创造力”,“在急剧扩大流量的基础上,网站吸纳广告的能力将会成倍增加,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湖南在线的故事说到更远的地方去。”

  覃晓光说集团在新媒体方面投入的重点是“网络媒体”,“网络是以新闻为主,然后逐步扩展到娱乐、视频这些领域”。他希望通过“华声在线”把网络媒体越做越大,把地域区域色彩淡化,逐步面向一个更大的市场。

  除了这些以外,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积极进行了事业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占地750多亩的报业文化城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据覃晓光介绍,“眼下正在着手的就是我们的印务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的一些先期建设,这些建设都是我们湖南“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政府将其列为重点工程项目,并且给予了财力支持。财力的支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远贷款,另一个就是财政的支持。我们最近就要把这个事情迅速搞起来,建一个现代化的报业印务基地。从报业的印务延伸到它的物流配送等等方面。”

  就像所有领域的改革一样,大改小改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必然会有不少阻碍,也就是所谓改革的“阵痛”。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一个最明显的政策就是“人事改革”。竞聘,人才上下的渠道是疏通了,可有人上,必然会有人下。《三湘》总编辑杨山青说,他们稳妥地处理了这种改革阵痛,“首先集团消化了一部分人员,他们自选岗位,自谋岗位。另外我们自己也消化了一部分。”覃晓光认为改革的难点在于集团内部的思想观念问题。“安于现状”已经让他们错失了很多机会,挣脱这种观念的束缚,加大改革的推行力度,才有可能在报业竞争中突围。

  在财力上,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有着天然的优势。覃晓光曾谈到,“我们建立报业文化城,政府就给我们支持了1.5亿的25年远贷款。以上这些,恐怕别的媒体难以做到。”政府有力的支持让他们几乎没有后顾之忧。对于旗下的子报,“在过去传统的要给集团上缴的额度”上给予适当支持,“放权、授权经营”,“尽量的按照他们的设想、他们的意图去做,不束缚他们的手脚。”

  一般改革最重要的硬件就是人与财,如今看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算是从内部得到了一般党报集团都难得的支持。

  起步时间不长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到现在还谈不上成或败。像《三湘》总编辑杨山青说的,“如果成功了,现在所说所做的都是成功的注解;如果失败了,那所说所做的就都是失败的原因”。他们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浇水、除虫,期待春天花会开。

  在湖南的传媒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是电视媒体,像定位“快乐中国”的湖南卫视,为卫视提供源源不断的快乐资源的湖南经视。或许应了一种说法:“此一长,彼一短。”湖南“电视湘军”的雄起,也在某种程度导致了当地报业的不景气。

  大环境中,全球报业也迎来了大挑战。新媒体的冲击,报纸的广告收入持续走低,很多报业的老总都开始担心,这个“报业寒冬”会持续多久。

  然而身处如此双重困境中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却认为,这是第二次报业改革的开始。整个集团从2006年年初开始改革,从体制入手,以改版扩版为先,希望能产生“蝴蝶振翅”般的效应。

  2006年1月1日,《湖南日报》率先改版扩版:对开瘦身黄金报型,红底白字的居中报头、图文并茂。形式上的改版还伴随着内容和体制的改革。新闻报道也开始慢慢不同于以往的党报做法,采编中开始有意识地将领导视角转换为群众视角、社会视角,将工作新闻转变为公共新闻。

  改版至今9个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覃晓光认为还是有了一些变化。“从现在看来,改版以后,内容、形式有变化,发行数量有上升,零售市场也有上升。来势好的一个标志:我们的广告效益在1-7月有20%的增长,和去年相比。”但覃晓光也认为这个变化还不够明显,他希望在年底的时候能有个更显著的“战果”。毕竟,只有在整个集团的改革中起带动作用的主报先“开门红”,才更能鼓舞后来者的改革信心。

