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区域优势,发挥聚集效应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将黄淮四市发展条件具备的县(市)都纳入省畜牧业重点县(市)扶持资金支持范围。黄淮四市应抓住这一政策契机,立足本地区域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制约因素,促进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一、黄淮四市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从总量上看,2006年,黄淮四市牧业产值达444.2亿元,占全省牧业总产值的34.2%;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99.17、10.32和19.11万吨,分别占全省的40.6%、25.8%和12.4%,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牛肉、猪肉和禽肉分别占全省的40.0%、40.9%和38.0%,黄淮四市中商丘、周口和驻马店牛肉产量占全省总量12.3%、13.0%和11.5%;驻马店猪肉产量占全省总量14%;信阳禽肉产量占全省总量21.6%。从人均水平看,周口、商丘和驻马店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牛肉产量为47.35公斤、38.37公斤和40.15公斤,分别比全省高11.2公斤、2.22公斤和4.00公斤。驻马店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猪肉产量208.70公斤,比全省高54.04公斤,信阳市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禽肉产量88.49公斤,较全省高57.29公斤。从区域发展来看,周口、商丘初步形成了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商丘、周口、驻马店形成了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驻马店市形成了生猪产业带,成为生猪生产、外调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优质货源基地。信阳市形成了沿淮流域固始白鹅开发带、中部信阳麻鸭开发带、潢川樱桃谷鸭生产基地、南部山区信阳黑猪和交通干线瘦肉型猪开发带、东南部固始鸡开发区5大优势区域。

  (二)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黄淮四市是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2006年,黄淮四市粮食产量达2322.36万吨,占我省粮食总产量的45.9%,其中主要作为饲料的玉米占全省玉米产量的38%以上;全省24个产粮大县分布在黄淮四市的就有15个。同时,黄淮四市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还可产秸秆3190万吨,相当于798万吨饲料粮。其中,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分别是10.8%、10.1%、12.8和12.3%,而其肉产量分别占全省肉产量的9.1%、8.4%、10.8%和12.3%,蛋产量分别占全省蛋产量的6.7%、5.4%、5.8%和7.9%,奶产量占全省奶产量的7.4%、0.3%、3.8%和1.4%。从饲料资源基础和畜产品产出水平来看,黄淮四市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劳动力资源供给潜力大。黄淮四市是我省的传统农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2006年,黄淮四市乡村人口3117.66万人,占全省乡村人口的38.9%。根据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力状况、农业生产时间、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等有关因素测算出的农业劳动力需求量来匡算,黄淮四市尚有230多万的富余劳动力。事实上,黄淮四市都是我省重要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四)畜产品质优价廉,销售渠道畅通,市场占有率高。黄淮四市的畜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销售渠道以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黄淮四市畜禽及畜禽产品多年以来以其良好的品质和信誉不断开拓销售市场,扩大品牌辐射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华英”鸭、“邦杰”牛肉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正良牌”、“诸美牌”、“正龙牌”生猪以瘦肉率高、品质好享誉国内外;“正阳生猪”作为河南的知名品牌已在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占有绝对优势,并获得上海、武汉等市颁发的市场准入证;世界“鸭王”华英集团在行业内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认证,有4个生产企业取得了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资格,具有自营进出口权,集团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中东、欧盟、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具有较强的畜产品加工能力。2006年,黄淮四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共计129家,其中肉类制品80家,肉类加工能力143万吨;乳制品加工企业6家,乳制品加工能力15.16万吨。产值达到115.7亿元。国家级畜产品龙头企业有5家,占全省的比重为42%。大中型畜产品加工企业有华英集团、虞城县科迪乳品加工厂、三高食品公司、民权县金锣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邦杰实业集团公司等,它们是带动黄淮四市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黄淮四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规模化程度较低。如前所述,2006年黄淮四市生猪、蛋鸡和肉鸡的规模化程度分别为42%、57.6%和57.9%,较全省生猪、蛋鸡和肉鸡50%、65%和94%的规模化程度分别低8.0、7.4和36.1个百分点。

  (二)政策导向和区域布局存在偏差。我省在畜牧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科学规划了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和畜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方向。但是从各地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措施来看,仍有不少县市没有考虑到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基础,片面强调猪牛羊禽蛋奶的全面发展。如对于奖励和补贴养殖小区建设和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大都是以规模大小为标准,而没有考虑到所建养殖小区所养殖的品种是否符合本地区的区域优势。从各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也是各种畜禽养殖齐头并进,较多县市基本上都是猪牛羊禽蛋奶全面发展,甚至在一个村子里面都有三四种畜禽养殖。

  (三)畜产品销售网络和信息化体系建设匮乏。在畜产品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能否获得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是畜牧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畜牧生产者只有及时获得以价格表现供求状况的市场信息,才能够生产出适合市场各种需求的畜禽产品,从而获得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但从黄淮四市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市场的现象,缺乏完备的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系统,从而造成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引导畜产品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的调整,使畜牧生产者蒙受很大经济损失。近两年发生的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畜禽市场信息服务以及预警体系的缺失。

  (四)缺乏畜牧业生产风险基金方面的财政投入和政策优惠。畜牧生产作为一个高投入、周期长、疫病多的产业,不仅仅要承受由重大畜禽疫病所带来的自然风险,还要承受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从这一点上来说,和种植业一样,畜牧生产属于弱质产业。黄淮四市是传统农区,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参与市场竞争的经验较为匮乏,因而抵御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更低。一旦出现较大的市场风险或者较大的畜禽疫情,养殖户往往难以及时作出理性反应,更难以抵御双重风险带来的巨大损失。但考察各级政府对畜牧业生产给予的财政支持政策大都局限于促进生产和加工,而对于养殖户面对市场和疫情带来的损失缺乏有效的支撑。

  三、加快黄淮四市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畜牧业生产的聚集效应。现代畜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畜牧业,更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畜牧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提升畜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而,在提升黄淮四市畜牧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应该引导不同类型地区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带。如商丘、周口和驻马店市立足于肉牛和肉羊生产,驻马店市立足于生猪生产,信阳市立足于禽类生产,充分利用本地已有的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市场优势,努力培育其关键竞争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带。

  (二)积极推广秸秆转化技术和饲料青贮技术。尽管黄淮四市是我省粮食生产的核心区,但基于粮食产量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日益缩小,而粮食的各种需求持续上升的情况下,黄淮四市作为粮食主要生产基地必须是在保证粮食供应的基础上发展畜牧业,因而加大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显得尤为必要。每年黄淮四市都有大量的作物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在每年的收获季节都有燃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因而,黄淮四市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开发秸秆饲料转化技术和青贮技术,大力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饲料转化率,使秸秆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饲料资源。

  (三)推动养殖方式由传统散养向规模化、小区化发展。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不仅仅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能够提高畜产品质量,减少重大畜禽疫病发生的概率,降低畜牧生产成本。但由于改变畜牧生产方式的前期投入较大,短期效益不明显,因而,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畜牧生产由传统型向循环经济型转变,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畜产品销售网络和信息化体系。加强畜产品市场信息化体系建设,着力培育畜产品销售网络,使畜牧生产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畜产品市场信息,根据市场导向调整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从产品性质上来看,信息化建设应该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在这方面的建设中应起主导作用。

  (五)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增强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由政府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共同参与建立起畜牧业生产风险基金,同时,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引导、鼓励养殖户积极参与畜禽生产保险,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使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势头。

  (六)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为导向,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各级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畜产品,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入到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畜产品生产上来,向市场提供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畜禽产品。