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出国,出国,真的有那么好吗?
明天,也要登机出国,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去“考察、学习”了。对于别人众口一词、赞誉不断的出国,也将亲身感受一番。不过在出国之前,却已经有些想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次出国,是因为作为企业领导培训班的跟班者,不然轮不上我呢。所以有人或许可能是很羡慕的,但是没有理由和机会而已,否则不定也想出去一趟。可见出国是一个容易又很难事情啊。从培训班另外一个带队指标的相互争夺,就足以说明,在一般人看来出国还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事情。特别是经常听人讨论,谁谁出国了,谁家的孩子在国外就学、就业了,称羡之语不绝于口的,说明在国人的眼里,出国是多么一种荣耀的事情!有时候听说出国签证、出关的时候,外国使领馆对国人不怎么友好的,搜身的有,按手印的也有,真一点胯下之辱的味道,可文明许多人为了出国还是在所不惜了,管他颜面和尊严是什么啊。
从国外对中国人出境的签证之严,就可见中国人对出国趋之若鹜的急切,也看得出中国人对国外的谦恭有加。大气都不敢出的,是谓先恭后琚。说得不好听,就是,国人的心底可能多少都有一点点崇洋媚外的潜意识,看看中国的一些所谓的理论家特别是一些喝过洋墨水的人,更加如此。一个个都是言必称希腊的,举凡称美国。整个一个美国学者观点的二道贩子。恨不得把美国的政治制度都移植过来。
其实,真的仔细想一想,出国真的那么好吗?值得人想方设法去吗?记得安徽还有人因为弄虚作假出国,在国外出丑、国内受惩,想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可这次我们却也是这样办的,本来是因公出国学习考察,但是由于因公出国需要省政府领导审批和国外邀请函,手续难办繁杂,所以也变通走因私渠道。看来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中国人都有这样的偏好:那就是,人人都会因为图方便、走捷径等等多种原因而不惜打搽边球或违法甚至犯罪。可见法治意识不是普几次法就可以培养起来并根深蒂固的啊。
一些人出国回来后,一般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当然,国外很多地方、很多方面都应该比国内好。我们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嘛。但是正是因为我们还需要发展,所以要出去学习啊。可是我们的人出去了学习了一些什么呢?除了在外边逛了一趟,有什么收获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拓宽了思维了吗?大多数人回来以后只知道称赞外国的好,而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出去做什么呢?很多人不知道,也没有想弄清楚的。我们出去是为什么啊?同样没有明确。实际上许多人是为了出去一趟而出去的。我们是企业培训班,看看企业吧当然是固有的目的,但是如此这样走马观花有效果吗?谁也不知道。听人介绍我们一些通过组织部门组织出去学习培训的情况,也对此表示怀疑。我们的政府官员出去以后,安排在国外的大学培训和居民家里同住,对了解所住国的某些情况或许有帮助。但是很大帮助可就不敢说了啊。国外培训中介机构安排的老师基本上是华人,上课很自由、轻松,最有问题的是讲课不系统、严谨。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按道理,我出钱接受培训,你得按我的要求、目的进行教学组织安排,而不是别的。可事实就是这样的啊,谁让你总以为外国的月亮圆一些呢?店大欺客就是这样的啊。
我们国家每年不知道出去多少人啊,政府官方组织的,企业自主行为的,民间往来的;培训学习考察的,经商谈判的,旅游观光的,成千上万不一而足。很多人都有在国外遇上自己的朋友和熟人的,经历过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有个笑话说,中国人真是好学,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地到罗马尼亚的一个著名奶牛场参观学习,连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可见国人出国之风之甚啊。可是这些人回来以后,好像除了多了一些谈资,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地方啊?素质不说了,就是观念、习惯、文明的方式也没有改善多少啊?
看来出国除了增加了财政负担效果比较明显之外,别的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发现啊。
明天,也要登机出国,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去“考察、学习”了。对于别人众口一词、赞誉不断的出国,也将亲身感受一番。不过在出国之前,却已经有些想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次出国,是因为作为企业领导培训班的跟班者,不然轮不上我呢。所以有人或许可能是很羡慕的,但是没有理由和机会而已,否则不定也想出去一趟。可见出国是一个容易又很难事情啊。从培训班另外一个带队指标的相互争夺,就足以说明,在一般人看来出国还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事情。特别是经常听人讨论,谁谁出国了,谁家的孩子在国外就学、就业了,称羡之语不绝于口的,说明在国人的眼里,出国是多么一种荣耀的事情!有时候听说出国签证、出关的时候,外国使领馆对国人不怎么友好的,搜身的有,按手印的也有,真一点胯下之辱的味道,可文明许多人为了出国还是在所不惜了,管他颜面和尊严是什么啊。
从国外对中国人出境的签证之严,就可见中国人对出国趋之若鹜的急切,也看得出中国人对国外的谦恭有加。大气都不敢出的,是谓先恭后琚。说得不好听,就是,国人的心底可能多少都有一点点崇洋媚外的潜意识,看看中国的一些所谓的理论家特别是一些喝过洋墨水的人,更加如此。一个个都是言必称希腊的,举凡称美国。整个一个美国学者观点的二道贩子。恨不得把美国的政治制度都移植过来。
其实,真的仔细想一想,出国真的那么好吗?值得人想方设法去吗?记得安徽还有人因为弄虚作假出国,在国外出丑、国内受惩,想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可这次我们却也是这样办的,本来是因公出国学习考察,但是由于因公出国需要省政府领导审批和国外邀请函,手续难办繁杂,所以也变通走因私渠道。看来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中国人都有这样的偏好:那就是,人人都会因为图方便、走捷径等等多种原因而不惜打搽边球或违法甚至犯罪。可见法治意识不是普几次法就可以培养起来并根深蒂固的啊。
一些人出国回来后,一般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当然,国外很多地方、很多方面都应该比国内好。我们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嘛。但是正是因为我们还需要发展,所以要出去学习啊。可是我们的人出去了学习了一些什么呢?除了在外边逛了一趟,有什么收获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拓宽了思维了吗?大多数人回来以后只知道称赞外国的好,而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出去做什么呢?很多人不知道,也没有想弄清楚的。我们出去是为什么啊?同样没有明确。实际上许多人是为了出去一趟而出去的。我们是企业培训班,看看企业吧当然是固有的目的,但是如此这样走马观花有效果吗?谁也不知道。听人介绍我们一些通过组织部门组织出去学习培训的情况,也对此表示怀疑。我们的政府官员出去以后,安排在国外的大学培训和居民家里同住,对了解所住国的某些情况或许有帮助。但是很大帮助可就不敢说了啊。国外培训中介机构安排的老师基本上是华人,上课很自由、轻松,最有问题的是讲课不系统、严谨。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按道理,我出钱接受培训,你得按我的要求、目的进行教学组织安排,而不是别的。可事实就是这样的啊,谁让你总以为外国的月亮圆一些呢?店大欺客就是这样的啊。
我们国家每年不知道出去多少人啊,政府官方组织的,企业自主行为的,民间往来的;培训学习考察的,经商谈判的,旅游观光的,成千上万不一而足。很多人都有在国外遇上自己的朋友和熟人的,经历过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有个笑话说,中国人真是好学,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地到罗马尼亚的一个著名奶牛场参观学习,连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可见国人出国之风之甚啊。可是这些人回来以后,好像除了多了一些谈资,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地方啊?素质不说了,就是观念、习惯、文明的方式也没有改善多少啊?
看来出国除了增加了财政负担效果比较明显之外,别的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发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