  《三湘》则是早在5月改版之前,集团就确定了其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一是积极探索,条件成熟时实行独立法人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委托其经营好国有资产、并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二是实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经营逐步推行公司化运作,将报纸发展成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品牌报纸;三是深化内部改革,创新内部机制,逐步取消沿袭多年的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岗位管理,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一套富有效率的新闻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为全省新闻出版业的后续全面体制改革提供“先锋”借鉴作用。

  这蝴蝶的第一振翅,获得了满堂的惊艳,算是讨了个好“头彩”。

  在新媒体方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始加大投入的力度。覃晓光说:“湖南在线就是我们湖南的新闻网站,在全国聚合类网站排名中位列前五位,是很有影响的一个省级的新闻网站。”可他们又不仅仅满足于这样一个地域性的网络媒体。于是,投资1000万建立了“华声在线”新闻聚合类网站。“华声在线”是由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一家机构联合创办,目前由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控股,总部在北京。为壮大网站实力,集团将所属杂志《卫生政策》交给网站,改名为《华声》杂志。网站承办的“华声手机报”也已经开通。

  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伯清认为,网络年是以月计算,技术为王、内容为王,只有跑在最前面,才能抢占制高点。他说,“现在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创造力。我们要通过改革,用全新的体制、机制去激活人的创造力,释放人的创造力”,“在急剧扩大流量的基础上,网站吸纳广告的能力将会成倍增加,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湖南在线的故事说到更远的地方去。”

  覃晓光说集团在新媒体方面投入的重点是“网络媒体”,“网络是以新闻为主,然后逐步扩展到娱乐、视频这些领域”。他希望通过“华声在线”把网络媒体越做越大,把地域区域色彩淡化,逐步面向一个更大的市场。

  除了这些以外,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积极进行了事业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占地750多亩的报业文化城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据覃晓光介绍,“眼下正在着手的就是我们的印务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的一些先期建设,这些建设都是我们湖南“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政府将其列为重点工程项目,并且给予了财力支持。财力的支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远贷款,另一个就是财政的支持。我们最近就要把这个事情迅速搞起来,建一个现代化的报业印务基地。从报业的印务延伸到它的物流配送等等方面。”

  就像所有领域的改革一样,大改小改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必然会有不少阻碍,也就是所谓改革的“阵痛”。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一个最明显的政策就是“人事改革”。竞聘,人才上下的渠道是疏通了,可有人上,必然会有人下。《三湘》总编辑杨山青说,他们稳妥地处理了这种改革阵痛,“首先集团消化了一部分人员,他们自选岗位,自谋岗位。另外我们自己也消化了一部分。”覃晓光认为改革的难点在于集团内部的思想观念问题。“安于现状”已经让他们错失了很多机会,挣脱这种观念的束缚,加大改革的推行力度,才有可能在报业竞争中突围。

  在财力上,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有着天然的优势。覃晓光曾谈到,“我们建立报业文化城,政府就给我们支持了1.5亿的25年远贷款。以上这些,恐怕别的媒体难以做到。”政府有力的支持让他们几乎没有后顾之忧。对于旗下的子报,“在过去传统的要给集团上缴的额度”上给予适当支持,“放权、授权经营”,“尽量的按照他们的设想、他们的意图去做,不束缚他们的手脚。”

  一般改革最重要的硬件就是人与财,如今看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算是从内部得到了一般党报集团都难得的支持。

  起步时间不长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到现在还谈不上成或败。像《三湘》总编辑杨山青说的,“如果成功了,现在所说所做的都是成功的注解;如果失败了,那所说所做的就都是失败的原因”。他们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浇水、除虫,期待春天花会开。

  “三湘”变脸

  阳春三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正在行进过程中,此间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三湘都市报》的改版。《三湘都市报》(以下简称三湘)创刊于1995年,作为与《楚天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等并称的中国第一批都市报,它的老字号招牌至今已在中国报业史上留下了11个春秋的足迹。十一年中,都市报在湖南已是有了相当一部分根基。也许也正因为年月久远,湖南读者对《三湘》的形象已有了一种习惯性的认定。而这种认定,对于面临着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市场化程度,产业规模,报纸经营规模等一系列新时期凸显出来的问题的《三湘》来说,幸与不幸还不能简单地说清一切。

  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作为集团的重要支撑,《三湘》的改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承担着整个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改革的未来,是这次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所以有业内人士认为,“《三湘》成,则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成;《三湘》败,则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败。”似乎颇有道理在里面。

  “昨天《三湘都市报》改版100天了。”8月30日晚上11点多,《三湘》总编辑杨山青在他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以这句话为开场白。

  从年初刚刚竞聘上岗的杨山青已经习惯了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有人开玩笑说,他恨不得一天有4—5个8小时。在采访的2个小时里,杨总手头的工作几乎没有停下来,“都市报的工作就是这样”。他那个年轻的中层团队也都一直在各自岗位上,直到凌晨2点左右。

  杨山青算是《三湘》体制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执行者和推进者。

  《三湘》早在5月改版之前,集团就确定了其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一是积极探索,条件成熟时实行独立法人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委托其经营好国有资产、并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二是实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经营逐步推行公司化运作,将报纸发展成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品牌报纸;三是深化内部改革,创新内部机制,逐步取消沿袭多年的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岗位管理,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一套富有效率的新闻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为全省新闻出版业的后续全面体制改革提供“先锋”借鉴作用。

  肩负着整个报业集团改革的“先锋”重任,又要根据新的市场竞争形势审时度势,对报业改革的方向进行选择,《三湘》的改革显现出一种破釜沉舟的姿态。首先,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奠定了整个都市报改革的基调。集团从人事制度着手,采用总编辑公开竞聘的方式,编委会班子则由总编辑提名、集团考察后组建。编委会以下各个部门各个中心,各个职位人员的聘用,岗位的设立,人选全部由编委会制定。同时,都市报人员全部取消编制,不再有所谓的行政级别概念。这样一来,分配机制,用人机制都放开了。通过这种方式上任的总编辑杨山青以前一直在集团工作,对这次的改革他感叹说:“从集团来讲,这个力度确实是空前的。集团党组决心很大,解放思想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据悉,集团今年对都市报的支持无论从资金投入,舆论环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体现。作为新一届的编委会,杨山青等人也毫不讳言感觉肩上担子很重。杨山青说,这主要是因为长沙报业竞争的白热化。可能和湖南的省情有关,这里报媒不多,也不太大,实际市场份额也不是很大。所以这里报媒的竞争应该是着眼于把产业做大的同时争取潜在市场。现在,以《三湘》、《潇湘晨报》、《长沙晚报》为主的几张报纸尚处于各自实力不算悬殊的竞争对峙阶段,但加上湖南广电这些其它媒体的活跃对平面媒体造成的挤压,又形成另一层看不见的竞争。表面上虽没有直接对碰,实际上却是缩减了平面媒体的蛋糕。因此,从市场角度来讲,湖南广电的壮大对于湖南报媒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影响。以报业集团著称全国的广东省媒体的格局态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同质媒体的竞争,异质媒体的竞争,以及读者对报纸越来越高的要求和越来越挑剔的眼光,要求报纸好看,又要有高品质。对办报人来讲,战略战术的选择需要理性基础上的创新。简单的盲从,简单的低层次报业竞争,很有可能几败俱伤,像《东方新报》的折戟长沙就是个例子。因此,如何创新就成了《三湘》改革最终的落脚点。

  对于《三湘都市报》改革的种种,总编辑杨山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改版,势在必行

  今传媒:您三月底到达这个岗位上出任总编辑,随后进行了相应改革。现在你和你的团队重新投入市场竞争,你改了哪些东西?

  杨山青(以下简称“杨”):我们首先非常尊重,也非常倚重《三湘》十年来的品牌沉淀,看重这么多年来读者对《三湘》阅读上的品牌路径依赖。这是我们的优势和本钱。集团今年的改革思路,改革战略也是我们的优势和本钱。但说集团要给都市报多少钱,多少特别投入,就不现实,也不可能。因为集团有它自身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所以都市报更多只能在自身改造创新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步伐。尤其去年《东方新报》兵败长沙以后,我们就考虑都市报不是简单的发展问题了。我们新一届编委会认为《三湘》面临着一个生死存亡的选择。做得好就是个发展机遇,做得不好或者不改,就面临着消失的可能。所以我们把危机感看得空前的重。

  在解剖式直面自己的短处后,第一我们提出打造全新的《三湘都市报》,而且要彻底改头换面。我们用了蝴蝶振翅这个表述。我们希望都市报的改版扩版能起到这种作用。第二,报纸要改为被市场所接受,首先要改机制,也就是要求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淘汰机制各方面的创新。我们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被党管的基本前提下,各方面进行了修订,最大程度的市场化,最大程度把报纸当成企业来运作,也就是“办报和经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直接实践就是今年5月17日的改扩版。改扩版后,报纸过去的影子荡然无存了。

  其实当时最大的争议和焦点就是:第一,到底改不改大报,就是改版面形式,四开改对开。第二,要不要启用新的字体,就是报头。这毕竟也是著名书法家所题写,读者也很熟悉。第三,为什么要这样改,整个改版设计出于什么样的专业理念,市场理念。第四,改版后市场反应怎样,读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都是我们要认真慎重考虑的。这毕竟不是小事。

  改版的前思后量

  今传媒:那你们改版的决心是怎么下的呢?具体怎样改?这样彻底的改变会不会影响到报纸以前树立的品牌形象?

  杨:我们改版是为了提高报纸品质,扩版是为了增效。都市报曾经有段时间处于徘徊,停滞状态,我们觉得报纸离读者离市场远了点。为了让读者尤其城市市民更加喜爱,我们设计了我们新的报纸报向,我们编委决心要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出现在读者和市场面前,我们自己完全把它想像成一个新生的报纸。我们要追求市场效益,同时也希望报纸改版后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被同行认可,为此我们征求了各方面意见,也参考了国内外报纸成熟的版式理念和经验。因为都市报定位是年轻、时尚,城市化、市民化、市场化,所以我们的版式理念,图文关系,报向等都是站在全国都市类报纸要有一定的特色和前瞻度角度出发的。所以我们就不是简单的小改大。

  我们的改版有三个特点:小改大;薄改厚;单彩印刷改双色全彩印刷。小改大,我们考虑这可能和我们湖南的阅读习惯有关系,然后和我们广告收入的几个版块有很大关系。因为现在支撑都市类报纸广告的四大支柱,排在前面就是汽车和房产。而汽车和房产广告的投放商们,尤其长沙的投放商不太习惯小版面。因为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他的车,他的房卖得好,他们要求广告要给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影响,所以他们一般喜欢整版,或者即使是半版也是相当于我们以前四开的整版。因此我们小改大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说到底,四开和对开本无对错,只是一个选择问题。总之我们这样选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们是有意识地以新面孔出现,所以放弃了原来的四开。二是我们的广告客户,广告主要收入来源里面的两个最主要支柱,刚才说的汽车房产,他们是绝对欢迎和喜欢对开版面的。这些都基于我们对广告客户进行了调查和数据采集,对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三是我们研究了长沙甚至湖南的读者后发现,由于城市群不是很发达,城市人口不是很多,很多时候对大报习惯一点。像上海,北京,广州,上千万城市人口,报纸厚的话,坐地铁、公交环线时大报拿着可能阅读不方便。但我们相应的就是坐的士,大或小对于他们阅读和携带方便来讲没有太大差别。

  今传媒:你刚刚也提到过集团对都市报改革很支持,但资金上的支持毕竟有限。而改版所需要的成本你怎么控制呢?尤其如果广告收入跟不上的话?

  杨:有强大的集团支撑,这是我们天然的优势。集团有一部分资金投入肯定是有的,数字我不方便讲,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在加大创收力度的同时,在改扩版资金链条上也有自己的考虑和打算,也有战略投资者的储备。我们充分考虑了基本成本。以前是32个版左右,四开,现在扩版后要达到24个版左右,差不多扩版50%,全年投资要增加3000万左右。虽然我们是办一张新报纸,但我们在经济运作上还是很理性的。每月的成本控制,考核指标一定是有清晰制定。

  形式先行,内容殿后

  今传媒:你刚才讲到都市报改版,实际上对形式非常看重,现在图片比例也比较大,那内容这块你怎么看?内容毕竟还是一份报纸的核心。

  杨:首先讲形式。我们特别注重形式。前不久在上海的全国视觉联盟评比中,我们拿了一个最佳人气奖。长沙其它报纸最多拿了个纪念奖。我们的是全国唯一一个大奖。这是由国内国外一些顶尖高手,以及部分联盟成员发起的一个在圈内地位较高的交流活动,含金量比较高。他们对我们都市报今年改版后形式上的创新感到很震惊,对整体的完善程度感到不可思议,尤其在湖南。

  在改版之初,我们确实是对形式的重视大于内容。在各方面人员机制、各方面准备没有做好时,我们的先头部队就是形式上出奇、出彩、出优。我们的想法是站在一个国际化的视野,在全国都市类报纸的层面上来定位形式版块。首先是报头的上下结构,这种结构之前在全国还没有过。而且这么大报头英文LOGO的直接使用,可能在大的都市报中也是第一个。还有,人家报头都在往彩色方面改,我们却从红色变成黑色,从手写体变成美术体。很多人都反对,但我们还是选用了黑体基调。因为现代报纸发展方向是要有特点,特点体现在报纸要能够经久时尚,我们尊重报纸的三种颜色:纸的颜色、字的颜色和图片广告的颜色。纸的颜色是灰色,字的颜色是黑色。将来我们会强调大头和多头,在头文关系处理上对标题会有定量规范,就是说“尊重读者轻松阅读的权力”。报头用黑色,也是从版式美观和印刷两方面考虑的,印刷安全,方便操作,经久典雅。报纸分六栏,突出看点新闻,方便读者快速读版,符合工业化时代报纸的作业流程。

  但报纸的出彩、出新就要靠报纸的内容了。当我们新的版面形式被读者和市场接受后,当务之急就是强化内容了。我们首先强化了本土新闻的主战场。也是出于竞争,我们首抓本土新闻的一定规模,扩大了几个版。再增加了几个特别版面,比如民生环保,这是和环保部门联合主办的,倡导一种现代、时尚、绿色的环保理念。再比如气象风云,包括照片和各种指数,美誉度比较高。另外我们还在全国综合性日报中首推了英语新闻专版,也体现了湖南的前瞻度与开放度。也许这个版面现在不多,但将来会越来越多,尤其会有更多年轻读者。这也是我们年轻化、时尚化的一个标志性版面,是我们的尝试、探索,而且这毕竟是都市报,与晚报和晨报应该有所区别。经济类版块我们也在细分基础上推出了经济专刊、业界、财经、创富等。社会新闻这块我们秉承以往的做法,坚持道德底线和追求报纸品质的前提下处理各种社会新闻。

  视觉中心,报纸重心

  今传媒:这些新增的版块,像环保、气象版块,似乎也是和你们对图片的重视结合在一起?

  杨:对。为了强化形式,我们对视觉中心进行了全新的打造。我们的视觉中心非常强大,无论从规模、人员数量和人员从业水平在全国都是有一定特点的。新《三湘》成立了视觉中心,有30多人。我们特别注重这方面建设,所有摄影器材都是新买的。对技术系统改革力度也很大,全部启用北大方正最新版本照拍系统。字体全部由以前的报宋改为博雅宋,现在最流行的,能够提高0.06—0.07秒阅读速度,以保证我们的视觉诚意。集团为了都市报的全彩印刷也新进了很多设备,投入很大。

  取消编制,引入竞争

  今传媒:看得出你们是不破不立,花了很大投入。像刚才说的摄影部门人员全体更换,当时是否也有很大压力?

  杨:对,也有很大压力。但我们还是稳妥处理了这种改革阵痛,首先集团消化了一部分人员,他们自选岗位,自谋岗位。另外我们自己也消化了一部分。

  今传媒:现在的人员也是由体制内和体制外两部分组成的吗?

  杨:现在有一部分是集团身份,但从我们这届编委会起,基本就不再享受这种身份保护了。根据我们的考评机制,他也随时可能面临下岗、待岗或换岗的考验。

  新闻竞争,策划致胜

  今传媒:我们参看了一周来长沙的报纸,发现许多新闻表现的同质化程度还比较高,你们将以什么样的新闻内容参与长沙乃至湖南的新闻竞争?

  杨:报纸的同质化确实是愈演愈烈。我们唯一要做的还是在注重新闻的本质,就是在真实、客观的前提下更鲜、更活、更快、更好。借助于表达方式和表述方式使新闻在同质的基础上产生差异。在有些同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微观操作上怎样以不同的视觉去表达新闻,传输新闻背景,这可能是我们下一不要面临的课题。这种微观操作可能将来正是考验一个媒体综合实力的战场。当我们的信息源建设得更好时,就可能避免简单的同质。最可怕的是简单的同质,它有可能使一个报纸失去生机。所以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策划制胜”。我们几乎每隔两天就有一期策划。像最近做的文化体制改革,世界杯特刊,这些别的媒体都做了,但由于我们在微观操作上和其它媒体完全不同,让我们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很多版式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才能做出来,它对找图的能力,设计版式的能力,迅速定位的能力都有要求。这些也跟我们的投入建设都分不开。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视觉中心,图片编辑和美术编辑。

  经营与发行探索创新

  《今传媒》:能谈谈你们的经营吗?

  杨:都市报今年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是唯一的一张日报,这对我们也是个机遇。发行和广告两块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创新。前面说“内容为王”,把报纸办到使读者和市场满意就够了,但很多时候还是“终端为王”,“渠道为王”,所以对发行我们也抓得很紧,尤其是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和全省城市区域的发行力度。

  《今传媒》:现在是全部自办发行吗?报纸是自己送还是有报商参与?

  杨:一部分是,一部分还是合作。以自办发行为主。发行区域以长株潭为主,全省的城市区域为辅。报纸都是自己送,没有报商参与。

  《今传媒》:广告是怎么运作的?

  杨:广告我们目前推行的代理制度,部分非主行业买断了。然后是细分市场,除了一些主行业外,我们分得越来越细。版块和代理、自营结合。只是有一部分业务拿出来公司化运作。

  《今传媒》:你们有做什么活动来提升新《三湘都市报》的品牌形象吗?

  杨:今年三月以来我们已经做了两个活动。一个是主办了湖南省车博会,盈利超过了前三届总和,算是放了一颗小小的卫星。另一个是刚落幕的新丝路模特大赛,今年是第五年办了。

  也许是因为历来《三湘》、《潇湘晨报》和《长沙晚报》三家报纸竞争激烈,新《三湘》虽出炉不久,却并没有喘息的机会,它们感受到的竞争压力非常真切。对于新的《三湘》在竞争中有多大野心,杨山青表现得似乎比较淡然。他说:“没有竞争的市场是没有活力,没有生机的。像北京尤其广州的几张报纸,都做得很好,他们确实把平面媒体的蛋糕做大了。市场的潜力是无限的。”

  但愿新的《三湘》能促成这样的市场状态。那时新《三湘》不仅会报答养育它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它对整个湖南的报业发展也将功不可没。(人民网/《今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